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德育文化生成論
發(fā)布時間:2021-03-27 17:19
馬克思主義哲學生成論提供了一種不斷創(chuàng)新、永恒流變的世界觀,強調關系性、過程性和實踐性,從而破解了近代理性形而上學的“實體”研究,轉向了與人相關的活生生的現(xiàn)實存在,以生成論哲學為視域對大學德育文化的基本理論問題進行深入研究。把德育文化放置于基本“生活世界”的背景之中,將德育觀念、文化精神轉化為實踐力量,促進精神生產和精神交往,關注人的具體生存境遇和對日常生活的文化選擇和批判,以更加貼近人的具體的、歷史的生存方式為目的,確立了反映時代精神的德育文化價值。在此基礎上,實現(xiàn)德育在思維方式上的“文化自覺”。首先,對比中西方生成論哲學的狀況,從中尋找可資借鑒和利用的思想資源和理論武器,以生成論哲學的思維方式檢討了當前大學德育中關注的重要且基本的理論問題,從靜態(tài)和動態(tài)結合角度,分析德育文化的生成依據(jù)、文化型構、文化特性等方面。其次,在歷史的流變中論證德育文化生成的社會基礎和時空向度,結合東西方德育文化發(fā)展的走向和趨勢,在德育文化基因的傳承和創(chuàng)生中獲得對大學德育文化生成的歷時性維度。再次,重點論述了德育文化生成機理,精神生產、精神交往和文化人格構成了德育文化生成的共時性的維度,實現(xiàn)“人、文化、實踐”三...
【文章來源】:東南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60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義
三、研究現(xiàn)狀
四、研究思路和論文框架
第一章 德育文化生成論的理論框架
第一節(jié) 德育文化生成論的基本理論
一、“生成論”哲學的定義域
二、“生成論”的德育文化命題
第二節(jié) 德育文化生成論的依據(jù)與目的
一、生成的基本條件
二、生成的時空限定
三、生成的目的設定
第三節(jié) 以生成論為基礎的德育文化內在規(guī)定
一、德育文化的結構
二、德育文化的功能
三、德育文化的屬性
第四節(jié) 以生成論為基礎的德育文化構建
一、基點:人的文化存在
二、主線:“人-文化-實踐”關系
三、場域:回歸生活世界
第二章 大學德育文化的歷史審視
第一節(jié) 中國古代德育文化的傳承脈絡
一、中國古代德育文化探源
二、中國古代德育文化的教化功能
三、中國古代德育文化的實現(xiàn)途徑
第二節(jié) 中國近代德育文化的泛政治化歷程
一、政治意識對大學德育文化的影響
二、大學德育的“泛政治化”
三、大學德育文化價值的有限復歸
第三節(jié) 東西方學校德育文化的現(xiàn)代性回應
一、學校德育文化現(xiàn)代性啟蒙
二、各國德育文化的基本經驗
三、大學德育文化的發(fā)展趨勢
第三章 大學德育文化的生成機理
第一節(jié) 大學德育文化的生成邏輯
一、大學德育文化的精神生產
二、大學德育文化的精神交往
三、大學德育文化與文化人格生成
第二節(jié) 大學德育文化的生成機制
一、德育文化的發(fā)生
二、德育文化的轉化
三、德育文化的升華
第三節(jié) 大學德育文化的范式訴求
一、內容“吻合”現(xiàn)實需要
二、主體“培育”文化認同
三、傳播“拓展”話語途徑
四、核心“構建”精神家園
第四章 大學德育文化的實現(xiàn)路徑
第一節(jié) 大學德育文化困境的成因
一、社會文化環(huán)境因素的沖擊與挑戰(zhàn)
二、傳統(tǒng)德育力量的薄弱與式微
三、主體價值失衡和意義迷茫
第二節(jié) 大學德育文化的基本任務
一、從德育文化生成取向看大學德育的目標實現(xiàn)
二、從德育文化生成取向看大學德育的內容實現(xiàn)
三、從德育文化取向看大學德育方法的創(chuàng)新
第三節(jié) 大學德育文化的主體重構
一、立足于個體而著眼于類的積極存在
二、師生關系的轉向
三、文化人格的化育
第四節(jié) 大學德育文化根基的拓展
一、德性生活與德育文化的發(fā)展性構建
二、公民生活與德育文化的公共性建構
三、文化生活與德育文化的人文性構建
余論
參考文獻
一、著作類
二、期刊類
讀博期間科研成果
一、發(fā)表論文
二、承擔課題
三、參與課題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與心理健康之統(tǒng)籌觀[J]. 鄧澤軍. 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06)
[2]網絡社會興起的社會學思考——“全球化、信息化、網絡化與中國經濟社會變遷學術研討會”綜述[J]. 郭彥辰. 社會科學研究. 2012(01)
[3]論文化發(fā)展的特點與規(guī)律[J]. 韓民青. 貴州社會科學. 2011(06)
[4]大學德育研究的文化取向[J]. 鄭忠梅. 高等教育研究. 2009(12)
[5]權力、知識與制度共生息:我國古代制度化德育的歷史考察[J]. 蔣紅斌. 現(xiàn)代大學教育. 2009(06)
[6]實踐生成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主軸[J]. 魯品越. 哲學動態(tài). 2009(10)
[7]寫在歷史與現(xiàn)實之間——中國主文化整合亞文化的必由之路[J]. 郭鳳海,劉建. 理論探討. 2009(05)
[8]基于文化情境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 王淑文.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06)
