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zhuǎn)換視角 探微燭幽──評《中國詩學論稿》
[Abstract]:Since the twentieth Century, Chinese poetics, as a new subject, is not a single source of academic origin. It is gradually formed in the intersection of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and collisions. It can be said that it is one of the new national studies after the two learning from the East. As the focus of the study, the traditional theoretical terms "also face the literary theory of the two parties and even the other ethnic groups", and do not refuse to draw on the "foreign ideas". The study of Chinese poetics with the attitude of "comprehensive innovation" embodies the modern times.
【分類號】:G23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喜辰;商周文獻資料論稿選刊[J];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86年04期
2 松;《常熟文史論稿》簡介[J];唯實;1990年02期
3 連玉川;用好每一個標點[J];新聞愛好者;1992年11期
4 黃儉;哲學家們的宣傳意識與藝術(shù)──讀《先秦諸子宣傳思想論稿》[J];新聞戰(zhàn)線;1994年11期
5 梁滿倉;《魏晉南北朝史論稿》評介[J];中國史研究動態(tài);1994年05期
6 慧敏;見微知著 風流自得——評《通俗電影美學論稿》[J];中國圖書評論;1994年05期
7 宋原放;《編輯學論稿》再版序[J];編輯學刊;1995年03期
8 林辰;《翹傳》和“翹傳現(xiàn)象”——讀董文成的《清代文學論稿》[J];中國圖書評論;1995年01期
9 蔣明宏;王士性研究的新拓展──評《王士性論稿》[J];浙江社會科學;1995年04期
10 蔣惠云;精編多用來自基層的言論稿[J];傳媒觀察;1995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蔣明宏;;王士性:浙江的徐霞客[A];徐霞客在浙江[C];1998年
2 野澤豐;;關于孫文在北上途中所發(fā)表之言論——以所謂“大亞細亞主義”講演為中心[A];孫中山研究述評國際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1985年
3 許興亞;;我國經(jīng)濟學界一面光輝的旗幟——孫冶方《社會主義經(jīng)濟論稿》及其思想評述[A];中國《資本論》研究會第11次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2年
4 ;陜西省回歸研究會宣言(討論稿)[A];全國首屆女性刑釋人員安置幫教研討會會刊[C];2003年
5 王今達;任新生;張淑文;劉清泉;;膿毒癥的診斷標準及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指南的研究(討論稿)[A];2004年全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4年
6 ;中醫(yī)血液學學科的病證名(討論稿)[A];第七屆全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血液病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4年
7 ;湖北省生化與分子生物學會改革方案(討論稿)[A];湖北省暨武漢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會第八屆會員代表大會和第十五次學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8 江東;;汽車“召回”和“三包”制度的對策研究[A];重慶市首屆工程師大會論文集[C];2004年
9 ;混凝土干燥收縮開裂測試及評價方法指南(草案討論稿)[A];膨脹劑與膨脹混凝土學術(shù)交流會議資料[C];2004年
10 曹明;;悼紅學家蔣和森[A];紅學論文匯編[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潔宇;新國粹:漢字字體學[N];北京日報;2000年
2 石師;石油和化學工業(yè)“十五”規(guī)劃定基調(diào)[N];中國化工報;2000年
3 洪奇;探索黨的理論建設的新著[N];光明日報;2000年
4 吳小如;近代文學史不可或缺的部分[N];光明日報;2000年
5 程惠哲;理性與詩性的結(jié)合[N];人民日報;2000年
6 本報記者 張潔宇;學術(shù)界倡議“建立漢字字體學”[N];中華讀書報;2000年
7 李世琦;中國現(xiàn)代學術(shù)的一座豐碑[N];中國文化報;2001年
8 鄭嘉勵;南宋修內(nèi)司官窯考略[N];中國文物報;2001年
9 曉雨;讀《西方美學論稿》[N];文藝報;2001年
10 祁勝利;要注意細節(jié)外的細節(jié)[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毛小雨;虛幻與現(xiàn)實之間——元雜劇“神佛道化戲”論稿[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01年
2 吳建國;現(xiàn)代化視角下的西部民族地區(qū)非公有制經(jīng)濟論稿[D];四川大學;2003年
3 李松輝;碳纖維布加固橋梁的設計理論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3年
4 李冬紅;《花間集》接受史論稿[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5 張蕾;《玉臺新詠》論稿[D];河北大學;2004年
6 姚雅欣;梁啟超科學文化知行論稿[D];山西大學;2005年
7 宗成振;刻帖著述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杜志強;蕭繹及其《金樓子》論稿[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
2 吳從祥;阮籍詩歌“遙深”特色論稿[D];江西師范大學;2003年
3 郭楊波;五代西蜀詞論稿[D];四川大學;2003年
4 黃宇玲;《西游記》女妖形象論稿[D];四川師范大學;2004年
5 于飛;韓PS詩歌論稿[D];吉林大學;2004年
6 劉萍萍;韋莊詩文論稿[D];吉林大學;2004年
7 鄒春秀;羅隱論稿[D];安徽師范大學;2004年
8 謝春江;論融儒道精神于一體的唐朝文人旅游[D];湘潭大學;2004年
9 鄭濤;我國出口產(chǎn)品反傾銷應訴機制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5年
10 李明;浦江“義門鄭氏”家庭教育論稿[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12994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2129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