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新經(jīng)濟下政產(chǎn)學研融合工程教育新生態(tài)
本文選題:新經(jīng)濟 切入點:工程教育 出處:《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工程教育改革是新經(jīng)濟發(fā)展的要求,有助于推動我國新經(jīng)濟發(fā)展,搶占產(chǎn)業(yè)和科技革命的制高點。騰訊公司自2006年啟動校企合作以來,通過不斷探索和實踐,逐漸形成了卓有成效的協(xié)同育人模式與思路。本文重點對其進行闡述,并提出構建"新經(jīng)濟下政產(chǎn)學研融合工程教育新生態(tài)"的前沿創(chuàng)新模式,從而更好地服務于國家和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需要。
[Abstract]:The reform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is the require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conomy, which is helpful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conomy of our country and seize the commanding point of the industrial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A fruitful cooperative education mode and train of thought has been gradually formed. This paper focuses on its elabor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forward innovation mode of constructing the "new ecology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in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education and research under the new economy". In order to better serve the needs of national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作者單位】: 騰訊公司;教育部;
【分類號】:G64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少雪;吳燕;劉念才;;精英工程教育的理念與實踐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2 孫旭東;李成剛;;美國工程教育聯(lián)合體計劃述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3 姚威;鄒曉東;;歐洲工程教育一體化進程分析及其啟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4 楊平;;論我國工程教育的改革思路[J];高教論壇;2012年11期
5 雷慶;鞏翔;;工程教育實驗班領導力培養(yǎng)的實證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6 王香;;淺析高校工程教育的改革之路[J];中國校外教育;2013年03期
7 彭淮光;;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實施工程教育的思考[J];巢湖學院學報;2013年02期
8 孔寒冰;葉民;王沛民;;多元化的工程教育歷史傳統(tǒng)[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年05期
9 ;美國工程教育的一些情況[J];北京農(nóng)業(yè)機械化學院學報;1982年02期
10 陳干;;美國工程教育的新趨勢[J];科技導報;1980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左鐵鏞;;適應時代要求,改革工程教育[A];2005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C];2005年
2 趙春紅;秦現(xiàn)生;唐虹;;美德日的工程教育對比及對中國的啟示[A];2005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C];2005年
3 姜松;;基于工程教育專業(yè)論證 教師教學駕馭能力與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思考[A];全國“推動協(xié)同創(chuàng)新,,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研討會論文集[C];2014年
4 郭娟;楊武軍;;面向卓越工程師培養(yǎng)的專業(yè)師資團隊建設[A];第三屆教學管理與課程建設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2年
5 黃紹平;;暑假實習:應重視的工程教育資源[A];第5屆教育教學改革與管理工程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6 Benoit Eynard;Lars Hein;;歐中合作,加快中國工程教育的發(fā)展[A];2005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C];2005年
7 吶蔾 ;;_灥鹿こ倘瞬排嚶貧瓤刺ㄍ騫こ探逃奈侍餳拔蠢湊雇鸞A];海峽兩岸面向21世紀科技教育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8 吳曉;覃永暉;;工程教育的“博弈”:提高地方高校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探索[A];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yè)建設的研究與實踐——第十屆全國高校土木工程學院(系)院長(主任)工作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9 程韌;平子良;;探索校企結合模式,建設一流工程教育訓練基地[A];北京高教學會實驗室工作研究會2010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中國工程院院士 翁史烈;積極推進工程教育產(chǎn)學研合作[N];中國教育報;2007年
2 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原校長 翁史烈;工程教育中的產(chǎn)學研合作[N];科技日報;2007年
3 趙鳳華;大學工程教育與大學發(fā)展研討會召開[N];科技日報;2007年
4 記者 趙宇清;哈工大加入中歐工程教育聯(lián)盟[N];黑龍江日報;2010年
5 重慶交通大學 鄒賜嵐 王智祥 周世良;工程教育要實現(xiàn)四個轉變[N];中國教育報;2014年
6 通訊員 張宇慶;工程教育:重視聯(lián)系產(chǎn)業(yè)界[N];中國教育報;2014年
7 本報記者 宗河;首份中國工程教育質量報告出爐[N];中國教育報;2014年
8 本報記者 楊靖;讓工科學生評價工程教育[N];科技日報;2014年
9 張堯學;大學工程教育有待改革[N];中國教育報;2004年
10 記者 金振蓉;工程教育發(fā)生重要變化[N];光明日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余曉;面向產(chǎn)業(yè)需求的工程實踐能力開發(fā)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王蔚;基于OBE的工程教育質量標準體系的構建[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6年
2 亢銘;基于知識圖譜的國際工程教育研究領域可視化分析[D];天津大學;2014年
3 趙洪梅;基于成果導向教育的工程教育教學改革[D];大連理工大學;2016年
4 劉小明;新型“工程與公共政策”碩士學位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5 周永惠;航空工程教育課程體系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5636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563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