[9]德育過程的體驗論反思[J]. 劉國永. 思想理論教育. 2008(22)
[10]文化視域中的大學德育——對改革開放以來大學德育的一種反思[J]. 金雁. 江漢論壇. 2008(10)
博士論文
[1]德育文化論[D]. 郭鳳志.東北師范大學 2005
[2]“引導”中“生成”[D]. 曹樹真.華中師范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103887
【文章來源】:東南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60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義
三、研究現(xiàn)狀
四、研究思路和論文框架
第一章 德育文化生成論的理論框架
第一節(jié) 德育文化生成論的基本理論
一、“生成論”哲學的定義域
二、“生成論”的德育文化命題
第二節(jié) 德育文化生成論的依據(jù)與目的
一、生成的基本條件
二、生成的時空限定
三、生成的目的設定
第三節(jié) 以生成論為基礎的德育文化內在規(guī)定
一、德育文化的結構
二、德育文化的功能
三、德育文化的屬性
第四節(jié) 以生成論為基礎的德育文化構建
一、基點:人的文化存在
二、主線:“人-文化-實踐”關系
三、場域:回歸生活世界
第二章 大學德育文化的歷史審視
第一節(jié) 中國古代德育文化的傳承脈絡
一、中國古代德育文化探源
二、中國古代德育文化的教化功能
三、中國古代德育文化的實現(xiàn)途徑
第二節(jié) 中國近代德育文化的泛政治化歷程
一、政治意識對大學德育文化的影響
二、大學德育的“泛政治化”
三、大學德育文化價值的有限復歸
第三節(jié) 東西方學校德育文化的現(xiàn)代性回應
一、學校德育文化現(xiàn)代性啟蒙
二、各國德育文化的基本經驗
三、大學德育文化的發(fā)展趨勢
第三章 大學德育文化的生成機理
第一節(jié) 大學德育文化的生成邏輯
一、大學德育文化的精神生產
二、大學德育文化的精神交往
三、大學德育文化與文化人格生成
第二節(jié) 大學德育文化的生成機制
一、德育文化的發(fā)生
二、德育文化的轉化
三、德育文化的升華
第三節(jié) 大學德育文化的范式訴求
一、內容“吻合”現(xiàn)實需要
二、主體“培育”文化認同
三、傳播“拓展”話語途徑
四、核心“構建”精神家園
第四章 大學德育文化的實現(xiàn)路徑
第一節(jié) 大學德育文化困境的成因
一、社會文化環(huán)境因素的沖擊與挑戰(zhàn)
二、傳統(tǒng)德育力量的薄弱與式微
三、主體價值失衡和意義迷茫
第二節(jié) 大學德育文化的基本任務
一、從德育文化生成取向看大學德育的目標實現(xiàn)
二、從德育文化生成取向看大學德育的內容實現(xiàn)
三、從德育文化取向看大學德育方法的創(chuàng)新
第三節(jié) 大學德育文化的主體重構
一、立足于個體而著眼于類的積極存在
二、師生關系的轉向
三、文化人格的化育
第四節(jié) 大學德育文化根基的拓展
一、德性生活與德育文化的發(fā)展性構建
二、公民生活與德育文化的公共性建構
三、文化生活與德育文化的人文性構建
余論
參考文獻
一、著作類
二、期刊類
讀博期間科研成果
一、發(fā)表論文
二、承擔課題
三、參與課題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與心理健康之統(tǒng)籌觀[J]. 鄧澤軍. 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06)
[2]網絡社會興起的社會學思考——“全球化、信息化、網絡化與中國經濟社會變遷學術研討會”綜述[J]. 郭彥辰. 社會科學研究. 2012(01)
[3]論文化發(fā)展的特點與規(guī)律[J]. 韓民青. 貴州社會科學. 2011(06)
[4]大學德育研究的文化取向[J]. 鄭忠梅. 高等教育研究. 2009(12)
[5]權力、知識與制度共生息:我國古代制度化德育的歷史考察[J]. 蔣紅斌. 現(xiàn)代大學教育. 2009(06)
[6]實踐生成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主軸[J]. 魯品越. 哲學動態(tài). 2009(10)
[7]寫在歷史與現(xiàn)實之間——中國主文化整合亞文化的必由之路[J]. 郭鳳海,劉建. 理論探討. 2009(05)
[8]基于文化情境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 王淑文.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06)
[9]德育過程的體驗論反思[J]. 劉國永. 思想理論教育. 2008(22)
[10]文化視域中的大學德育——對改革開放以來大學德育的一種反思[J]. 金雁. 江漢論壇. 2008(10)
博士論文
[1]德育文化論[D]. 郭鳳志.東北師范大學 2005
[2]“引導”中“生成”[D]. 曹樹真.華中師范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1038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10388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