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大學生友善品德培育路徑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8-02 11:36
黨的十九大報告充分肯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的引領作用,要求廣大社會成員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個字、三個層面的要求: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對國家層面的價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對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是對公民個人的價值準則。其中,友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第三層面中對公民個人的道德要求,是人的道德根基。當代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是引領社會道德方向的先鋒,更是友善品德的實踐者。但隨著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不斷深入,當代大學生的價值取向、道德觀念也呈現出多元化的發(fā)展態(tài)勢,受到了實用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利己主義等不良思想的影響,人際關系變得緊張、冷漠,導致了不友善行為時有發(fā)生。那么,在當前紛繁復雜的多元文化影響下,如何發(fā)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培育大學生的友善品德,是社會、學校、家庭以及個人都應該高度重視的問題。友善既是社會的道德規(guī)范,也是個人的優(yōu)秀道德品質;既體現了社會對人的道德要求,也是經過個人道德修養(yǎng)形成的一種優(yōu)秀品德。同樣,友善品德也是當代大學生應該...
【文章頁數】:158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選題背景與研究意義
(一)選題背景
(二)研究意義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綜述
(一)國內研究現狀
(二)國外研究現狀
三、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重點難點與創(chuàng)新點
(一)重點難點
(二)創(chuàng)新點
第一章 友善品德的相關理論問題
一、友善品德的理論分析
(一)友善的內涵
(二)友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
(三)作為品德的友善
二、友善思想的理論梳理
(一)中國優(yōu)秀傳統文化中的友善思想
(二)西方歷史文化中的友善思想
(三)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友善相關思想
三、大學生友善品德的理論分析
(一)大學生友善品德的內涵解析
(二)大學生友善品德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 大學生友善品德培育的意義與內容
一、大學生友善品德培育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有利于提升我國高等教育質量
(三)有利于建設和諧美麗的校園
(四)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五)有利于解決大學生群體道德失范的突出問題
二、大學生友善品德培育的主要內容
(一)仁愛之心、與人為善
(二)謙遜平和、寬以待人
(三)助人為樂、見義勇為
(四)遵法合規(guī)、誠實守信
(五)熱愛自然、保護環(huán)境
第三章 當代大學生友善品德及培育現狀的調查分析
一、基于調查問卷的大學生友善品德現狀分析
(一)大學生友善品德的良好表現
(二)大學生友善品德的缺失問題
二、大學生友善品德培育的現狀分析
(一)大學生友善品德培育取得的成績
(二)大學生友善品德培育存在的問題
三、大學生友善品德培育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社會環(huán)境影響
(二)學校教育不足
(三)家庭教育缺位
(四)大學生自我培育缺乏
第四章 學校教育:大學生友善品德培育的外在路徑
一、學校教育是大學生友善品德培育的外在客觀路徑
(一)學校教育對大學生友善品德培育的重要意義
(二)學校教育為大學生友善品德培育提供良好的客觀環(huán)境
二、發(fā)揮思政課程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培育大學生友善品德
(一)更新教學理念——樹立友善教育觀念
(二)豐富教學內容——融入中國傳統美德教育
(三)改革教學方法——課堂理論教學與道德實踐相結合
(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團隊的友善素養(yǎng)
三、發(fā)揮課程思政的全方位育人作用,培育大學生友善品德
(一)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相互補充——構建全方位德育教育體系
(二)友善品德教育與專業(yè)教育相融合——有效提升德育教育效果
四、營造崇德向善的教育環(huán)境,培育大學生友善品德
(一)營造崇德向善的文化育人環(huán)境
(二)加強友善榜樣人物的的引領示范作用
(三)依托新媒體創(chuàng)設友善教育環(huán)境
第五章 個人道德修養(yǎng):大學生友善品德培育的內在路徑
一、道德自覺性對大學生個人道德修養(yǎng)的重要性
(一)道德自覺性是大學生個人道德修養(yǎng)的基本前提
(二)大學生個人道德修養(yǎng)是提高道德自覺性的重要途徑
二、個人道德修養(yǎng)是大學生友善品德培育的內在動力
(一)深化友善品德認知
(二)加強友善品德的情感認同
(三)磨煉友善品德意志
(四)踐行友善品德行為
(五)強化友善品德的培育效果
