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巴蜀文人周詢及其詩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4-14 21:49
【摘要】:周詢是近代巴蜀地區(qū)較有代表性的學者、文人和金融家。他身跨晚清、民國兩代,仕宦廿余年,商界沉浮二十余載,目睹了末代政局之動蕩,親歷了從甲午海戰(zhàn)以至抗日戰(zhàn)爭的風云變幻,見證并參與了易代之際的社會變革,于政治、民生等諸多方面有著切身的體會。作為學者、文人,周詢涉獵廣泛,淹通經史,著述繁富,有十余種著述存世。除少數幾種文史筆記類著作已經出版外,其詩文作品及相關學術著述均以稿本形式藏于重慶圖書館,未及整理面世。本文以周詢的文學著述(稿本)為基本文獻,通過整理周詢的著述,考辨周詢的生平事略;并重點依托《逢廬詩存》、《紅樓百詠》稿本,分類闡釋其詩歌的思想內容,探析其詩歌創(chuàng)作手法及藝術風格,發(fā)覆其文學價值,以此管窺近代巴蜀文人在亂世中的生存狀態(tài)和心路歷程。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內容:第一部分,考述周詢生平、交游及著述。首先,從周詢后人家藏史料及地方史志中收集周詢相關資料,考述其家世與生平,并編訂其一生行狀;其次,通過各類史料、筆記雜著以及周詢《逢廬文存》、《逢廬詩存》、《蜀海叢談》、《芙蓉話舊錄》、《逢廬隨筆》、《逢廬聯話》等著述,考察其交游對象。重點考察與之交游較為密切,并對其人生際遇、文學創(chuàng)作、生活狀態(tài)影響較大者,以期通過他們之間的交游情形,尋繹周詢人生軌跡,揭示周詢詩文作品產生的時代背景及文化基因。最后,對周詢稿本進行整理、分類。第二部分,結合周詢生平,重點剖析其詩歌題材內容。根據《逢廬詩存》所收詩歌的思想內容,分為交游贈答、憂時紀實、即事感懷、詠史懷古等四類,進行分類闡釋。此外,對于《紅樓百詠》所收100首“題紅詩”的思想內容及紅學觀點,另設專題進行初步解剖。第三部分,探析周詢詩歌藝術特色。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周宜甫秉承現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精神,嫻熟地運用紀實手法,或敘寫戰(zhàn)爭,以史筆直錄;或對現實作典型概括,在創(chuàng)作中寄寓民生關懷。在藝術風格層面,周詢以深沉厚重的情感為主導,摭拾亂離而蕭瑟的意象,靈活地用典使事,從而形成了以沉郁悲慨為主流的詩歌風格。作為巴蜀近代文化名人,周詢無疑具有相當的代表性,對周詢文學著述的整理、校勘和文學活動的考察,將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和深化巴蜀地方文獻的整理與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重慶工商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I207.22
【學位授予單位】:重慶工商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I207.2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雙;徐云平;;漢代文人詩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時代意義[J];河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2 王雪琪;;文人詩在東漢中后期呈現悲觀色彩的成因[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4年04期
3 葉會昌;郎瑞萍;;20世紀北朝本土文人詩研究綜述[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4 伍雙林;;論南朝民歌對文人詩的影響[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5 方麗杰;;論魏晉南北朝文人詩傳播范式的確立[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6 范秀君;;論清初南北貳臣文人愧疚自贖心態(tài)的差異及成因[J];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7 李春青;;在諷諫與娛樂之間:“文人趣味”生成的歷史軌跡[J];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8 劉玲;原昊;;論南朝民歌對南朝文人詩的影響[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5期
9 陳平原;書肆與文人——讀《琉璃廠小志》[J];w蕓,
本文編號:262773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2627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