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現狀及策略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2-12 10:09
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信息技術時代的產物,其創(chuàng)立和發(fā)展與信息技術密不可分。在以網絡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的推動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教學方式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傳播方式更是深受影響,這是網絡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所在,也是最為創(chuàng)新和出彩之處。在網絡技術發(fā)展日新月異的今天,互聯網已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并產生著重要的影響。對作為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大學生進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與不斷發(fā)展中的互聯網融為一體,由此也誕生了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這一嶄新的命題,并逐漸受到重視,引起研究者們的研究興趣。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fā)展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即1994-2000年是萌芽期,各種互聯網網站以“內容為主、服務為輔”為主要形態(tài),但大學生的閱讀、記憶和思考方式也在網絡社會中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碎片化的閱讀方式慢慢成為主流;2001-2010年是形成期,各種互聯網網站與內容流型社交網絡并存,大學生的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發(fā)生了改變;2011年至今是全面發(fā)展期,大學生們從網絡的虛擬世界里面逐步走向現實,微課堂、在線課堂成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得力工具。然而網絡這把“雙刃劍”有利有弊,網絡為思想政...
【文章來源】:云南師范大學云南省
【文章頁數】:5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1 研究綜述
2 研究方法
3 研究思路
4 創(chuàng)新之處
第1章 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義和發(fā)展歷程
1.1 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義
1.1.1 理論意義
1.1.2 現實意義
1.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fā)展歷程
1.2.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萌芽期
1.2.2 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期
1.2.3 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發(fā)展期
第2章 新時代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現狀
2.1 網絡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機遇
2.1.1 提供思想政治教育“新載體”
2.1.2 網絡帶來新的教育模式更易于被大學生接受
2.1.3 搭建思想政治教育新平臺
2.1.4 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
2.2 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及成因
2.2.1 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有弱化趨勢
2.2.2 網絡環(huán)境下高校法制教育效果不佳
2.2.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網絡信息技術融合度不高
第3章 新時代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研究
3.1 新時代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升策略
3.1.1 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3.1.2 堅持社會主義理論自信
3.1.3 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3.2 提升大學生網絡法制教育素養(yǎng)
3.2.1 以學習貫徹《網絡安全法》為契機提升大學生網絡法制教育素養(yǎng)
3.2.2 改進教學方法,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加強法制宣傳
3.2.3 高校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
3.2.4 強化大學生網絡合規(guī)行為
3.3 網絡信息技術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
3.3.1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與網絡信息技術深度融合
3.3.2 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師生共建,實現學生自我教育
3.3.3 優(yōu)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絡環(huán)境
3.3.4 提高教師工作能力,轉變工作方式
3.3.5 學校要主動參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建設
結語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和研究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路徑探究[J]. 賀偉朝. 高等財經教育研究. 2017(04)
[2]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J]. 教育文化論壇. 2016(06)
[3]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發(fā)展歷程、問題與方法[J]. 張瑜.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16(10)
[4]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綜述[J]. 馮文燕. 邢臺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6(03)
[5]中國共產黨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底氣”[J]. 鄧如辛. 中共貴州省委黨校學報. 2014(04)
[6]新時期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陣地的重構[J]. 盧保娣. 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 2012(02)
[7]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探析與界定[J]. 陳坤,曹良韜. 黑龍江高教研究. 2011(04)
[8]網絡民意中的情緒與理性[J]. 王雅奇. 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06)
[9]當代國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及其借鑒意義[J]. 李志輝. 河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06)
[10]構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體系[J]. 宋元林. 政工研究動態(tài). 2009(18)
博士論文
[1]網絡信息技術進步與思想政治教育發(fā)展研究[D]. 李藍冰.中央財經大學 2016
[2]網絡環(huán)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理論豐富化研究[D]. 封莎.東北師范大學 2016
[3]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規(guī)律論[D]. 楊果.湖南大學 2016
碩士論文
[1]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研究[D]. 潘家瑩.沈陽師范大學 2016
[2]微時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D]. 林松.長春工業(yè)大學 2016
[3]微博時代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謝瑞.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 2015