三、大學生友善品德培育的個人道德修養(yǎng)方法
(一)學思并重的方法
(二)省察克己的方法
(三)積善成德的方法
(四)慎獨自律的方法
第六章 道德實踐:大學生友善品德培育的內外統一路徑
一、道德實踐培育大學生友善品德
(一)道德實踐對大學生友善品德培育的重要意義
(二)道德實踐是大學生友善品德培育的內外統一路徑
二、志愿服務培育大學生友善品德
(一)志愿服務本身具有的品德培育功能
(二)志愿服務對大學生友善品德培育的重要作用
(三)大學生志愿服務的現狀分析
(四)志愿服務培育大學生友善品德的具體措施
三、第二課堂培育大學生友善品德
(一)第二課堂是培育大學生友善品德的重要載體
(二)社團道德活動是培育大學生友善品德的實踐基礎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一
附錄二
后記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單
本文編號:3668447
【文章頁數】:158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選題背景與研究意義
(一)選題背景
(二)研究意義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綜述
(一)國內研究現狀
(二)國外研究現狀
三、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重點難點與創(chuàng)新點
(一)重點難點
(二)創(chuàng)新點
第一章 友善品德的相關理論問題
一、友善品德的理論分析
(一)友善的內涵
(二)友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
(三)作為品德的友善
二、友善思想的理論梳理
(一)中國優(yōu)秀傳統文化中的友善思想
(二)西方歷史文化中的友善思想
(三)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友善相關思想
三、大學生友善品德的理論分析
(一)大學生友善品德的內涵解析
(二)大學生友善品德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 大學生友善品德培育的意義與內容
一、大學生友善品德培育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有利于提升我國高等教育質量
(三)有利于建設和諧美麗的校園
(四)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五)有利于解決大學生群體道德失范的突出問題
二、大學生友善品德培育的主要內容
(一)仁愛之心、與人為善
(二)謙遜平和、寬以待人
(三)助人為樂、見義勇為
(四)遵法合規(guī)、誠實守信
(五)熱愛自然、保護環(huán)境
第三章 當代大學生友善品德及培育現狀的調查分析
一、基于調查問卷的大學生友善品德現狀分析
(一)大學生友善品德的良好表現
(二)大學生友善品德的缺失問題
二、大學生友善品德培育的現狀分析
(一)大學生友善品德培育取得的成績
(二)大學生友善品德培育存在的問題
三、大學生友善品德培育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社會環(huán)境影響
(二)學校教育不足
(三)家庭教育缺位
(四)大學生自我培育缺乏
第四章 學校教育:大學生友善品德培育的外在路徑
一、學校教育是大學生友善品德培育的外在客觀路徑
(一)學校教育對大學生友善品德培育的重要意義
(二)學校教育為大學生友善品德培育提供良好的客觀環(huán)境
二、發(fā)揮思政課程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培育大學生友善品德
(一)更新教學理念——樹立友善教育觀念
(二)豐富教學內容——融入中國傳統美德教育
(三)改革教學方法——課堂理論教學與道德實踐相結合
(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團隊的友善素養(yǎng)
三、發(fā)揮課程思政的全方位育人作用,培育大學生友善品德
(一)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相互補充——構建全方位德育教育體系
(二)友善品德教育與專業(yè)教育相融合——有效提升德育教育效果
四、營造崇德向善的教育環(huán)境,培育大學生友善品德
(一)營造崇德向善的文化育人環(huán)境
(二)加強友善榜樣人物的的引領示范作用
(三)依托新媒體創(chuàng)設友善教育環(huán)境
第五章 個人道德修養(yǎng):大學生友善品德培育的內在路徑
一、道德自覺性對大學生個人道德修養(yǎng)的重要性
(一)道德自覺性是大學生個人道德修養(yǎng)的基本前提
(二)大學生個人道德修養(yǎng)是提高道德自覺性的重要途徑
二、個人道德修養(yǎng)是大學生友善品德培育的內在動力
(一)深化友善品德認知
(二)加強友善品德的情感認同
(三)磨煉友善品德意志
(四)踐行友善品德行為
(五)強化友善品德的培育效果
三、大學生友善品德培育的個人道德修養(yǎng)方法
(一)學思并重的方法
(二)省察克己的方法
(三)積善成德的方法
(四)慎獨自律的方法
第六章 道德實踐:大學生友善品德培育的內外統一路徑
一、道德實踐培育大學生友善品德
(一)道德實踐對大學生友善品德培育的重要意義
(二)道德實踐是大學生友善品德培育的內外統一路徑
二、志愿服務培育大學生友善品德
(一)志愿服務本身具有的品德培育功能
(二)志愿服務對大學生友善品德培育的重要作用
(三)大學生志愿服務的現狀分析
(四)志愿服務培育大學生友善品德的具體措施
三、第二課堂培育大學生友善品德
(一)第二課堂是培育大學生友善品德的重要載體
(二)社團道德活動是培育大學生友善品德的實踐基礎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一
附錄二
后記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單
本文編號:366844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668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