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障礙學生學校人際適應特點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14 01:33
本文關鍵詞:智力障礙學生學校人際適應特點研究
【摘要】:學校人際適應是指在學校環(huán)境中,學生通過自我調(diào)節(jié)系統(tǒng),對學校人際環(huán)境作出能動反映,從而使自己與教師、同伴的關系處于協(xié)調(diào)的狀態(tài),這種協(xié)調(diào)狀態(tài)包括師生、生生之間的人際認知協(xié)調(diào)、人際情感協(xié)調(diào)和人際行為協(xié)調(diào)。學生的學校人際適應屬于學校適應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與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密切相關。智力障礙學生的適應行為是其社會性發(fā)展的重要體現(xiàn),他們的學校人際適應與其學校適應密切相關,是保障其接受合適教育的前提條件。 已有研究對于智力障礙學生的學校人際適應研究較少,缺乏智力障礙學生學校人際適應評定量表。本研究在分析文獻資料,以及在特殊教育學校教師開放式問卷的基礎上,自編了《智力障礙學生學校人際適應(教師評)問卷》,以班主任教師評定的方式,對特殊教育學校1-9年級智力障礙學生的學校人際適應水平及特點進行調(diào)查研究,對不同性別、不同年級段(本研究根據(jù)培智學校的學段劃分標準,將1-3年級劃分為培智低段、4-6年級劃分為培智中段、7-9年級劃分為培智高段)、不同智力障礙程度的智力障礙學生學校人際適應特點進行了比較分析;同時,選取了兩所特殊教育學校,對1-9年級智力障礙學生的學校人際適應進行了兩個星期的觀察,進一步探討智力障礙學生學校人際適應的特點。 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結(jié)論有: 1.本研究編制的《智力障礙學生學校人際適應(教師評)問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符合心理測量學的要求,適合特殊教育學校教師作為測量智力障礙學生學校人際適應狀況的工具; 2.智力障礙學生學校人際適應總體水平較高,但各個維度之間的發(fā)展不平衡:學校人際認知協(xié)調(diào)分值最高,學校人際情感協(xié)調(diào)分值最低; 3.智力障礙學生學校人際適應不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 4.不同智力障礙程度學生的學校人際適應水平存在顯著性差異,隨著智障程度的加重,學生的學校人際適應水平降低; 5.智力障礙學生學校人際適應水平具有顯著的年級差異。學校人際認知協(xié)調(diào)隨年級的升高而提高,在學校人際情感協(xié)調(diào)方面,培智中段學生的得分最高、培智高段學生的得分最低,在學校人際行為協(xié)調(diào)上,各年級間的差異不顯著; 6.輕、中、重度智力障礙學生學校人際適應在不同年級段具有不同的發(fā)展特點?偟膩碚f,特殊教育學校中的輕度智障學生,其學校人際適應具有不平衡性,培智中段(4-6年級)學校人際適應最好,其次為培智低段(1-3年級),而培智高段(7-9年級)的學校人際適應比培智中、低段低。中、重度智障學生的學校人際適應隨著年級的升高而提高,就其自身而言,重度智障學生的學校人際適應發(fā)展最快。 7.智力障礙學生的學校師生人際適應特點與他們的學校同伴人際適應特點有所不同,智障學生的師生人際適應總體水平高于智障學生的同伴人際適應水平,兩者之間存在著不同的發(fā)展特點。 在分析討論特殊教育學校智障學生學校人際適應特點之后,我們根據(jù)問卷調(diào)查結(jié)果和觀察結(jié)果,提出了相關的教育建議,我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提升和加強特殊教育學校智障學生的學校人際適應:1.對智障學生進行合理的教育安置。讓輕、中度智障學生盡可能地隨班就讀,重度智障學生則盡量安置在特殊教育學校中;2.加強智障學生的青春期教育。研究發(fā)現(xiàn),進入青春期的智障學生,其學校人際適應特別是學校人際情感適應水平較低,他們與普通學生在青春期的特征上有一定的共性,需要通過各種方式加強其青春期教育;3.基于智障學生的學校同伴人際適應特點,改善他們的同伴交往狀況;4.加強智障學生的情感教育,促進其學校同伴人際情感的協(xié)調(diào)。
【關鍵詞】:智力障礙 適應 學校人際適應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G764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8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8-24
- 一、問題提出8-9
- 二、研究意義9
- 三、文獻綜述9-20
- 四、研究設計20-24
- 第二部分 《智力障礙學生學校人際適應(教師評)問卷》的編制24-34
- 一、研究目的24
- 二、研究對象24
- 三、問卷編制過程24-26
- 四、結(jié)果與分析26-33
- 五、小結(jié)33-34
- 第三部分 智力障礙學生學校人際適應特點研究34-52
- 一、研究目的34
- 二、研究對象34
- 三、研究工具34
- 四、研究程序34
- 五、研究結(jié)果與分析34-50
- 六、小結(jié)50-52
- 第四部分 討論與分析52-56
- 一、關于測量工具52-53
- 二、關于智力障礙學生學校人際適應的水平與特點53-56
- 第五部分 結(jié)論與建議56-60
- 一、主要研究結(jié)論56
- 二、加強智力障礙學生學校人際適應的教育建議56-58
- 三、本研究的創(chuàng)新與不足58-60
- 參考文獻60-66
- 附錄66-70
- 致謝70-72
- 碩士研究生期間發(fā)表的論文7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鄒泓;中學生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與同伴關系[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1期
2 徐劍;;學生學校適應的研究綜述[J];法制與社會;2008年05期
3 楊霞;兒童同伴關系研究綜述[J];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4 孫曉莉;;流動兒童學校適應性現(xiàn)狀研究[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06年12期
5 賀薈中;左娟娟;;近二十年來我國特殊兒童同伴關系影響因素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年15期
6 丁芳;范李敏;陶紅;;公立初中流動人口子女學校人際適應的調(diào)查研究[J];青少年研究(山東省團校學報);2011年05期
7 李春苗,劉祖平;關于師生關系對中學生學習影響的研究[J];教育探索;1998年01期
8 張瑩瑩;曾玉;張晶;;同伴關系對青少年心理健康影響的研究綜述[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9 馬珍珍;張福娟;;聾校初中學生同伴交往情況的調(diào)查研究[J];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2008年05期
10 張大均,馮正直,郭成,陳旭;關于學生心理素質(zhì)研究的幾個問題[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本文編號:10282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crjy/1028271.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