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高等教育論文 >

自發(fā)性組織與制度性組織:中國大學學術共同體的兩種樣態(tài)

發(fā)布時間:2018-06-18 23:49

  本文選題:學術共同體 + 自發(fā)性組織 ; 參考:《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02期


【摘要】:大學學術共同體是以共同的學術旨趣和愿景,遵循學術規(guī)則,秉持相同或相似的行為取向而聚合的學者群體。大學學術共同體分為自發(fā)性與制度性兩種樣態(tài):前者是大學學術發(fā)展的基礎;后者是保障學術正常發(fā)展的力量。面對共同體的生存困境,學術共同體應進行自我約制,遵循學術規(guī)范,擔當學術評價的重任。學校為自發(fā)性學術共同體提供"軟制度"支持并加強對行政權力與學術權力的制約。
[Abstract]:The academic community of university is a group of scholars who have the same academic purport and vision, follow the academic rules, and adhere to the same or similar behavior orientation. The academic community of university is divided into spontaneous and institutional: the former is the foundation of academic development and the latter is the power to guarantee the normal development of academic. In the face of the survival dilemma of the community, the academic community should restrict itself, follow the academic norms, and take on the important task of academic evaluation. The school provides soft system for the spontaneous academic community and strengthens the restriction on administrative power and academic power.
【作者單位】: 北華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基金】: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基金項目(CIA110146)
【分類號】:G64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成奎;;中國大學:期待學術共同體的回歸和重塑[J];南京社會科學;2009年08期

2 萇光錘;李福華;;學術共同體理論研究綜述[J];中國電力教育;2010年21期

3 萇光錘;李福華;;學術共同體的概念及其特征辨析[J];煤炭高等教育;2010年05期

4 韓旭;;“學術共同體”與“儒林”傳統(tǒng)[J];云夢學刊;2011年01期

5 王天曉;;治理之于高校學術共同體建設的適切性[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6 丁云龍;國外學術共同體學術研究體例述評[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7 楊玉圣;;學術正義與學術共同體——讀賀衛(wèi)方《周葉中教授事件及其他》[J];社會科學論壇;2006年02期

8 袁廣林;;大學學術共同體:特征與價值[J];高教探索;2011年01期

9 張曙光;;學術共同體的自治和自律[J];學術界;2011年06期

10 朱四倍;;學術共同體的消失和利益共同體的膨脹[J];河南教育(中旬);2011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蔣曉麗;楊公成;;西部新聞傳播學學術共同體使命的探討[A];新聞學論集第29輯[C];2013年

2 ;第二章 全國學會的價值與功能[A];中國科協(xié)全國學會發(fā)展報告(2011)[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中山大學校長 黃達人;大學是一個“學術共同體”[N];中國教育報;2009年

2 華東師范大學中國現(xiàn)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 顧紅亮;發(fā)揮學術共同體的積極作用[N];社會科學報;2012年

3 王桂玲;論“德”與“術”[N];中國現(xiàn)代企業(yè)報;2008年

4 記者 張奇鋒 通訊員 王麗霞 黨波濤;教授就是大學[N];廣東科技報;2011年

5 胡衛(wèi) 全國政協(xié)委員 民進上海市委副主委 上海市教科院副院長;談國家意志與學術意志[N];聯(lián)合時報;2014年

6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中國科協(xié)主席 中國科學院院士 韓啟德;學術共同體當承擔學術評價重任[N];光明日報;2009年

7 本報記者 劉垠;學術共同體在學術評價上應大有作為[N];大眾科技報;2009年

8 本報記者 柳霞 史楠;怎么看閻崇年的“懸賞門”[N];光明日報;2010年

9 記者 齊芳;學會應承擔“學術判斷”責任[N];光明日報;2009年

10 王詩戈;攝影批評學術化的第一步[N];中國攝影報;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彭淑紅;教育學科學術共同體成果共享實證研究[D];廣西大學;2015年

2 羅滿玲;論中國檔案學術共同體的價值及其實現(xiàn)[D];湘潭大學;2014年

3 唐朗詩;學術共同體中的政治世界[D];復旦大學;2012年

4 蔡國正;民國時期冶金學術組織探析[D];東北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03733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03733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9d3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