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高等教育大眾化及其啟示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美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經驗對我國高等教育發(fā)展的啟示,,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河北師范大學》 2010年
美國高等教育大眾化及其啟示的研究
馬美茹
【摘要】:高等教育是現(xiàn)代國家調控機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等教育要服務于國家和社會的廣泛需要的思想越來越明確,高等教育大眾化正是這一思想的外在體現(xiàn),并成為當今高等教育的世界性發(fā)展趨勢。大多數(shù)發(fā)達國家在20世紀60年代就已經進入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時至今日,許多發(fā)展中國家也已進入大眾化階段。中國高等教育大眾化在20世紀90年代已經納入政府議事日程,但到20世紀90年代末,我國高等教育距大眾化階段還有相當距離。隨著1999年中國高校開始的大幅度擴招,高等教育在讀人數(shù)急劇增加,毛入學率已經從1998年的9.8%增長到2004年的19%,已進入大眾化階段。但是,在高速發(fā)展取得突破性進展的同時,也呈現(xiàn)出許多重大的理論與現(xiàn)實問題。美國是高等教育大眾化理論的發(fā)祥地,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實現(xiàn)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國家,從其20世紀40年代大眾化進程開始到20世紀70年代,時間雖短,卻歷程豐富。本文主要通過對美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發(fā)展歷程的回顧,在高等教育立法、高等教育經費、高等教育體系、高等教育質量監(jiān)督評估等四個方面總結其經驗,分析其問題,觀其得失以借鑒,從宏觀的角度提出適合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發(fā)展的途徑、可采取的措施。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G649.2;G649.712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項賢明,葛岳靜,李艷玲;大眾化過程中高等教育結構的變遷——美國的經驗與我國的發(fā)展趨勢[J];比較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2 陳學飛;美國高教史上若干關鍵性決策及其影響和啟示[J];高等教育研究;1993年03期
3 李帆;美國研究生教育的歷史進程及其特點[J];高等教育研究;1995年04期
4 盧曉東;美國聯(lián)邦政府與研究型大學的發(fā)展[J];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02期
5 吳必康;論美英高等教育大眾化及其社會調控作用[J];世界歷史;1999年01期
6 李素敏,吳國來;贈地學院對美國高等教育的貢獻及其啟示[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0年01期
7 劉小英;試論中國高等教育的大眾化[J];開放教育研究;1999年06期
8 袁政,葉欣茹;發(fā)達國家及發(fā)展中國家高教大眾化歷程[J];江蘇高教;2001年01期
9 張武升,張寶貴;發(fā)展也是教育的硬道理[J];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10 劉寶存;;六十年代美國大學教育改革初探[J];外國教育研究;1988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學成;;試論美國初級學院向社區(qū)學院的轉化[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8)——外國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皮江紅,黃育云;關于擇校就學的經濟學分析[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2年02期
2 江瑩;重點學科建設:創(chuàng)建一流研究型大學的突破口[J];安徽大學學報;2002年02期
3 雷著民;高等教育規(guī)模擴張下的成本核算問題[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3期
4 龔兵;;近代大學課程世俗化及其影響[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5 傅林;;不能被忽略的歷史:1607年以前的北美教育[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6 黃華;;美國贈地學院創(chuàng)立的當?shù)亟洕蛩販\析[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年01期
7 周厚英;;農村中學圖書館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8年03期
8 朱建勇;;農村教育對農村勞動力收入分配影響的實證分析——以重慶永川為例[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年09期
9 王端慶,毛國紅,曹大文;加強法制建設是推進21世紀我國高教發(fā)展的重要基礎[J];華東冶金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1期
10 繆寧陵;擴招給高校師生關系帶來的沖擊及對策[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小土;;基礎教育制度中的顧客機制[A];2005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精選論文(第二部分)[C];2005年
2 李文利;劉強;;中國高等教育財政六十年概覽:歷史演變、現(xiàn)狀和未來[A];北京論壇(2010)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為了我們共同的家園:責任與行動:“變革時代的教育改革與教育研究:責任與未來”教育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10年
3 葛洪;;中國需要真正的研究型大學出版社[A];中國編輯研究(2006)[C];2007年
4 劉法虎;;美國兩大高校分類研究的經驗與借鑒[A];2009年首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5 曲文潔;;遠程多媒體教學在美國高等院校[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四輯)[C];2009年
6 曾寧波;;試論洪堡德的高等教育思想[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7 鄔春芹;;《軍人權利法案》的歷史地位及影響[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7)——外國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8 續(xù)潤華;;幾個重大法令對美國職業(yè)教育發(fā)展進程的影響[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7)——外國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9 孔鍇;孫啟林;;試論美國學校公民教育:內容、途徑與效果——以建國至內戰(zhàn)時期為中心[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7)——外國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10 林杰;;杰斐遜與美國高等教育現(xiàn)代化[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8)——外國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沈紅宇;中國行業(yè)特色研究型大學發(fā)展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2 韋立君;美國公立高中能力建設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彭國華;我國高校理工科博士生科研激勵機制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0年
4 郝進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發(fā)展戰(zhàn)略與戰(zhàn)略管理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5 劉義;大學生批判性思維研究:概念、歷史與實踐[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6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發(fā)展的制度障礙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7 劉宇輝;高等教育視角下的人力資本投資與經濟增長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8 董國強;我國高校教師人力資本定價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9 袁暉光;中國高校擴招背景下大學生就業(yè)和工資調整研究[D];遼寧大學;2010年
