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高等教育論文 >

新工科:形態(tài)、內涵與方向

發(fā)布時間:2018-05-20 23:13

  本文選題:新工科 + 高等工程教育; 參考:《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年04期


【摘要】:本文結合新工科討論中的有關論述,界定新工科是指新的工科形態(tài),是對工科注入新的內涵以適應新經濟發(fā)展需要誕生的工科新形態(tài),可表述為"工科+",不宜人為劃分新工科與老工科。新工科首先是工科,應從工程教育的整體性出發(fā)植入新理念、新模式、新技術等核心要素,使其更加符合科學發(fā)展規(guī)律并適應新經濟發(fā)展需要。開放包容、重構知識、實現(xiàn)專業(yè)教育與通識教育的有機結合是新工科教育未來的主要方向。
[Abstract]:Combined with the discussion of the new engineering subject, this paper defines the new engineering department as a new form of engineering subject, and it is a new form of engineering subject that injects new connotations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conomy. Can be expressed as "engineering", not artificial division of new engineering and old engineering. The new engineering subject is first of all engineering subject, which should be planted with new idea, new model, new technology and other core elements from the whole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so as to make it more accord with the law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adapt to the needs of new economic development. Open and inclusive, reconstructing knowledge and realizing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general education are the main directions of new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the future.
【作者單位】: 重慶大學發(fā)展研究中心;重慶大學高教所;重慶工商職業(yè)學院;重慶大學外語學院;
【分類號】:G642;TB-4

【參考文獻】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包信和;;在新工科的“無人區(qū)”如何繼續(xù)一路風行[N];文匯報;201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紹芬;新型工業(yè)化道路上高等工程教育的新使命——訪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杜祥琬[J];中國高等教育;2004年18期

2 李先富;;高等工程教育工程化不足的原因與對策[J];機械職業(yè)教育;2006年06期

3 朱紅;李雨竹;;論我國高等工程教育課程改革的發(fā)展趨勢[J];安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4 何瀅;黃俊偉;;高等工程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規(guī)律[J];大學教育科學;2006年03期

5 李先富;;試論高等工程教育的工程化[J];池州師專學報;2006年04期

6 羅云;袁鑫濤;;論我國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改革[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7 楊波;劉瑞賢;;科學定位高等工程教育目標的理性思考[J];太原科技大學學報;2006年05期

8 吳啟迪;;發(fā)展高等工程教育,推動國家創(chuàng)新體系建設——在第七次全國高等工程教育學術研討會上的書面發(fā)言[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9 趙韓強;趙樹凱;;高等工程教育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若干問題的探討[J];中國電子教育;2006年03期

10 孫健;;綜合化與實踐化——我國高等工程教育課程改革的趨勢[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高輝;陸筱霞;;韓國高等工程教育認證體系的概況與啟示[A];教育部中南地區(qū)高等學校電子電氣基礎課教學研究會第二十屆學術年會會議論文集(上冊)[C];2010年

2 曹彤;許倩;和麗;;高等工程教育之培養(yǎng)綜合素質及創(chuàng)新能力[A];第十五屆全國圖學教育研討會暨第七屆工程制圖CAI課件演示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3 程耿東;劉則淵;;高等工程教育中的技術科學課程體系——錢學森的技術科學思想與工程教育[A];科學學理論與科學計量學探索——全國科學技術學暨科學學理論與學科建設2008年聯(lián)合年會論文集[C];2008年

4 樊恭p,

本文編號:191665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91665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b7d58***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