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特殊教育政策歷史進程的文本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3-19 12:43
根據(jù)對1978年以來我國特殊教育政策文本關鍵詞頻次的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xiàn):特殊教育事業(yè)愈來愈受到國家重視;隨班就讀與特殊教育專門學校就讀共同支撐其發(fā)展;融合教育與全納教育日漸興起;特殊教育專項政策能有效提高人們對特殊教育的關注度。未來特殊教育政策制定應符合時代精神,關注個人價值的實現(xiàn),以問題為導向,引導相關各方分工合作,共同推動特殊教育的發(fā)展。
【文章來源】:教育學術(shù)月刊.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部分圖文】:
特殊教育政策關鍵詞線性趨勢圖
從整體上看,特殊教育政策中各關鍵詞的頻次出現(xiàn)了階段性的波動。從圖1可以發(fā)現(xiàn),“特殊教育”一詞的波動情況與上述四個階段基本吻合,階段性最大值出現(xiàn)在第一階段的1986年,第二階段的1989年,第三階段的2009年以及第四階段的2014年。從“特殊教育”的線性變化趨勢上也可以看出,“特殊教育”的頻次逐漸增加,說明國家教育政策中對特殊教育的關注度持續(xù)走高�!皻埣病钡念l次出現(xiàn)了較大的波動,1982年首次在政策中出現(xiàn),在第一階段中只出現(xiàn)了6次,但在第二階段初期和第四階段初期較較前一階段出現(xiàn)了大幅增長。“全納”一詞一直到2014年才出現(xiàn),共5次,說明全納教育理念雖然在20世紀90年代就傳入我國,但在國家教育政策層面仍然屬于新生事物�!叭诤稀币辉~則相對出現(xiàn)較早,最早出現(xiàn)在1996年,但最高頻次出現(xiàn)在第四階段,即在2010年、2013年、2015年和2016年均出現(xiàn)了2次。這表明進入本世紀的第二個十年后,國家對特普融合的關注度有明顯的提高。從線性變化來看(見圖2),國家對“特殊教育學校就讀”和“隨班就讀”這兩種典型的教育安置方式的關注度逐年增加,但大部分年份中“特殊教育學�!钡某霈F(xiàn)頻次要高于“隨班就讀”,且隨著時間推移它們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這說明我國在倡導特殊兒童進入普通學校的同時,仍然要以大量特殊教育學校(班)及特殊教師群體為主要專業(yè)支持平臺,不僅不會消除二者之間的差別,相反會繼續(xù)擴大特殊教育的專業(yè)特征[3]。以上特征充分體現(xiàn)了國家和政府的人道主義情懷以及對特殊兒童的特殊關愛。圖2 特殊教育政策關鍵詞線性趨勢圖
從不同政策類型中關鍵詞頻次的橫向?qū)Ρ龋ㄒ妶D4)可以看出,特殊教育基本政策與特殊教育具體政策對特殊教育類關鍵詞的關注更多。特別是特殊教育基本政策,除了在“教育”一詞的百分比上小于教育整體規(guī)劃政策,在“隨班就讀”一詞的百分比上小于特殊教育具體政策,其他關鍵詞的百分比均大于或等于其他三種政策,展現(xiàn)了特殊教育基本政策在我國特殊教育進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教育整體規(guī)劃政策大量論及“教育”一詞,但相對來說涉及的特殊教育類關鍵詞較少。原因在于,教育整體規(guī)劃政策是從宏觀的視角,對我國教育事業(yè)各層級或某一層級中的各個要素進行頂層設計與統(tǒng)籌安排,殘疾人的教育問題只是其中重要但較小的一部分。國家發(fā)展規(guī)劃政策中對“殘疾”一詞提及的最多,充分表明國家和政府心系殘疾人,把殘疾人各項事業(yè)的發(fā)展視為國家發(fā)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解政策類型對關鍵詞的影響,我們以上述四種類型的政策為自變量(1),以各關鍵詞頻次為因變量進行了方差分析,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教育”(F=6.503,p=0.001),“特殊教育”(F=5.908,p=0.001),“殘疾”(F=9.190,p=0.000)三個關鍵詞的頻次在不同的政策類型間出現(xiàn)了顯著差異(見表1)。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特殊兒童隨班就讀的功能泛化與回歸[J]. 朱紅民. 中國教育學刊. 2019(07)
[2]我國“立德樹人”教育政策歷史進程的文本分析與啟示[J]. 俞國良,李森.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2019(06)
[3]馬克思主義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理論與新時代青年發(fā)展[J]. 徐先艷,王義軍. 中國青年研究. 2018(08)
[4]社會轉(zhuǎn)型:心理健康服務與社會心理服務[J]. 俞國良. 黑龍江社會科學. 2018(04)
[5]生態(tài)系統(tǒng)理論與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J]. 俞國良,李建良,王勍. 教育研究. 2018(03)
[6]我國特殊教育政策變遷的歷史演進與路徑依賴——基于歷史制度主義分析范式[J]. 馮元,俞海寶. 教育學報. 2017(03)
[7]中國特殊教育政策演進:階段特征、政策倫理、任務與挑戰(zhàn)[J]. 王培峰,朱傳耿. 現(xiàn)代特殊教育. 2017(06)
[8]教育政策價值選擇與教育公平——以特殊教育政策為例的分析[J]. 王培峰. 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05)