[4]新時期高校班級思想政治教育問題與對策研究[D]. 邢宜霖.武漢紡織大學 2015
[5]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D]. 薛斐.濟南大學 2014
[6]網絡環(huán)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問題與對策研究[D]. 鄭然.長江大學 2014
[7]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導向功能研究[D]. 盧麗娟.四川師范大學 2014
[8]新時期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李強.天津大學 2014
[9]我國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歷程研究[D]. 朱虹.陜西師范大學 2013
[10]新時期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D]. 佟忠玲.吉林農業(yè)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621525
【文章來源】:云南師范大學云南省
【文章頁數】:5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1 研究綜述
2 研究方法
3 研究思路
4 創(chuàng)新之處
第1章 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義和發(fā)展歷程
1.1 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義
1.1.1 理論意義
1.1.2 現實意義
1.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fā)展歷程
1.2.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萌芽期
1.2.2 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期
1.2.3 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發(fā)展期
第2章 新時代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現狀
2.1 網絡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機遇
2.1.1 提供思想政治教育“新載體”
2.1.2 網絡帶來新的教育模式更易于被大學生接受
2.1.3 搭建思想政治教育新平臺
2.1.4 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
2.2 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及成因
2.2.1 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有弱化趨勢
2.2.2 網絡環(huán)境下高校法制教育效果不佳
2.2.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網絡信息技術融合度不高
第3章 新時代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研究
3.1 新時代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升策略
3.1.1 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3.1.2 堅持社會主義理論自信
3.1.3 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3.2 提升大學生網絡法制教育素養(yǎng)
3.2.1 以學習貫徹《網絡安全法》為契機提升大學生網絡法制教育素養(yǎng)
3.2.2 改進教學方法,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加強法制宣傳
3.2.3 高校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
3.2.4 強化大學生網絡合規(guī)行為
3.3 網絡信息技術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
3.3.1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與網絡信息技術深度融合
3.3.2 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師生共建,實現學生自我教育
3.3.3 優(yōu)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絡環(huán)境
3.3.4 提高教師工作能力,轉變工作方式
3.3.5 學校要主動參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建設
結語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和研究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路徑探究[J]. 賀偉朝. 高等財經教育研究. 2017(04)
[2]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J]. 教育文化論壇. 2016(06)
[3]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發(fā)展歷程、問題與方法[J]. 張瑜.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16(10)
[4]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綜述[J]. 馮文燕. 邢臺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6(03)
[5]中國共產黨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底氣”[J]. 鄧如辛. 中共貴州省委黨校學報. 2014(04)
[6]新時期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陣地的重構[J]. 盧保娣. 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 2012(02)
[7]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探析與界定[J]. 陳坤,曹良韜. 黑龍江高教研究. 2011(04)
[8]網絡民意中的情緒與理性[J]. 王雅奇. 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06)
[9]當代國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及其借鑒意義[J]. 李志輝. 河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06)
[10]構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體系[J]. 宋元林. 政工研究動態(tài). 2009(18)
博士論文
[1]網絡信息技術進步與思想政治教育發(fā)展研究[D]. 李藍冰.中央財經大學 2016
[2]網絡環(huán)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理論豐富化研究[D]. 封莎.東北師范大學 2016
[3]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規(guī)律論[D]. 楊果.湖南大學 2016
碩士論文
[1]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研究[D]. 潘家瑩.沈陽師范大學 2016
[2]微時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D]. 林松.長春工業(yè)大學 2016
[3]微博時代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謝瑞.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 2015
[4]新時期高校班級思想政治教育問題與對策研究[D]. 邢宜霖.武漢紡織大學 2015
[5]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D]. 薛斐.濟南大學 2014
[6]網絡環(huán)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問題與對策研究[D]. 鄭然.長江大學 2014
[7]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導向功能研究[D]. 盧麗娟.四川師范大學 2014
[8]新時期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李強.天津大學 2014
[9]我國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歷程研究[D]. 朱虹.陜西師范大學 2013
[10]新時期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D]. 佟忠玲.吉林農業(yè)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62152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621525.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