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高等教育論文 >

微信對大學(xué)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實現(xiàn)路徑

發(fā)布時間:2018-11-02 20:09
【摘要】:在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微信已成為大學(xué)生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借助微信創(chuàng)新大學(xué)生思想政治教育載體已經(jīng)成為研究熱點,如何發(fā)揮微信對大學(xué)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影響是目前學(xué)界研究的重點。本論文運用文獻分析法、問卷調(diào)查法、深度訪談法等研究方法探討微信對大學(xué)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實現(xiàn)路徑。本人在總結(jié)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chǔ)上,分析微信對大學(xué)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首先梳理相關(guān)概念,主要包括微信的性能特點、傳播特點以及微信的主要功能。分析了微信對大學(xué)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影響,包括豐富了教育資源、拓寬了教育方法、創(chuàng)新了教育載體、為思想政治教育學(xué)科注入了新活力等。同時也分析了微信對大學(xué)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極影響,包括易沖擊主流價值觀、易影響大學(xué)生現(xiàn)實人際交往、易使大學(xué)生辨別是非能力減弱、易干擾現(xiàn)有思政教育效果等。其次,通過問卷調(diào)查與深度訪談分析了運用微信開展大學(xué)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xiàn)狀與原因。其中存在的問題有教育者運用微信開展思政教育重視程度還不夠、教育者微信運用能力有待提高、“微環(huán)境”下網(wǎng)絡(luò)輿情監(jiān)管環(huán)節(jié)薄弱、“微環(huán)境”下缺乏具體法律法規(guī)約束等。通過以上分析,對于存在問題的原因可以大致歸納為教育者教育理念難以與時俱進、教育者在運用微信開展大學(xué)生思想政治教育時缺乏系統(tǒng)謀劃與專業(yè)化運作、“微環(huán)境”下思政教育者隊伍建設(shè)滯后以及“微環(huán)境”下管理制度缺乏具體法律法規(guī)約束。由此,探討運用微信對大學(xué)生思想政治教育積極影響的實現(xiàn)路徑主要從微信群、朋友圈、公眾號的必要性、主題內(nèi)容、相關(guān)要求等方面進行分析。最后,探討了運用微信開展大學(xué)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條件。從教育者要更新教育理念、教育者應(yīng)主動占領(lǐng)新陣地、著力打造高素質(zhì)教師隊伍、著力培養(yǎng)大學(xué)生媒介素養(yǎng)等方面分析了運用微信開展大學(xué)生思想政治教育實現(xiàn)條件以及從加強準入淘汰機制與專門化管理和加強監(jiān)管測評制度與法制力度等方面加強運用微信開展大學(xué)生思想政治教育“微環(huán)境”建設(shè)。在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借助微信作為大學(xué)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現(xiàn)路徑仍有許多問題可以深入研究,這樣才能更好運用微信提升大學(xué)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Abstract]:In the era of mobile Internet, WeChat has become an integral part of college students' daily life. How to exert the positive influence of WeChat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s the focus of academic research.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WeChat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way to realize it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alysis,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nd in-depth interview.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I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WeChat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First of all, combing the related concepts, mainly including the performance of WeChat,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main functions of WeCha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ositive influence of WeChat on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cluding enriching educational resources, broadening educational methods, innovating educational carriers and injecting new vitality into the subj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analyzes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WeChat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cluding the easy impact on the mainstream values, the easy influence on the actual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weakening of students' ability to distinguish right from wrong, and the interference with the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econdly,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reasons of using WeChat to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re analyzed by questionnaire and in-depth interview. The existing problems are that educators pay less attention to the use of WeChat to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ability of using WeChat needs to be improved, and the supervision of network public opinion is weak under the "micro-environment". Lack of specific laws and regulations under microenvironment. Through the above analysis, the reasons for the problems can be roughly summed up that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of educators is difficult to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educators in the use of WeChat to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lack of systematic planning and professional operation, Under microenviron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s lags behind and the management system under microenvironment lacks specific laws and regulations. Therefore,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ways to realize the positive influence of WeChat on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WeChat group, circle of friends, necessity of public number, subject content, relevant requirements and so on. Finally, it discusses the guarantee conditions of using WeChat to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that educators should renew their educational concepts, educators should take the initiative to occupy new positions and strive to build a contingent of high-quality teacher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ditions of carrying ou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by WeChat from the aspects of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media literacy, strengthening the mechanism and specialized management of entry and elimination, and strengthening the system of supervision, evaluation and legal system, and so on. Strengthen the use of WeChat to carry ou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micro-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In the era of mobile Interne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that can be deeply studied with the help of WeChat as the way to realiz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o as to make better use of WeChat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學(xué)位授予單位】:中國地質(zhì)大學(xué)(北京)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G641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陶躍宏,王麗紅;思想政治教育應(yīng)注重藝術(shù)性[J];中國職業(yè)技術(shù)教育;2000年10期

2 宋紹峰;新形勢下高校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挑戰(zhàn)與對策[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0年03期

3 郝賀;正確發(fā)揮傳統(tǒng)文化在學(xué)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吉林教育科學(xué);2000年05期

