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機遇與挑戰(zhàn)
本文選題:思政教育 + 精神需要 ; 參考:《中國高等教育》2017年Z1期
【摘要】:正大數據對思政教育研究最核心的意義在于可以及時、真實地反映人的精神需要和思想傾向。大數據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及時、真實地了解當前現實世界鋪墊了基礎。要避免技術至上主義的傾向,在保持應有理性的同時,讓數據發(fā)出生動而鮮活的聲音。當信息技術以迅猛之勢席卷全球的時候,大數據成為世界范圍內的熱點話題之一。聯合國的一
[Abstract]:The most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positive data to the stud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that it can reflect people's spiritual needs and ideological tendencies in a timely and true manner. Big data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stud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ime and true understanding of the current real world. To avoid the trend of technological supremacy, while maintaining rational, let the data make a lively and fresh voice. Big data has become one of the hot topics in the world wh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sweeping the world. Of the United Nations
【作者單位】: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我國誠信文化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研究”(15ZDA038)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重點項目“社會誠信價值觀與首都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研究”(2016A3666)的研究成果
【分類號】:G64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閻光才;;教育及社會科學研究中的數據——兼議當前的大數據熱潮[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13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范慶瑜;;大數據思維視域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轉型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7年02期
2 潘綏銘;;生活是如何被篡改為數據的?——大數據套用到研究人類的“原罪”[J];新視野;2016年03期
3 許,;;我國基礎教育監(jiān)測的現狀考察及政策建議[J];教育測量與評價(理論版);2016年03期
4 孫玨;張文忠;;論學術期刊編輯的大數據思維[J];科技與出版;2016年02期
5 范涌峰;宋乃慶;;教育研究科學化:限度與突破[J];教育研究;2016年01期
6 孫玨;;大數據時代中學術期刊的困惑及思維創(chuàng)新[J];學報編輯論叢;2015年00期
7 王穎;;“大數據”時代教學中教師的定位轉變[J];科技視界;2015年23期
8 王存剛;趙陽;;大數據與中國外交決策機制創(chuàng)新——基于組織決策理論的視角[J];外交評論(外交學院學報);2015年04期
9 張曉陽;;大數據迷潮下的教育研究及其想象力[J];基礎教育;2015年04期
10 傅淳華;杜時忠;;利弊之間:現代教育科學研究的價值反思[J];現代大學教育;2015年04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徐磊;;大數據基礎上的社會認知[J];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學報;2013年01期
2 李國杰;程學旗;;大數據研究:未來科技及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重大戰(zhàn)略領域——大數據的研究現狀與科學思考[J];中國科學院院刊;2012年06期
3 彭玉生;;社會科學中的因果分析[J];社會學研究;2011年03期
4 彭玉生;;“洋八股”與社會科學規(guī)范[J];社會學研究;2010年02期
5 周怡;;布勞—鄧肯模型之后:改造抑或挑戰(zhàn)[J];社會學研究;2009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小剛;新時期思政教育方式的寬泛性研究[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01年02期
2 索雪瑞,于金秀;網絡思政教育的興利除弊[J];思想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3 徐立敏;程慧芳;;淺析新時期大學生思政教育的針對性[J];科技資訊;2006年32期
4 陸經偉;;構建思政教育推進就業(yè)的內容與途徑[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5 葉宇軍;;重視網絡環(huán)境,創(chuàng)新思政教育[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1年06期
6 朱平;;“禮”的再認識及其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之要義[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7 李秀娟;;論空間思政教學對傳統(tǒng)思政教學的揚棄——以長沙民政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年06期
8 李勤;;關于高職思政教育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2年08期
9 李林朋;;如何開展好高校網絡思政教育[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2年22期
10 尚碧波;;淺談思政教育體系的構建與創(chuàng)新[J];東方企業(yè)文化;2013年09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湖南工業(yè)大學 姚冬梅 彭希林;思政教育:讓生活更有意義[N];光明日報;2013年
2 重慶市委教育工委書記 趙為糧;思政教育如何用好新媒體[N];光明日報;2013年
3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 高寶立;新模式激發(fā)思政教育正能量[N];中國教育報;2013年
4 本報記者 黃興國 程墨 實習生 汪亮亮;大學生思政教育“活教材”[N];中國教育報;2014年
5 楊晨光;上海交大思政教育延伸到博客[N];中國教育報;2008年
6 欒吟之;給思政教育添點“愛”與“美”[N];解放日報;2010年
7 記者 曹繼軍 通訊員 范予謙;上海師大建立大思政教育平臺[N];光明日報;2008年
8 本報記者 馬躍華 本報通訊員 李靜 葛郝銳;廈門大學:“精細化”讓思政教育不再乏味[N];光明日報;2012年
9 記者 蔣夫爾;思政教育經費不到位不能評優(yōu)[N];中國教育報;2008年
10 王求泰 王琳;思政教育:加強情感滲透力[N];中國教育報;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汀洲;社交網絡支持的隱性思政教育機制研究[D];西南大學;2015年
2 李翔宇;網絡視域下高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安徽大學;2016年
3 蔣含佳;寬恕教育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的應用[D];南京郵電大學;2016年
4 周寧;新媒體背景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山西農業(yè)大學;2016年
5 馮偉;體育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2013年
6 劉換霞;需要理論視角下的大學生思政教育實效性研究[D];太原科技大學;2013年
7 林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博應用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4年
8 傅翔;高校學生網絡責任意識在思政教育中的教育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9 劉慧;完善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研究[D];江西理工大學;2013年
10 房曉琛;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研究[D];安徽農業(yè)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8517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851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