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師范生TPACK構成機制研究
本文關鍵詞:大四師范生TPACK構成機制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師范生 整合技術的學科教學知識(TPACK) 構成機制
【摘要】:整合技術的學科教學知識(TPACK)是信息時代教師必備的專業(yè)知識基礎。在系統梳理和借鑒國內外已有研究成果基礎上,對1036名大四師范生TPACK進行了問卷調查。明確了大四師范生TPACK的構成要素,并使用結構方程模型揭示了各構成要素之間的關系及其對師范生TPACK的影響機制。結果發(fā)現:大四師范生TPACK由技術知識(T)、教學法知識(P)、學科內容知識(C)、學科教學知識(PC)和整合技術的學科教學知識(TPACK)五個要素構成。五個要素對師范生TPACK均有積極的正向影響,其中CK對TPACK的影響最大,其次是TK和PCK,PK對TPACK的作用最小。在此基礎上,對目前師范院校教師教育課程的設置提出了一些建議。
【作者單位】: 魯東大學教育科學學院;西北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院;
【基金】:山東省本科高校教學改革基金項目(2015M062) 山東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研究項目(13CJYJ05) 山東省科技發(fā)展計劃基金項目(2013YD01031)成果之一
【分類號】:G652
【正文快照】: 教師知識是教師專業(yè)能力發(fā)展的知識基礎。隨著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滲透和應用,教師使用信息技術有效教學的知識成為信息社會教師必備的專業(yè)知識。美國的Mishra和Koehler因此提出了整合技術的學科教學知識(TPACK)這一理論框架,用來說明信息社會教師的新型專業(yè)知識結構。師范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清華;學科教學知識的發(fā)展之源[J];天中學刊;2005年01期
2 朱曉民;陶本一;;西方學科教學知識研究的兩種路徑[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6年03期
3 應國良;袁維新;;論教師的學科教學知識及其建構[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6年19期
4 方菲菲;盧正芝;;學科教學知識的發(fā)展及其啟示[J];教育探索;2008年09期
5 岳定權;;淺議教師學科教學知識及其發(fā)展[J];教育探索;2009年02期
6 史平;胡方慧;李紅梅;;淺析學科教學知識的理論結構[J];消費導刊;2009年15期
7 王政;;論教師的學科教學知識及其養(yǎng)成[J];現代教育論叢;2009年11期
8 王政;任京民;;論教師學科教學知識及其養(yǎng)成[J];外國中小學教育;2010年03期
9 劉義兵;鄭志輝;;學科教學知識再探三題[J];課程·教材·教法;2010年04期
10 韋俊;;國內外學科教學知識研究的回顧與反思[J];伊犁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4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胡根林;找準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核心視角[N];中國教育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徐章韜;師范生面向教學的數學知識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2 馬敏;PCK論[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廖冬發(fā);數學教師學科教學知識結構缺陷與完善途徑的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2 高迪;初中物理教師浮力學科教學知識現狀個案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3年
3 冀雨辰;教育見習對職前英語教師學科教學知識發(fā)展的影響:一項調查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5年
4 劉玲嫣;農村初中數學教師學科教學知識形成的個案研究[D];山西大學;2015年
5 朱璇;專家型英語教師學科教學知識的個案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5年
6 秦青青;新任教師學科教學知識(PCK)發(fā)展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5年
7 高艷;成熟型幼兒教師語言學科教學知識的個案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5年
8 郭內;數學學科教學知識的建構及實踐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9 韓晶瑾;初任教師學科教學知識(PCK)發(fā)展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6年
10 馬建琴;中學英語教師學科教學知識現狀調查研究[D];寧夏師范學院;2016年
,本文編號:12871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287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