4 楊忠革,于冰;思想政治教育在經(jīng)濟建設(shè)中的地位和作用[J];吉林教育科學(xué);2000年S1期

5 韓映雄;以思想政治教育為龍頭帶動人文教育[J];江蘇高教;2000年03期

6 王穎輝;淺談物理教學(xué)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滲透[J];教育探索;2000年02期

7 呂繩振;略論大學(xué)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幾個方面[J];武漢水利電力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0年S1期

8 姚紅光;談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統(tǒng)的機制[J];中國高教研究;2000年06期

9 劉建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面對知識經(jīng)濟挑戰(zhàn)[J];兵團教育學(xué)院學(xué)報;2000年01期

10 朱勛春;論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社會化[J];渝州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0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翁文泰;姚其煌;;人的自由而全面發(fā)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訴求[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2007年年會優(yōu)秀論文專輯(二)[C];2007年

2 陳潛;陳均寶;;對“大學(xué)生村官”上任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2008年年會優(yōu)秀論文專輯(二)[C];2008年

3 石霖;;思想政治教育力度與教育效果之間的關(guān)系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學(xué)會“加強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建設(shè)服務(wù)型政府”研討會論文集(《吉林政報》2008·理論?C];2008年

4 周加勝;;淺談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A];吉林省行政管理學(xué)會“加強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建設(shè)服務(wù)型政府”研討會論文集(《吉林政報》2008·理論?C];2008年

5 張松峰;;加強和改進教職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幾點思考[A];河南省煙草學(xué)會2008年學(xué)術(shù)交流獲獎?wù)撐募ㄏ拢C];2008年

6 黃振宣;;思想政治教育與就業(yè)教育結(jié)合的途徑[A];2009無錫職教教師論壇論文集[C];2009年

7 熊繼文;;試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A];宜春市紀念新中國成立60周年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8 許溪沙;王施施;;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學(xué)生分階段培養(yǎng)中的引領(lǐng)作用[A];第八屆沈陽科學(xué)學(xué)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1年

9 王芳;程影;;以科學(xué)發(fā)展觀創(chuàng)新大學(xué)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A];吉林省行政管理學(xué)會“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與轉(zhuǎn)變經(jīng)濟發(fā)展方式”學(xué)術(shù)年會論文集(《吉林政報》2010·?2)[C];2011年

10 許克毅;曹凱松;;思想政治教育評估中若干理論問題的探討[A];改革·創(chuàng)新·發(fā)展——電子教育研究論文集[C];2004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劉正銘;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點[N];廣西日報;2005年

2 解放軍報記者 董強 本社記者 曹智;全軍和武警部隊大力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N];人民日報;2000年

3 ;中共中央國務(wù)院發(fā)出《關(guān)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xué)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N];人民日報;2004年

4 王天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質(zhì)與量[N];光明日報;2006年

5 本報評論員;創(chuàng)造性開展大學(xué)生思想政治教育[N];光明日報;2007年

6 張弛 周奔;喜看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新格局[N];解放軍報;2007年

7 陳銳邋特約記者 唐向東;總后召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N];解放軍報;2007年

8 張瑞霞;全區(qū)大學(xué)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談會在首府召開[N];內(nèi)蒙古日報(漢);2006年

9 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理事 馬奇柯;增強農(nóng)村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N];人民日報;2007年

10 張榮邋記者 夏洪青;二炮某基地思想政治教育為部隊信息化建設(shè)服務(wù)[N];解放軍報;2007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祖國華;思想政治教育審美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xué);2009年

2 徐艷國;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環(huán)境論[D];中南大學(xué);2010年

3 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理論探要[D];上海大學(xué);2010年

4 王新剛;思想政治教育物質(zhì)環(huán)境研究[D];西南大學(xué);2011年

5 陳華洲;思想政治教育資源論[D];華中師范大學(xué);2007年

6 邵獻平;思想政治教育中介論[D];華中師范大學(xué);2007年

7 王蓓蓓;思想政治教育成本論[D];華中師范大學(xué);2008年

8 王員;建國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經(jīng)驗[D];江西師范大學(xué);2010年

9 段建斌;人的存在與發(fā)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本體維度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xué);2011年

10 隋寧;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在結(jié)構(gòu)”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xué);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國英;解構(gòu)大眾文化視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D];山西大學(xué);2008年

2 姜文靜;當代大學(xué)生弱勢群體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究[D];河北師范大學(xué);2008年

3 劉保;論思想政治教育在公共領(lǐng)域的拓展[D];中國青年政治學(xué)院;2007年

4 鄭建松;試論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shè)中的作用[D];天津師范大學(xué);2009年

5 王志萍;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定位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xué);2009年

6 李明;論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和學(xué)術(shù)性[D];合肥工業(yè)大學(xué);2009年

7 巫陽朔;大學(xué)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問題與對策[D];西南政法大學(xué);2009年

8 董卉;大學(xué)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xué);2009年

9 黃國材;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gòu)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D];電子科技大學(xué);2008年

10 馬雯;論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導(dǎo)性及其實現(xiàn)[D];長安大學(xué);2009年

,

本文編號:230682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30682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dad86***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