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大學文化建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選題:經濟全球化 + 大學文化; 參考:《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碩士論文
【摘要】: 本文將大學文化建設放至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中,分析了中國正面臨著“文化安全”和“人才安全”的嚴重危機。筆者認為,大學文化是社會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始終處于社會文化的前沿,是維護國家“文化安全”和“人才安全”的重要屏障。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國共產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政治優(yōu)勢,是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完成各項工作的“生命線”,是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促進大學文化建設的重要途徑。無論過去、今天和將來,,其戰(zhàn)略地位和重要作用都是無可替代的。因此,如何強化思想政治教育,促進大學文化建設以應對國家的“人才安全”和“文化安全”問題成為新時期大學思想政治教育所面臨的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zhàn)略任務。文中對大學文化建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所面臨的復雜的文化環(huán)境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與大學文化建設之間的關系作了比較深入的探討,并從強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內涵和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等三個方面闡述了通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促進大學文化建設的途徑。
[Abstract]:This paper puts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culture into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analyzes that China is facing a serious crisis of "cultural security" and "talent security".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university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advanced culture of the society, always in the forefront of the social culture, and an important barrier to the maintenance of national "cultural security" and "talent secur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the fine tradition and political advantag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lifelin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o complete all kinds of work in the course of the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and socialist construction, and the important means to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culture. Regardless of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its strategic position and important role are irreplaceable. Therefore, how to strength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culture to deal with the national "talent security" and "cultural security" has become a major and urgent strategic task fac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period.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important fun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culture, the complex cultural environment faced b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university cultural construction. From three aspects of strengthening the fun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eepening the humanistic conno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reforming the metho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way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culture through strengthening the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G64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宇明;;大學文化概念的界定和解讀[J];出國與就業(yè)(就業(yè)版);2010年08期
2 魏奎;;專題六 國際經濟[J];高中生學習(高三版);2011年07期
3 盧曉華;;在品讀史學著作中提升備課質量——從閱讀《茶葉與鴉片:十九世紀經濟全球化中的中國》談起[J];教學月刊(中學版);2011年07期
4 唐鳳君;;圖書館在構建大學文化中的作用[J];機械職業(yè)教育;2011年08期
5 張琳琳;;教育學院大學文化研究[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6 楊秀芹;尚海秀;;大學文化與大學精神的解讀與思考——以華中農業(yè)大學為例[J];高等農業(yè)教育;2011年06期
7 韓伏彬;董建梅;;近年來大學文化軟實力研究綜述[J];衡水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8 陳平;;新老教師“同案異效”之研究——以一堂政治課教學為例[J];教學月刊(中學版下);2011年08期
9 王永友;郝菲;;多維度把握大學文化形成與作用的規(guī)律[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年19期
10 陳捷;;大學大愛精神建設的現(xiàn)狀及探索[J];教育文化論壇;2011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龍永圖;;加入世貿組織是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準備[A];《WTO法與中國論壇》文集——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年會論文集(一)[C];2002年
2 王占峰;董彥鵬;;試論經濟全球化對法律全球化的影響[A];吉林省行政管理學會“加強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建設服務型政府”研討會論文集(《吉林政報》2008·理論?C];2008年
3 唐啟國;;經濟全球化與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A];紀念鄧小平“南方談話”發(fā)表十周年理論研討會專輯[C];2002年
4 程偉;;經濟全球化與經濟轉軌互動研究[A];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獲獎成果匯編(2003—2004年度)[C];2003年
5 許克儉;;經濟全球化條件下中國企業(yè)如何實現(xiàn)品牌國際化[A];甘肅成人教育協(xié)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6 李焱榮;劉中平;王東;何萬強;;經濟全球化與我國信息人才建設[A];信息時代科技情報研究、科技期刊編輯學術論文集[C];2004年
7 張亦春;許文彬;;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經濟特區(qū)發(fā)展[A];2003年中國經濟特區(qū)論壇:特區(qū)發(fā)展與國際化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8 胡代光;;經濟全球化的利弊和我們的對策[A];面向新世紀的中國經濟[C];2000年
9 蔣曉慧;;經濟全球化中的中國資本市場[A];中國經濟發(fā)展進程中的熱點問題探討[C];2003年
10 吳明瑜;;經濟全球化和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一些思考[A];經濟全球化和中國技術經濟發(fā)展[C];200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兵;會計行業(yè)如何應對經濟全球化[N];河北經濟日報;2005年
2 武志成;經濟全球化引領區(qū)域經濟發(fā)展[N];天津日報;2005年
3 咸陽師范學院黨委宣傳部副部長 王剛;大學的“年輕化”和大學文化質量的提高[N];陜西日報;2009年
4 高巖;經濟全球化與人事制度創(chuàng)新[N];協(xié)商新報;2009年
5 嘉興職業(yè)技術學院黨委書記 周奇跡;培育大學文化 實現(xiàn)科學發(fā)展[N];嘉興日報;2009年
6 江蘇連云港發(fā)展研究院院長 孫培松;經濟全球化不會停步[N];人民日報;2009年
7 薛曉萍 黃德輝 潘立勇;積極構建具有河北特色的大學文化[N];河北日報;2009年
8 楊向榮 王菁華;培育大學文化 建設和諧校園[N];人民日報;2009年
9 本報記者 趙鳳華;經濟全球化下怎樣保護語言和文化的多樣化[N];科技日報;2009年
10 商務部研究院美大研究部 陳晶;后危機時代的經濟全球化與中國機遇[N];國際商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永貴;經濟全球化與21世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王健;經濟全球化條件下中國政府在制度變遷中的作用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3 陳建南;經濟全球化中的國際直接投資研究[D];廈門大學;2002年
4 關立新;經濟全球化:發(fā)展趨向及中國對策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5 徐鐵駿;經濟全球化中的產業(yè)結構調整與產業(yè)政策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6 陳宏平;經濟全球化與道德嬗變[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7 徐濤;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美國跨國公司戰(zhàn)略管理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8 方先麗;經濟全球化與金融風險防范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9 黃真?zhèn)?論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國際行為準則新變化與中國“入世”后知識產權法律制度建設[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10 孫凡榮;經濟全球化與中國傳統(tǒng)政治文化的嬗變[D];中共中央黨校;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小娟;論大學文化建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2 胡小娟;經濟全球化與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研究[D];湖南大學;2001年
3 趙建梅;經濟全球化與中國現(xiàn)代化范式的選擇[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4 韋向陽;經濟全球化與發(fā)展中國家經濟面臨的挑戰(zhàn)及對策選擇[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5 李紅衛(wèi);經濟全球化與社會主義的歷史命運[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6 劉寧;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產業(yè)選擇[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6年
7 孫秀巖;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國家經濟主權[D];天津財經大學;2006年
8 緱軍勇;經濟全球化——社會基因的全球復制與競爭[D];中共中央黨校;2003年
9 李艷芳;經濟全球化、企業(yè)跨國化與我國企業(yè)的發(fā)展[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3年
10 鄧斌;經濟全球化的特征、本質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9013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901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