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民辦高校教師工作倦怠現狀及對策研究
本文關鍵詞:我國民辦高校教師工作倦怠現狀及對策研究
【摘要】:一直以來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都是我國經濟生活中的一個主題。隨著國家對教育事業(yè)的放開,民辦教育得以突飛猛進地成長。民辦教育已經成為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主要力量,民辦高等教育也成為了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支柱。而國家和社會對高等教育的重視、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輿論導向的影響等,為高校教師的成長和發(fā)展帶來新機遇的同時也增加了教師工作壓力,工作倦怠現象普遍存在。教師工作倦怠來自于工作,也反作用于工作本身,已經成為影響教師教學質量,干擾教師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的一大因素。在高校教師群體中,民辦高校教師因其社會定位、教學環(huán)境、科研平臺等與公辦高校教師的差異,導致其在工作倦怠表現上也有所不同。近年來雖然針對高校教師工作倦怠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結果,但大多數采用已經成熟的問卷,而并沒有考慮環(huán)境變化等因素。本文在工作倦怠已有研究成果基礎上,結合我國民辦高校教師自身特點,以我國5個省市的12所民辦院校的400多名民辦高校教師為樣本,通過問卷調查方法,分析了我國民辦高校教師在情緒衰竭、生理疲憊、溝通障礙、低成就感等4個工作倦怠維度上的現狀,并以被調查者的群體特征為依據,對比研究了不同群體特征下民辦高校教師工作倦怠性的差異。根據對調查數據的對比分析,發(fā)現我國民辦高校教師的工作倦怠總體處于中度偏上的狀況,但是在性別、年齡、婚姻狀況、學歷、工作年限、職稱、科目七個變量上工作倦怠感總體以及情緒衰竭、生理疲憊、溝通障礙、成就感低四個方面均表現不同。為了提高對民辦高校教師的管理和推進民辦高校以及民辦教育的發(fā)展,本文在最后提出了對策建議。建議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針對七個不同特征的民辦高校教師群體降低工作倦怠的具體建議;第二部分從社會、政府、學校和教師自身四個角度為如何提高民辦高校教師工作環(huán)境、提高教學質量和降低工作倦怠等提出了對策建議。
【關鍵詞】:民辦高校 高校教師 工作倦怠
【學位授予單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G645.1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5-9
- 1 緒論9-17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研究意義10-11
- 1.3 相關研究進展11-13
- 1.4 研究內容及框架13-16
- 1.4.1 研究內容13-15
- 1.4.2 研究框架15-16
- 1.5 研究方法16
- 1.6 研究創(chuàng)新點16-17
- 2 研究綜述17-25
- 2.1 工作倦怠的概念17-19
- 2.2 工作倦怠的影響因素19-21
- 2.3 工作倦怠的測量21-25
- 3 民辦高校教師發(fā)展現狀25-28
- 3.1 民辦高校的發(fā)展歷程25-26
- 3.2 民辦高校教師特點26-28
- 4 我國民辦高校教師工作倦怠狀態(tài)及倦怠差異研究28-47
- 4.1 我國民辦高校教師工作倦怠問卷的開發(fā)28-34
- 4.1.1 工作倦怠表現維度確立28-29
- 4.1.2 量表的檢驗與完善29-34
- 4.2 我國民辦高校教師工作倦怠現狀研究34-36
- 4.2.1 調研的準備及過程34-35
- 4.2.2 調研結果與分析35-36
- 4.3 人口統(tǒng)計學變量對民辦教師工作倦怠的影響36-47
- 4.3.1 倦怠差異研究的目的36
- 4.3.2 倦怠差異的維度選擇36-37
- 4.3.3 倦怠差異性分析37-47
- 5 應對民辦高校教師工作倦怠對策研究47-59
- 5.1 針對不同情況的民辦高校教師改善工作倦怠的建議47-52
- 5.1.1 不同性別47
- 5.1.2 不同婚姻狀況47-48
- 5.1.3 不同年齡48-49
- 5.1.4 不同學歷49-50
- 5.1.5 不同工作年限50-51
- 5.1.6 不同職稱51-52
- 5.1.7 不同所授科目52
- 5.2 民辦高校教師工作倦怠應對策略52-59
- 5.2.1 社會52-54
- 5.2.2 政府54-55
- 5.2.3 學校55-57
- 5.2.4 教師自身57-59
- 6 研究結論和研究不足59-61
- 6.1 研究結論59
- 6.2 研究不足59-61
- 致謝61-62
- 參考文獻62-67
- 附錄Ⅰ67-69
- 附錄Ⅱ69-71
- 發(fā)表論文與參加科研情況說明7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衛(wèi)星,呂佳;教師工作倦怠與管理策略[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2 王曉春,張瑩,甘怡群,張軼文;中學教師工作倦怠量表的編制[J];應用心理學;2005年02期
3 林麗;;教師工作倦怠問題研究綜述[J];比較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4 張曉杰;金文姬;;高校教師工作倦怠分析[J];大連大學學報;2006年03期
5 董增云;;國內教師工作倦怠研究綜述[J];陜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綜合版);2006年04期
6 王麗平;王婷婷;;高校教師工作倦怠的影響因素及干預策略[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7 陽紅;潘孝富;胡韜;;高校人際氣氛對教師工作倦怠影響研究[J];教育導刊;2008年04期
8 鄭滿利;;教師工作倦怠問題原因探析[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9年12期
9 張成榮;;中學教師工作倦怠影響因素之探析[J];科技信息;2009年36期
10 徐久香;;民辦高校教師工作倦怠原因及對策研究[J];洛陽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鄒開敏;;中學教師工作倦怠與自我效能和性格的關系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2 馬雅菊;;中學教師工作倦怠現狀及相關因素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3 王椿陽;朱永新;孫承毅;;小學教師工作倦怠及其與成就動機、離職意向的關系研究——緩解小學教師工作倦怠與構建和諧小學教育環(huán)境[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4 唐昕輝;盧家楣;;中學教師工作倦怠與其影響因素的關系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5 周毅剛;劉洋;郭玉江;;體育院校教師工作倦怠及工作滿意感研究[A];心理學與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6 劉曉麗;姜能志;高峰強;;高校教師工作倦怠量表的編制及應用[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林新龍;臺灣大專院校教師工作倦怠、運動行為與健康狀態(tài)之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曉麗;高校教師工作倦怠量表的編制[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2 陳靜穎;我國民辦高校教師工作倦怠現狀及對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6年
3 王婷婷;天津高校教師工作倦怠現象分析與干預策略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09年
4 王更新;高校教師工作倦怠現狀及相關因素分析[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5 馬雅菊;中學教師工作倦怠現狀及相關因素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6 唐昕輝;中學教師工作倦怠與其影響因素的關系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5年
7 呂莉;高校教師工作倦怠與工作滿意度和社會支持的關系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8 張軍;基于心理資本干預的高校教師工作倦怠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9 顏艷;學校組織責任差異對中學教師工作倦怠的影響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10 王益富;中小學校組織氣氛與教師工作倦怠的實證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89563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895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