梁啟超批評文體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3-27 01:02
本文關鍵詞:梁啟超批評文體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梁啟超被稱為中國近代學術史上“百科全書”式的學者,一生學術涉獵范圍甚廣,其在文學方面也可謂成就斐然,文論著述眾多。梁啟超文學批評文體在語言、結構、風格、思維模式等多方面都獨具特色,本文將主要歸納總結梁啟超文學批評文體的特點,并從外來文化、傳統(tǒng)國學及其政治思想等多方面對其成因進行探析。最后,文章回歸現實,總結梁啟超文學批評文體所具有的文體學價值,論述其之于中國傳統(tǒng)批評文體現代轉型的意義,從方法論闡釋他所具有的文體學價值,其次,還有梁氏批評文體對我們當代文論寫作所帶來的啟示。 本文共分三章: 本文引言部分首先明確闡釋了“文體”及“批評文體”的概念,其次論述了學界針對梁啟超文論的研究現狀,包含研究成果及不足,最后說明了從文體學的角度來研究梁啟超文論文本在梁啟超文論研究史上的重要意義以及對當代文論寫作的啟示。 第一章,將梁啟超文學批評文體的特點歸納為四個方面。首先,體裁的開放、多樣性;其次,飽含情感的文體風格;第三,語言上言文合一,半文半白,廣泛使用俚語、俗語、外國新詞、新語法;第四,,思維模式上,感性思維與理性思維的結合。 第二章,探析梁啟超文學批評文體特點形成的緣由。從其政治功利性的文學思想、西學及日本文化的影響、傳統(tǒng)國學根基等三個方面著手,對梁氏批評文體的影響著手,分別論述了影響梁啟超批評文體特色形成的因素。 第三章主要論述了梁啟超批評文體所具有的文體學價值。首先,從方法論的角度入手,論述梁啟超批評文體的文備眾體、中體西用與詩性加邏輯;其次,從中國古典批評文體現代轉型的角度,論述梁啟超批評文體所具有的開創(chuàng)性意義;第三,回歸的現實,討論梁啟超批評文體融貫中西的寫作方式對我們當代文論寫作的啟示。
【關鍵詞】:梁啟超 批評文體 特征 緣由 文體學價值
【學位授予單位】:東華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I206.09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緒論7-11
- 一、批評文體概念的界定7-8
- 二、選題價值、研究現狀和研究意義8-11
- 第一章 梁啟超批評文體的特征11-22
- 一、體裁開放多樣 報章體、演講體、講義體等新文體的使用11-13
- 二、文體風格 “筆鋒常帶感情”13-15
- 三、語言選擇 文言俚語相結合,半文半白及國外新名詞的引進15-17
- 四、詩性加邏輯,感性思維與邏輯思維的有機交融17-22
- 第二章 梁啟超批評文體特色形成緣由的探析22-29
- 一、政治功利性的文學思想對梁啟超批評文體的影響22-24
- 二、日本及西學對梁啟超批評文體的影響24-26
- 三、梁啟超批評文體中的傳統(tǒng)印跡26-29
- 第三章 梁啟超批評文體的文體學價值29-35
- 一、梁啟超批評文體的方法論意義29-30
- 二、梁氏批評文體敲開了中國批評文體向現代轉型的大門30-32
- 三、梁啟超批評文體對當代文論寫作的啟示32-35
- 結語35-36
- 致謝36-37
- 參考文獻37-40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論文目錄4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建中;;中國文論:說什么與怎么說[J];長江學術;2006年01期
2 蔣志剛;;日本啟蒙主義文學對梁啟超文學啟蒙思想的影響[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3 潘凱雄;演繹型文體在文學批評中的規(guī)范顯現——文學批評文體研究[J];當代作家評論;1992年05期
4 郭紹虞;;提倡一些文體分類學[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1年01期
5 王群;中國近代文學理論批評文體的演進[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6 張松之;試論梁啟超與報章文體[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03期
7 李小蘭;;批評史構建中的批評文體視角[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8 李建中;辨體明性:關于古代文論詩性特質的現代思考[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9 李建中,閻霞;從寄生到彌漫——中國文論批評文體原生形態(tài)考察[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10 曹亞明;;從“新文體”到“白話文”——論梁啟超與現代性文體的全面確立[J];臨沂大學學報;2012年01期
本文關鍵詞:梁啟超批評文體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696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269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