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自媒體意見領袖的形成機理及功能應用研究
本文關鍵詞:大學生自媒體意見領袖的形成機理及功能應用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大學生自媒體意見領袖 形成機理 功能應用
【摘要】:網絡自媒體技術迅猛發(fā)展并越來越深入地影響著在校大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成為大學生新的生活方式。在大學生的自媒體空間中涌現出的意見領袖憑借著出眾的個人素質贏得了廣大大學生網民的認同,有著巨大的影響力。但自媒體是一把雙刃劍,有利有弊,且大學生自媒體意見領袖由于年齡、閱歷的限制,在思想、信息甄別上尚不成熟,容易傳播不良思想。因此,研究大學生自媒體意見領袖的形成機理和功能,對于拓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領域和方法,豐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和實踐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從思想政治教育學的視角,以大學生自媒體意見領袖為切入點進行深入研究。論文第一章為緒論,主要介紹了選題背景和意義、國內外研究現狀、相關概念界定及理論基礎、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針對調查問卷的結果,詳細分析了大學生對自媒體的使用情況及對自媒體意見領袖的關注情況,自媒體對大學生群體的積極與消極影響,以及自媒體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機遇與挑戰(zhàn)。第三章對大學生自媒體意見領袖的形成機理及功能進行了重點分析,概括了大學生自媒體意見領袖形成的主客觀因素,闡釋了大學生意見領袖與大學生受眾的互動與螺旋上升過程,分析了大學生自媒體意見領袖功能的類型和特點,并對其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進行了辯證分析。第四章是大學生自媒體意見領袖的功能應用策略研究,包括高校思政工作人員提升自身素質、開展大學生媒介素養(yǎng)教育、建立促進大學生自媒體意見領袖發(fā)揮正向功能的工作機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培育及應用大學生自媒體意見領袖的原則和措施。第五章為結論與展望,大學生自媒體意見領袖既具有普通大學生的特征,又具有自身的新特點,未來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發(fā)展,這一群體的功能也將更加豐富。因此,對大學生自媒體意見領袖的角色演變和發(fā)揮的作用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關鍵詞】:大學生自媒體意見領袖 形成機理 功能應用
【學位授予單位】:華北電力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G206;G645.5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緒論10-19
- 1.1 選題依據與研究意義10-11
- 1.1.1 選題依據10
- 1.1.2 研究意義10-11
-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11-14
- 1.2.1 國外研究現狀11-12
- 1.2.2 國內研究現狀12-13
- 1.2.3 研究現狀述評13-14
- 1.3 相關概念界定和理論基礎14-17
- 1.3.1 相關概念界定14-15
- 1.3.2 理論基礎15-17
- 1.4 論文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和創(chuàng)新點17-19
- 1.4.1 研究內容17-18
- 1.4.2 研究方法18
- 1.4.3 研究創(chuàng)新點18-19
- 第2章 自媒體對大學生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19-27
- 2.1 問卷調研情況19-23
- 2.1.1 問卷調查說明19
- 2.1.2 問卷調查結果分析19-23
- 2.2 自媒體的特點23
- 2.3 自媒體對大學生的影響23-25
- 2.3.1 自媒體對大學生的積極影響23-24
- 2.3.2 自媒體對大學生的消極影響24-25
- 2.4 自媒體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25-27
- 2.4.1 自媒體對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機遇25
- 2.4.2 自媒體對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挑戰(zhàn)25-27
- 第3章 大學生自媒體意見領袖的形成機理及功能分析27-36
- 3.1 大學生自媒體意見領袖的形成機理27-31
- 3.1.1 大學生自媒體意見領袖形成因素分析27-28
- 3.1.2 大學生自媒體意見領袖角色特征分析28-30
- 3.1.3 大學生自媒體意見領袖形成機理分析30-31
- 3.2 大學生自媒體意見領袖的功能類型分析31-33
- 3.2.1 朋輩教育功能31-32
- 3.2.2 人際交往功能32
- 3.2.3 文化娛樂功能32-33
- 3.2.4 購物消費導向功能33
- 3.3 大學生自媒體意見領袖的功能特點分析33-34
- 3.3.1 類型的多樣性33
- 3.3.2 功能的可選擇性33-34
- 3.3.3 作用的兩面性34
- 3.4 大學生自媒體意見領袖與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辯證分析34-36
- 3.4.1 大學生自媒體意見領袖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補充34
- 3.4.2 大學生自媒體意見領袖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沖擊34-36
