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同學間人際沖突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職業(yè)技術(shù)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G645.5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海;楊潔;;農(nóng)村留守幼兒人際沖突問題探析[J];特立學刊;2012年03期
2 劉安帥;劉悅寶;;淺用“冰川理論”幫助高中生化解人際沖突[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19年04期
3 劉小會;;中學生校園人際沖突研究[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18年10期
4 肖芳;;不是我告的密——焦點解決短程療法在高中生人際沖突中的應用[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9年10期
5 馬玲玲;;退一步海闊天空——化解人際沖突之寬容[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8年10期
6 侯雪燕;;高職院校校園沖突研究綜述[J];文教資料;2016年29期
7 陳燕清;;人際沖突遠離我——七年級學生心理輔導課教學設(shè)計[J];江蘇教育;2018年08期
8 李麗蘭;唐超文;徐欣國;;不同自尊的大學生在宿舍人際沖突感及處理方式的比較研究[J];文教資料;2009年12期
9 陳光軍;校長化解人際沖突的藝術(shù)[J];江西教育;1996年Z1期
10 劉晨飛;顧建民;;大學有效治理視角下的人際沖突及其調(diào)和[J];江蘇高教;2018年10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滿興;;服刑人員獄內(nèi)人際沖突問題團體咨詢的案例報告[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六屆學術(shù)研討會暨第二屆全國心理咨詢師大會論文集[C];2011年
2 李麗蘭;唐超文;徐欣國;;不同自尊的大學生宿舍人際沖突感及處理方式的比較研究[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論與方法研究[C];2010年
3 樊富珉;張翔;;大學生人際沖突原因及其應對方式的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化研究——第八屆全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4 陳勃;;大學生人際沖突問題的表征水平與策略取向[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5 肖晨潔;李愛梅;孫海龍;周蕾;王海俠;;睡眠不足對人際沖突的影響:情緒失控的中介作用[A];第二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摘要集[C];2018年
6 姚本先;陳天剛;戴昶春;沈宏艷;王申振;;留守中學生壓力源與人際沖突的關(guān)系:壓力應對方式的中介作用[A];第二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心理學與國民心理健康摘要集[C];2017年
7 史悅;劉俊升;;不同類型社會退縮兒童人際沖突應對策略的差異:個體為中心的分析[A];第十七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4年
8 楊杰;凌文輇;方俐洛;;組織情境下中國人人際沖突管理策略特征分析[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9 張翔;樊富珉;;大學生人際沖突及其與心理健康的關(guān)系研究[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四屆學術(shù)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10 邢寬;姚本先;;大學生宿舍人際沖突的責任推斷研究[A];中國社會心理學會2008年全國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志峰;應對人際沖突是校長的必修課[N];中國教育報;2010年
2 崔仕谷;過分關(guān)注健康成“新病”[N];科技日報;2003年
3 南京市雨花臺區(qū)實驗小學 楊祖艷;培養(yǎng)健康心理 塑造完美人格[N];江蘇教育報;2012年
4 彭原;“約架”不如有話好好說[N];解放日報;2014年
5 木子;回避還是引導[N];中國社會報;2002年
6 林燕;誰為員工解“心鎖”[N];中國有色金屬報;2005年
7 本報記者 王佳 何媛;只要“精神兒”不要“病”[N];大慶日報;2011年
8 李德志;股市暴跌股民傻眼[N];民營經(jīng)濟報;2007年
9 本報記者 趙姍;杜絕自己成為職場欺凌的目標[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14年
10 鹿永建 新華社國內(nèi)部重大報道策劃中心副主任 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yè)委員會常務副理事長;遏制校園欺凌須開展沖突教育[N];中國教育報;201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沈秉R,
本文編號:26237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623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