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jīng)》與中國古代學術體系——汪曉云博士訪談錄
本文選題:山海經(jīng) + 陰陽五行 ; 參考:《民族藝術》2009年01期
【摘要】:正廖明君(以下簡稱"廖"):三年前的今天,我們作過一次訪談,內(nèi)容是關于中西戲劇的發(fā)生。時隔三年,再次為你作訪談,卻是感興趣于你的國學研究。
[Abstract]:Three years ago today, we made an interview about the occurrenc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dramas. After three years, I will interview you again, but I am interested in your studies.
【作者單位】: 《民族藝術》雜志社;廣西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廈門大學人類學與民族學系;
【分類號】:K20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廖明君;汪曉云;;《山海經(jīng)》與中國古代學術體系——汪曉云博士訪談錄[J];民族藝術;2009年01期
2 胡遠鵬;;中國《山海經(jīng)》研究述略[J];福建師大福清分校學報;2006年03期
3 解曉紅;范友林;;解讀《山海經(jīng)》中的蠶桑文化[J];絲綢;2006年01期
4 張中一;;《山海經(jīng)》并非世界地理志[J];岳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05期
5 過常寶;;論上古動物圖畫及其相關文獻[J];文藝研究;2007年06期
6 游修齡;農(nóng)業(yè)神話和作物(特別是稻)的起源[J];中國農(nóng)史;1992年03期
7 張國安;;《大荒經(jīng)》與《山海經(jīng)》關系新論[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8 唐世貴;唐曉梅;;《山海經(jīng)》華文本作者質(zhì)疑(上)[J];攀枝花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9 唐世貴;唐曉梅;;《山海經(jīng)》華文本作者質(zhì)疑(下)[J];攀枝花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10 王紅旗;老鼠與農(nóng)業(yè)的發(fā)明[J];文史雜志;2005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馬昌儀;;《山經(jīng)》古圖的“山神”與“祠禮”[A];山岳與象征——2001山岳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2 胡遠鵬;;縱觀海內(nèi)外《山海經(jīng)》研究五十年[A];福建師大福清分校2003年會議論文匯編[C];2003年
3 于質(zhì)彬;;昆侖文化三考[A];2000年青海海峽兩岸昆侖文化考察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4 楊善群;;炎帝精神光照千秋[A];“炎帝與民族復興”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5 黃崇浩;;昆侖即秦嶺考[A];2007年楚辭學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6 張榮明;;炎帝的傳說及其文化意義[A];炎帝·姜炎文化與和諧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7 李仲均;李衛(wèi);;石涅如薪[A];李仲均文集——中國古代地質(zhì)科學史研究[C];1998年
8 曾琳;;漢畫像石刻中的西王母文化剖讀[A];2000年青海海峽兩岸昆侖文化考察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9 孫培良;;斯基泰貿(mào)易之路和古代中亞的傳說[A];中外關系史論叢(第一輯)[C];1981年
10 陳抗;;中國與日本北海道關系史話[A];中外關系史論叢(第二輯)[C];198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曹定云;武威雷臺奔馬銅雕應是“天馬逮烏”[N];光明日報;2003年
2 林祥庚;黃帝傳說辨析[N];光明日報;2003年
3 王克奇;漢代經(jīng)學和齊魯文化[N];光明日報;2003年
4 蔣明蟾;韶樂編鐘一覽[N];湖南日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馬增強;《儀禮》思想研究[D];西北大學;2003年
2 王光華;簡帛禁忌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原昊;《世本》研究及《作篇》名物釋證[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2 沈楠;共工及其文獻資料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3 王清華;《史記》中的神話和神異性記述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4 趙敏;魏晉至唐宋道教飲食養(yǎng)生思想探析[D];山東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8491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1849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