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兒童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素養(yǎng)路徑探究
[Abstract]:To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study of Chinese culture is not to pick up the past, but to face the future, build on the past and walk out a path of quality education suitable for the background of modernization. For this reason, Jinsha Elementary School in Chengdu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Happy Guoshu". By reading classics, performing Jinsha dramas and compiling "exploring the Secrets of Jinsha", it infiltrated the study of Chinese culture into the study of students, and constructed an ecological learning paradise. It has created a good atmosphere for students to study Chinese culture. These practical activities make students realize the great and profound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mprove their cultural literacy, and promot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
【作者單位】: 四川省成都市金沙小學;
【分類號】:G62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竹尾治一郎 ,張萍;日本有哲學嗎?[J];國外社會科學;1980年09期
2 李奎浩 ,沈默;南朝鮮哲學的任務和展望[J];國外社會科學;1980年09期
3 山本七平 ,楊春元;不要忘記日本的傳統(tǒng)[J];國外社會科學;1980年12期
4 張亞新;漫談《離騷》的情[J];貴州社會科學;1980年02期
5 李畢達;;吉普賽民族研究所在芬蘭建立[J];世界民族;1980年06期
6 陽泉 ,尹素卿;豐富多采的我國少數(shù)民族服飾[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1年01期
7 王瑤;魯迅與中國古典文學[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1年03期
8 A·J·恩塞凱拉;蔡臨祥;;坦桑尼亞的部族[J];世界民族;1981年01期
9 加藤九祚;趙晨;;西伯利亞的傳統(tǒng)文化正在消失[J];世界民族;1981年04期
10 錢辰方;;揚州漆器工藝史話[J];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2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謝培山;;中醫(yī)藥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質量控制[A];世界中西醫(yī)結合大會論文摘要集[C];1997年
2 陳正夫;何植靖;;朱熹與傳統(tǒng)文化[A];朱熹與中國文化——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成立大會論文集[C];1988年
3 ;編后記[A];朱子學新論——紀念朱熹誕辰860周年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0年
4 蘇艾平;;論梁啟超文化人格的意義[A];戊戌維新運動與貴州——紀念戊戌維新運動100周年學術研討會文集[C];1999年
5 肖良武;;公德·開拓·進取——梁啟超“新民”觀的歷史啟示[A];戊戌維新運動與貴州——紀念戊戌維新運動100周年學術研討會文集[C];1999年
6 王建堂;;《詩經》與三晉文化[A];三晉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專集[C];1998年
7 孫文盛;;百尺竿頭更進一步[A];三晉文化研究會十年文存[C];1999年
8 陶魯笳;;傳統(tǒng)文化的古為今用[A];三晉文化研究會十年文存[C];1999年
9 王茂林;;三晉文化研究大有可為[A];三晉文化研究會十年文存[C];1999年
10 趙雨亭;;三晉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A];三晉文化研究會十年文存[C];199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葉如強;在繼承中發(fā)展新文化[N];安徽日報;2000年
2 徐靜 作者單位:合肥工大;“網絡文化探索”研討會述要[N];安徽日報;2000年
3 張岱年;中國文化的要義不是三綱六紀[N];北京日報;2000年
4 金沖及;全球化視野中的中國文化走向三議[N];北京日報;2000年
5 鞏艷芳;如何培育國民的國家觀念[N];北京日報;2000年
6 本報記者 金啟寧;城南新事宣武要興文化旅游[N];中國旅游報;2000年
7 任延軍;老舍茶館走傳統(tǒng)文化經營之路[N];中國企業(yè)報;2000年
8 周向群;振興昆劇與發(fā)展蘇州文化[N];中國文化報;2000年
9 胡輝明;北京琉璃廠文化產業(yè)園區(qū)正式啟動[N];中國文化報;2000年
10 黃少安;經濟學革命:從“競爭”轉向“合作”[N];山西發(fā)展導報;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冀開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研究[D];西北大學;2000年
2 石霓;觀念與悲劇[D];華東師范大學;2000年
3 王瑛;建筑趨同與多元的文化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1年
4 葉幫義;北宋文人詞的雅化歷程[D];蘇州大學;2002年
5 孫巋;中國突厥語族諸民族文化發(fā)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3年
6 陳博;從理想社會構思到社會政治實踐——黃老思想與漢初政治[D];西北大學;2003年
7 韓華;民初孔教會與國教運動[D];四川大學;2003年
8 蔡華;道教與彝族傳統(tǒng)文化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9 崔敬昊;北京胡同的社會文化變遷與旅游開發(fā)[D];中央民族大學;2003年
10 汪寧;普京的“俄羅斯新思想”[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武東亮;中國古代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與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D];山東師范大學;2000年
2 王煒;論李白的浪漫主義人格及其特色[D];陜西師范大學;2000年
3 金燕;林漢澤的電影世界[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0年
4 張勤勇;魯迅后期雜文與都市文化[D];山東師范大學;2000年
5 李建國;張資平、葉靈鳳性愛小說新論[D];山東師范大學;2000年
6 吳雄江;黃炎培:從傳統(tǒng)到現(xiàn)代的“過渡形象”[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胡曉;企業(yè)并購與文化整合——由一個案例引起的思考[D];西南財經大學;2000年
8 李英翠;教育生態(tài)環(huán)境中的文化生境[D];廣西師范大學;2000年
9 彭小舟;曾國藩與近代湖湘文化[D];河北大學;2001年
10 張志娟;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旅游管理[D];廈門大學;2001年
,本文編號:22003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2200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