10 周曉紅;教育代價論[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少波;我國高校學生管理專業(yè)化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譚金明;高等農業(yè)院校學科結構優(yōu)化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3 李鳳蘭;湖北民族地區(qū)職業(yè)教育現(xiàn)狀分析與發(fā)展對策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4 方華梁;研究型大學科技成果轉化的路徑與政策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5 王驚濤;基于DEA的高等教育投入產出效率評價方法及應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6 賈真真;我國普通高中教育經費政府投入的問題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7 劉佳;地方大學研究生教育產學研聯(lián)合培養(yǎng)機制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8 王召;高校公寓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9 周東海;基于記賬憑證的高校教育成本數(shù)據(jù)挖掘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10 李明智;高校新資助政策及其實施的育人功能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天野郁夫,陳武元;日本的大學改革——在美國化與市場化的中間[J];有色金屬高教研究;2000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祖林;;美英法日四國高等教育大眾化實踐途徑比較及啟示[J];石油教育;2009年06期
2 劉衛(wèi)萍;馬美茹;;美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發(fā)展歷程[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年09期
3 侯曉明;宮美鳳;李漢邦;;美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過程中的院校分化[J];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4 王繼寧;;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中的研究生教育質量及其管理[J];社科縱橫;2006年10期
5 李薇;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教師角色的重塑[J];海軍院校教育;2005年02期
6 王國臣;李新市;;高等教育大眾化與社會穩(wěn)定[J];廣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7 袁立鋒;;試論高等教育的大眾化[J];甘肅聯(lián)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8 潘懋元;21世紀: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中國高等教育——兼論中國高等教育大眾化問題[J];中國農業(yè)教育;1999年03期
9 李健寧;關于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理性思考[J];當代教育論壇;2002年02期
10 吳慧;高等教育從精英走向大眾的幾點思考[J];西昌農業(yè)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占喬;高志華;;新形勢下高校學生工作思路探析[A];河北省首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專輯[C];2007年
2 郭琛;郭琳;;基于TRIZ理論的高等教育大眾化與教學質量協(xié)調發(fā)展研究[A];“高教強省”探索與實踐——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3 陳錫章;;高等教育大眾化與教育機會均等[A];回顧與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論文集[C];2003年
4 李媛;高鵬;;高等教育大眾化對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影響分析[A];第四期中國現(xiàn)代化研究論壇論文集[C];2006年
5 沈紅;;國家助學貸款與高等教育的大眾化[A];2004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學生貸款的償還、持續(xù)發(fā)展與高等教育入學”研究成果集(一)[C];2004年
6 陳瑜;;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研究探討[A];首屆農林院校教育管理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9年
7 張彩虹;;東北老工業(yè)基地高等教育農村社會服務的特點與態(tài)勢研究[A];首屆農林院校教育管理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9年
8 史志謹;;發(fā)展成人高等教育 促進高等教育公平[A];2009年中國成人教育協(xié)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9 潘懋元;;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教育質量觀[A];回顧與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論文集[C];2003年
10 左崇良;;和諧社會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和諧發(fā)展[A];和諧高考 陽光招生——《高校招生》雜志理論研究專輯[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薛天祥;[N];中國教育報;2005年
2 司宏昌;[N];中國教育報;2007年
3 洪波;[N];濟寧日報;2006年
4 本報記者 葛洪才;[N];中國改革報;2006年
5 陳玟;[N];黑龍江經濟報;2007年
6 本報記者 丁雷;[N];大連日報;2009年
7 本報記者 毛帽;[N];中國教育報;2007年
8 陳莎莎;[N];中國教育報;2010年
9 包亦君;[N];北京科技報;2003年
10 本報記者 姜澎;[N];文匯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郝瑜;論陜西高等教育大眾化及其實現(xiàn)途徑[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2 付雪凌;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中高等職業(yè)教育發(fā)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3 孫玉杰;以成長為目標的高等教育大眾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4 湛俊三;地方高校戰(zhàn)略聯(lián)盟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5 梁淑紅;利益的博弈:英國高等教育大眾化政策的制定過程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6 鄭利霞;我國高等教育布局結構及其邏輯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7 盧曉梅;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政策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8 孫紅梅;經濟增長與高等教育發(fā)展規(guī)模的關系研究[D];西北大學;2007年
9 李鐵;運動人體科學專業(yè)本科人才培養(yǎng)模式理性選擇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10 魏小琳;我國高等教育多樣化發(fā)展的價值和路徑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虹;大眾化背景下研究生教育質量觀探析[D];西北大學;2008年
2 包卓;高等教育大眾化發(fā)展進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06年
3 王思民;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5年
4 馬美茹;美國高等教育大眾化及其啟示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5 馬驥;美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經驗對我國高等教育發(fā)展的啟示[D];青島大學;2007年
6 鄧敏銘;中美高等教育大眾化比較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2年
7 劉永斌;大眾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8 龍健;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中人才培養(yǎng)模式與質量觀的研究[D];中南大學;2004年
9 史蕓;我國教學型大學合理定位探析[D];河北師范大學;2005年
10 董秋月;大眾化背景下我國大學教學與科研關系的研究[D];山西大學;2008年
本文關鍵詞:美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經驗對我國高等教育發(fā)展的啟示,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310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31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