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國學論文 >

滕固史學對當代中國繪畫史學的啟示

發(fā)布時間:2018-04-12 06:28

  本文選題:滕固史學的積極意義 + 滕固史學的局限; 參考:《美術研究》2009年01期


【摘要】:滕固作為中國現(xiàn)代繪畫史上第一位專業(yè)史家,利用德語國家現(xiàn)代藝術哲學和藝術史學的方法進行中國繪畫史研究,改變了中國傳統(tǒng)畫史的史述作風與面貌,為中國繪畫史學的現(xiàn)代轉型做出了巨大貢獻,一定程度上開啟了中國現(xiàn)代繪畫史研究中的"德國模式"之先河。但在構建現(xiàn)代意義上的中國繪畫史研究的民族體格過程中,滕固史學還稱不上是最徹底的;滕固對于西方現(xiàn)代美術史研究方法還只限于介紹,尚未形成自己的一套系統(tǒng)的方法論;而依他所具有的西學與國學造詣,應該有條件有能力成為中國繪畫史學科建設的第一人選,但由于時代的限制,也未能從觀念上、理論上對中國繪畫史學進行系統(tǒng)的學科建設。但其現(xiàn)代繪畫史學思想與方法,對于我們今天乃至今后的繪畫史研究,仍不無裨益。
[Abstract]:As the first professional historian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painting, Teng Gu studied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ainting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modern art philosophy and art historiography of the German-speaking country, which changed the style and appearance of historical narration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painting.It has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painting history and to some extent opened the "German model"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modern painting history.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the national physique for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ainting in the modern sense, Teng Gu's historiography is not the most thorough.A systematic methodology of his own has not yet been formed; and, according to his knowledge of western and Chinese studies, he should have the conditions and ability to become the first person to choos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ubject of Chinese painting history, but because of the limitations of the times, he has not been able to come to terms with his ideas.In theory, the Chinese painting history of the system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But its modern painting history thought and method, for our present and future painting history research, is still beneficial.
【作者單位】: 浙江大學人文學院;
【分類號】:J209.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顧平;“感覺經(jīng)驗”與中國藝術史研究[J];美術研究;2004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顯元;;芝諾悖論中的邏輯和形而上學[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2 陳義平;智者運動與西方社會政治哲學的興起[J];安徽大學學報;2000年02期

3 曾裕華;;論古希臘哲學研究方向的轉變[J];安徽大學學報;2006年05期

4 高磊;;略論中國近代小說理論的建立[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5 吳懷祺;;史學話語權與20世紀的中國民族史學——兼說10卷本《中國史學思想通史》[J];安徽史學;2006年04期

6 王青花;;民國時期中國大學崛起的動因分析[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年01期

7 萬新華;;關于當前傅抱石研究的幾處勘誤[J];書畫世界;2007年04期

8 戴昕;;正義的形象——對西方美術作品中正義女神形象的考察及其對法治話語的啟示[J];北大法律評論;2006年00期

9 孟憲平;;歷史與現(xiàn)實互動中的文化概念流變探析[J];北方論叢;2010年06期

10 徐翔;;符號的生產(chǎn)與“符號場”[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謝勤亮;;影像與歷史——“影視史學”及其實踐與試驗[A];2006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集(Ⅰ)[C];2006年

2 郝建平;;漢代統(tǒng)治思想變遷對教育的影響[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申仁洪;;論柏拉圖的課程理念[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4 林宏星;;天人和諧:一個待完成的過程——荀子“天論”的生態(tài)倫理意識[A];生態(tài)倫理與知識的責任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5 黃雅峰;;南陽漢畫像石、畫像磚人物題材的藝術特點[A];大漢雄風——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一屆年會論文集[C];2008年

6 唐嘉榮;;左腦型教育導致道德危機[A];云南省思維科學學會、云南省邏輯學會2007年聯(lián)合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C];2007年

7 張明新;;從鄉(xiāng)規(guī)民約到村民自治章程——鄉(xiāng)規(guī)民約的嬗變[A];中國與以色列法律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文集[C];2004年

8 宣興章;;國際關系理論的古希臘根源:行動者、結構論述模式的劇場假象[A];國際關系研究:合作理論及爭鳴——2008年博士論壇[C];2008年

9 管少平;;設計:回到disegno再出發(fā)[A];Proceedings of the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Volume 1/2)[C];2007年

10 洪暢;;中國戲劇史的分期:在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視野下[A];“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視野下的傳統(tǒng)戲劇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來容;院士制度與民國學術[D];南開大學;2010年

2 孫經(jīng)國;從理想性政治哲學到現(xiàn)實性政治哲學[D];南開大學;2010年

3 張欣;先秦飲食審美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4 王赫赫;中國古代人物畫“十八描”概念的歷史演進與畫史意義[D];中央美術學院;2010年

5 尚瑩輝;新時期中國重彩藝術語言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6 楊平;康德與中國現(xiàn)代美學思想[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楊學功;本體論哲學批判[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郭艷君;歷史與人的生成[D];黑龍江大學;2002年

9 周建平;新時期中國文藝管理體制研究[D];暨南大學;2003年

10 郝文杰;石濤畫學與海德格爾藝術哲學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國;試論倪瓚“聊以自娛”的繪畫美學思想[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吳sノ,

本文編號:173855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173855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b8bbe***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