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民族文化類校本課程的本質(zhì)及發(fā)展趨勢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and global integration,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of ethnic culture in the minority areas of our country has been diversified,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functions of the school,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curriculum design, and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teaching forms. Evaluation criteria are diversified, teachers' skills are diversified, and management models are diversified. Grasping the essence and developing trend of this course has certain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value for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作者單位】: 中南民族大學教育學院;湖南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貴州省民族文化傳承的課堂志研究”(項目編號:BMA120097)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G752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祥明;生活文化類期刊面對書刊市場應采取的對策和舉措[J];學術(shù)交流;1994年03期
2 王小勇;閃亮登場的“文化類”試題[J];語文世界;2005年09期
3 孫錄寶;;文化類社團參與文化強省建設(shè)淺談[J];社團管理研究;2012年01期
4 潘璐;;從《非?孔V》看文化類節(jié)目的發(fā)展之路[J];太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5 耿旭;;農(nóng)村文化類公共服務的供給困境與供給路徑選擇[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12年04期
6 王松茂;王黎燕;;河北衛(wèi)視文化類節(jié)目的生存狀況及其啟示[J];河北經(jīng)貿(mào)大學學報(綜合版);2013年02期
7 周國安;;中考滿分臺——2008年中考佳作之文化類[J];中學生優(yōu)秀作文(初中版);2009年Z1期
8 陸恩;;高職語言文化類專業(yè)學生新媒體素養(yǎng)調(diào)查—以蘇州農(nóng)業(yè)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為例[J];蘇州教育學院學報;2012年04期
9 王小勇;;2006年中考文化類試題解析[J];閱讀與鑒賞(初中版);2006年09期
10 博碩;;歷史文化類[J];中學生;2007年1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張子睿;李敬玉;;開發(fā)科技文化旅游市場促進首都經(jīng)濟圈旅游休閑一體化[A];2012京津冀晉蒙區(qū)域協(xié)作論壇論文集[C];2012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李啟昌;讓文化類產(chǎn)品走向東盟大市場[N];云南日報;2007年
2 記者 苗燕 編輯 劉玉鳳;文化類產(chǎn)業(yè)貸款余額已達916億元[N];上海證券報;2010年
3 關(guān)正文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總導演 本報記者 韓業(yè)庭 采訪整理;讓文化類節(jié)目更熱[N];光明日報;2014年
4 宋薇萍;上海自貿(mào)區(qū)金融文化類外資快速增加[N];中國工商報;2014年
5 本報記者 李強;倡導文化類圖書多樣性[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7年
6 記者 陳杰;文化類民企應享受同臺競技機會[N];北京商報;2012年
7 記者 胡利龍 實習生 湯子帥;我市文化類四項民生工程提前超額完成[N];黃山日報;2013年
8 海市語文特級教師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 于漪;教育文化類節(jié)目要有自己的堅守[N];中國教育報;2014年
9 劉寶莉 張秀波 劉寶莉 張秀波 科學出版社;碧山模式對文化類圖書選題策劃的啟示(一)[N];新華書目報;2014年
10 記者 李慶勤;動員一切文化力量發(fā)展文化產(chǎn)業(yè)[N];新疆日報(漢);201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盛成;歷史文化類旅游景區(qū)門票定價機制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5年
2 周旋;電視精英文化類節(jié)目的困境與發(fā)展策略[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3 賈新月;文化類基金會運作機制研究[D];東華大學;2015年
4 呂雪瀾;我國文化類雜志現(xiàn)狀與挑戰(zhàn)[D];暨南大學;2008年
5 賀紹磊;文化類電視節(jié)目策劃的策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6 田桴佳;物質(zhì)文化類漢語象征詞語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7 向宏偉;土家族民族文化類校本課程開發(fā)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8 王斯涵;數(shù)字時代文化類文摘報品牌經(jīng)營策略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5年
9 羅琴;從斯坦納的闡釋翻譯理論角度淺析文化類散文的英譯[D];湖南大學;2014年
10 陳延兵;譯者在處理文化類敏感文本中的作用[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0年
,本文編號:24070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crjy/2407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