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多功能副詞“又”的習得情況及教學建議
【圖文】:
圖3-1逡逑上,,IISK“”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H195.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陽婷;;留學生“又A又B”格式偏誤統(tǒng)計分析[J];現(xiàn)代交際;2015年05期
2 李治平;;話語組織標記“話又說回來”[J];湖北理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年01期
3 王倩;馬貝加;;漢語副詞“重復——語氣”語義演變模式初探——以“又”為例[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2期
4 周小兵;劉婭莉;;初級漢語綜合課教材選詞考察[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2年05期
5 黃自然;肖奚強;;基于中介語語料庫的韓國學生“把”字句習得研究[J];漢語學習;2012年01期
6 丁崇明;;外國學生副詞“又”習得研究[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11年02期
7 高林波;張維微;;副詞“再”和“又”的多角度分析[J];長春大學學報;2008年11期
8 洪煒;;《博雅漢語》(起步篇)的分析與評估[J];海外華文教育;2008年03期
9 劉劍波;;古今“又”說[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10 周小兵;王宇;;與范圍副詞“都”有關的偏誤分析[J];漢語學習;2007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邢紅兵;張旺熹;;現(xiàn)代漢語語法項目的標注及統(tǒng)計研究[A];對外漢語教學的全方位探索——對外漢語研究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黃繼省;現(xiàn)代漢語數(shù)量格式“一A又一A”研究[D];河南大學;2013年
2 金宣教;韓國留學生習得重復義“還”、“再”、“又”的偏誤分析[D];吉林大學;2012年
3 阮秋水;漢語副詞“再、又”與越南語副詞“n(?)a、l(a)i”對比及教學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4 毛婧雅;“還、再、又、也”重復義的比較與二語習得的偏誤分析[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5 劉慧瑩;初級階段日本留學生學習漢語表重復義副詞“再、又、還”的偏誤分析[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6 李靜穎;副詞“也”的習得情況考察[D];復旦大學;2010年
7 劉佳;多功能副詞“才”的習得順序及教學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8 劉建華;副詞“還、也、又、再”的重復義研究[D];延邊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5941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594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