[9]從隨班就讀到同班就讀:關于全納教育本土化理論的思考[J]. 鄧猛,景時. 中國特殊教育. 2013(08)
[10]中國兒童福利時代的戰(zhàn)略構(gòu)想[J]. 劉繼同. 學海. 2012(02)
本文編號:3089587
【文章來源】:教育學術(shù)月刊.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部分圖文】:
特殊教育政策關鍵詞線性趨勢圖
從整體上看,特殊教育政策中各關鍵詞的頻次出現(xiàn)了階段性的波動。從圖1可以發(fā)現(xiàn),“特殊教育”一詞的波動情況與上述四個階段基本吻合,階段性最大值出現(xiàn)在第一階段的1986年,第二階段的1989年,第三階段的2009年以及第四階段的2014年。從“特殊教育”的線性變化趨勢上也可以看出,“特殊教育”的頻次逐漸增加,說明國家教育政策中對特殊教育的關注度持續(xù)走高�!皻埣病钡念l次出現(xiàn)了較大的波動,1982年首次在政策中出現(xiàn),在第一階段中只出現(xiàn)了6次,但在第二階段初期和第四階段初期較較前一階段出現(xiàn)了大幅增長。“全納”一詞一直到2014年才出現(xiàn),共5次,說明全納教育理念雖然在20世紀90年代就傳入我國,但在國家教育政策層面仍然屬于新生事物�!叭诤稀币辉~則相對出現(xiàn)較早,最早出現(xiàn)在1996年,但最高頻次出現(xiàn)在第四階段,即在2010年、2013年、2015年和2016年均出現(xiàn)了2次。這表明進入本世紀的第二個十年后,國家對特普融合的關注度有明顯的提高。從線性變化來看(見圖2),國家對“特殊教育學校就讀”和“隨班就讀”這兩種典型的教育安置方式的關注度逐年增加,但大部分年份中“特殊教育學�!钡某霈F(xiàn)頻次要高于“隨班就讀”,且隨著時間推移它們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這說明我國在倡導特殊兒童進入普通學校的同時,仍然要以大量特殊教育學校(班)及特殊教師群體為主要專業(yè)支持平臺,不僅不會消除二者之間的差別,相反會繼續(xù)擴大特殊教育的專業(yè)特征[3]。以上特征充分體現(xiàn)了國家和政府的人道主義情懷以及對特殊兒童的特殊關愛。圖2 特殊教育政策關鍵詞線性趨勢圖
從不同政策類型中關鍵詞頻次的橫向?qū)Ρ龋ㄒ妶D4)可以看出,特殊教育基本政策與特殊教育具體政策對特殊教育類關鍵詞的關注更多。特別是特殊教育基本政策,除了在“教育”一詞的百分比上小于教育整體規(guī)劃政策,在“隨班就讀”一詞的百分比上小于特殊教育具體政策,其他關鍵詞的百分比均大于或等于其他三種政策,展現(xiàn)了特殊教育基本政策在我國特殊教育進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教育整體規(guī)劃政策大量論及“教育”一詞,但相對來說涉及的特殊教育類關鍵詞較少。原因在于,教育整體規(guī)劃政策是從宏觀的視角,對我國教育事業(yè)各層級或某一層級中的各個要素進行頂層設計與統(tǒng)籌安排,殘疾人的教育問題只是其中重要但較小的一部分。國家發(fā)展規(guī)劃政策中對“殘疾”一詞提及的最多,充分表明國家和政府心系殘疾人,把殘疾人各項事業(yè)的發(fā)展視為國家發(fā)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解政策類型對關鍵詞的影響,我們以上述四種類型的政策為自變量(1),以各關鍵詞頻次為因變量進行了方差分析,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教育”(F=6.503,p=0.001),“特殊教育”(F=5.908,p=0.001),“殘疾”(F=9.190,p=0.000)三個關鍵詞的頻次在不同的政策類型間出現(xiàn)了顯著差異(見表1)。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特殊兒童隨班就讀的功能泛化與回歸[J]. 朱紅民. 中國教育學刊. 2019(07)
[2]我國“立德樹人”教育政策歷史進程的文本分析與啟示[J]. 俞國良,李森.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2019(06)
[3]馬克思主義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理論與新時代青年發(fā)展[J]. 徐先艷,王義軍. 中國青年研究. 2018(08)
[4]社會轉(zhuǎn)型:心理健康服務與社會心理服務[J]. 俞國良. 黑龍江社會科學. 2018(04)
[5]生態(tài)系統(tǒng)理論與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J]. 俞國良,李建良,王勍. 教育研究. 2018(03)
[6]我國特殊教育政策變遷的歷史演進與路徑依賴——基于歷史制度主義分析范式[J]. 馮元,俞海寶. 教育學報. 2017(03)
[7]中國特殊教育政策演進:階段特征、政策倫理、任務與挑戰(zhàn)[J]. 王培峰,朱傳耿. 現(xiàn)代特殊教育. 2017(06)
[8]教育政策價值選擇與教育公平——以特殊教育政策為例的分析[J]. 王培峰. 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05)
[9]從隨班就讀到同班就讀:關于全納教育本土化理論的思考[J]. 鄧猛,景時. 中國特殊教育. 2013(08)
[10]中國兒童福利時代的戰(zhàn)略構(gòu)想[J]. 劉繼同. 學海. 2012(02)
本文編號:30895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crjy/3089587.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