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動機、錯失焦慮與社交媒體沉迷——常態(tài)社會與危機情境中的比較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0-20 02:17
本文基于對常態(tài)社會與新冠疫情兩種情境下同一組大學生樣本的追蹤調查,從技術、主體、情境三種視角探討個體對社交媒體沉迷的動因。研究發(fā)現,危機情境增強了大學生的媒介使用動機和錯失焦慮,也帶來了社交媒體沉迷度的加深。其次,常態(tài)社會與危機情境中,使用動機和錯失焦慮均對社交媒體沉迷產生正向影響,需求越強烈、錯失焦慮程度越高,越易引發(fā)社交媒體沉迷。第三,與常態(tài)社會相比,使用動機和錯失焦慮對社交媒體沉迷的影響均因危機情境的到來而減弱,疫情的社交隔離情境"拉平"了不同個體間的沉迷程度差異。
【文章來源】:新聞與寫作. 2020,(10)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11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學生焦慮情緒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以北京聯合大學為例[J]. 陳靜. 北京聯合大學學報. 2020(03)
[2]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學生的信息焦慮研究——基于應激障礙水平的視角[J]. 王琳,馬子喬. 現代情報. 2020(07)
[3]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公眾心理問題特點分析[J]. 馮正直,柳雪榮,陳志毅. 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04)
[4]大學生移動社交媒體錯失焦慮癥測量量表開發(fā)與應用[J]. 葉鳳云,李君君. 圖書情報工作. 2019(05)
[5]移動社交媒體環(huán)境下用戶錯失焦慮癥(FoMO)量表構建研究[J]. 宋小康,趙宇翔,張軒慧. 圖書情報工作. 2017(11)
[6]功能主義傳播觀批判:再論使用滿足理論[J]. 胡翼青,張婧妍. 新聞大學. 2016(01)
本文編號:3446051
【文章來源】:新聞與寫作. 2020,(10)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11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學生焦慮情緒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以北京聯合大學為例[J]. 陳靜. 北京聯合大學學報. 2020(03)
[2]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學生的信息焦慮研究——基于應激障礙水平的視角[J]. 王琳,馬子喬. 現代情報. 2020(07)
[3]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公眾心理問題特點分析[J]. 馮正直,柳雪榮,陳志毅. 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04)
[4]大學生移動社交媒體錯失焦慮癥測量量表開發(fā)與應用[J]. 葉鳳云,李君君. 圖書情報工作. 2019(05)
[5]移動社交媒體環(huán)境下用戶錯失焦慮癥(FoMO)量表構建研究[J]. 宋小康,趙宇翔,張軒慧. 圖書情報工作. 2017(11)
[6]功能主義傳播觀批判:再論使用滿足理論[J]. 胡翼青,張婧妍. 新聞大學. 2016(01)
本文編號:34460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44605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