- 第4章 大學生自媒體意見領袖的功能應用策略36-45
- 4.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員努力提升自身素質36-38
- 4.1.1 重視自媒體,加強對自媒體的了解36-37
- 4.1.2 了解在校大學生對自媒體的使用情況37
- 4.1.3 利用自媒體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37-38
- 4.2 積極開展大學生媒介素養(yǎng)教育38-39
- 4.2.1 加強對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38
- 4.2.2 開展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38-39
- 4.2.3 提高大學生對信息的甄別能力39
- 4.3 建立促進大學生自媒體意見領袖發(fā)揮正向功能的工作機制39-41
- 4.3.1 建立針對自媒體意見領袖的信息收集與研判機制39-40
- 4.3.2 建立與大學生自媒體意見領袖的溝通交流機制40
- 4.3.3 健全針對突發(fā)事件的輿情應對機制40-41
- 4.4 積極培育自媒體意見領袖41-45
- 4.4.1 培育及應用原則41-42
- 4.4.2 樹立高校官方的自媒體意見領袖42-43
- 4.4.3 引導培育非官方的大學生自媒體意見領袖43-45
- 第5章 結論與展望45-46
- 參考文獻46-48
- 附錄48-50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及科研情況50-51
- 致謝5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瑩;;淺析“自媒體”的特點[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8年02期
2 代玉梅;;自媒體的本質:信息共享的即時交互平臺[J];云南社會科學;2011年06期
3 朱嚴峰;;自媒體倫理淺析[J];科協(xié)論壇(下半月);2012年06期
4 陳文育;;自媒體與公益?zhèn)鞑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6期
5 季衛(wèi)兵;;從?挛⒂^權力觀點看自媒體的話語傳播[J];學術論壇;2013年03期
6 張笑濤;;時評與自媒體時代的大學生公民精神培養(yǎng)[J];教書育人;2013年30期
7 於愛民;張壽強;;自媒體輿情的引導和治理[J];現代企業(yè)教育;2013年24期
8 王蕊;;自媒體的文化特性[J];語文知識;2013年04期
9 桑德拉;;自媒體的惡[J];國際公關;2014年01期
10 趙青云;陳安梅;康毓坤;;網絡傳播現狀下的自媒體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付玉;;淺析自媒體語境下人際傳播的潛變[A];第三屆華中地區(qū)新聞與傳播學科研究生學術論壇獲獎論文[C];2012年
2 歐雨路;;從自媒體到反媒體——媒介與當代藝術的關系初探[A];中央美術學院2013年青年藝術批評獎獲獎論文集[C];2014年
3 張少君;;自媒體與傳統(tǒng)媒體在大中華區(qū)的非合作博弈——以涉及兩岸三地媒體的“胖達人”事件為例[A];“傳播與中國·復旦論壇”(2013)——網絡化關系:新傳播與當下中國論文集[C];2013年
4 葉漢杰;;自媒體時代下保障獨立審判的應對方略——以體系化應對思路為邏輯起點[A];全國法院第25屆學術討論會獲獎論文集:公正司法與行政法實施問題研究(上冊)[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潘祥輝 浙江傳媒學院新聞系;“自媒體”革命的政治社會學意義[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2 黃曉紅;“自媒體”時代要靠真誠贏口碑[N];安徽日報;2013年
3 陳杰;自媒體商業(yè)價值待挖掘[N];科技日報;2013年
4 記者 唐文之;自媒體如何將影響力變現[N];第一財經日報;2013年
5 光明網記者 趙剛 本報通訊員 陳鵬 整理;自媒體&傳統(tǒng)媒體是互補不是競爭[N];光明日報;2013年
6 本報評論員 張立偉;自媒體繁榮是轉型期的特殊現象[N];21世紀經濟報道;2013年
7 傳媒觀察網站“新聞別動隊”創(chuàng)始人 新平;自媒體與媒體原子化[N];經濟觀察報;2013年
8 特約評論員 信海光;微信讓手機自媒體商業(yè)價值可期[N];21世紀經濟報道;2013年
9 張湘彥;自媒體的生存邏輯[N];中國文化報;2013年
10 季諾;自媒體的悖論[N];經濟觀察報;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齊二娜;中華老字號自媒體傳播現狀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韓麗;自媒體發(fā)展及其文化問題[D];吉林大學;2011年
2 陳晨;自媒體崛起背景下的傳統(tǒng)媒體新聞生產方式嬗變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3 王貴川;自媒體的功能定位及最優(yōu)化管控路徑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1年
4 王永智;自媒體的失范與對策研究[D];重慶工商大學;2012年
5 朱嚴峰;自媒體倫理研究[D];廣西大學;2013年
6 李星;基于自媒體傳播平臺下網絡涂鴉的創(chuàng)意實現[D];江西師范大學;2013年
7 邵一嬋;自媒體傳播的公共性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4年
8 龔倩;論自媒體言論表達權的法律邊界[D];西南政法大學;2013年
9 李亞勇;自媒體賦權失控研究[D];遼寧大學;2014年
10 趙春旭;自媒體的法律風險及其防范[D];華南理工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6183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618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