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亮小說的感官敘事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貴州民族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I207.42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曾攀;;小說的聲色 田耳論[J];上海文化;2019年07期
2 駱同彥;;小說世界里的工廠風情與悲歌 劉建東小說集《黑眼睛》[J];上海文化;2018年03期
3 楊志平;;非主軒輊而力求特性——中西小說敘事傳統(tǒng)比較研究斷想[J];中國比較文學;2018年02期
4 劉慶元;;《小說月報》域外小說敘事模式異化翻譯的現(xiàn)代性[J];云夢學刊;2017年05期
5 劉宏志;;小說中的“慢”與“快”——以邵麗的小說為例[J];鄭州師范教育;2017年04期
6 歐陽光明;;被重塑的“父親”——論李浩小說中的“父親”形象[J];新文學評論;2019年01期
7 劉火;;重構(gòu)現(xiàn)實的豐富性——《四川小說》第九期的“四川70后作家小說展”讀片[J];四川文學;2018年03期
8 田悅芳;;巴金小說中的時間隱喻[J];中國語言文學研究;2016年02期
9 吳佳燕;;物質(zhì)何以抵達心靈[J];長江文藝;2016年23期
10 ;視點[J];作品;2016年1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肖向明;;民間信仰與中國小說敘事的近代演變[A];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會第十屆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0年
2 趙炎秋;;詩歌敘事與小說敘事(提綱)[A];21世紀中國現(xiàn)代詩第五屆研討會暨“現(xiàn)代詩創(chuàng)作研究技法”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3 李洲良;;春秋筆法與中國小說敘事學[A];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獲獎成果匯編[2007-2008年度][C];2010年
4 王佳琴;;語言變革與五四小說敘事“向內(nèi)轉(zhuǎn)”的實現(xiàn)[A];江蘇社科界第八屆學術(shù)大會學會專場應(yīng)征論文論文集[C];2015年
5 王星虎;;貴州小說敘事的民族民間文化表達[A];多彩貴州文化及文學傳承創(chuàng)新研究——2012年貴州省社會科學學術(shù)年會第二分會場暨貴州省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學會2012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2年
6 楊金國;;唐代寫夢小說敘事時間的個性研究[A];東方叢刊(2003年第4輯 總第四十六輯)[C];2003年
7 韋華;;元小說敘事——解讀納博科夫的一個視角[A];黑龍江省文學學會2011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1年
8 陳志華;;論茅盾小說的敘事模式及其呈現(xiàn)方式[A];《茅盾研究》第15輯——紀念茅盾誕辰120周年論文集[C];2016年
9 張世君;;小說敘事空間結(jié)構(gòu)概念:間架[A];東方叢刊(2002年第2輯 總第四十輯)[C];2002年
10 祝亞峰;;敘事倫理:小說敘事研究的現(xiàn)代形態(tài)[A];東方叢刊(2009年第2輯 總第六十八輯)[C];200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俞耕耘;那些關(guān)于生日的光影色彩[N];經(jīng)濟觀察報;2015年
2 本報記者 張黎姣;用“草根情懷”搖出來的文學搖籃[N];中國青年報;2011年
3 何平;劉浪:一種可能的小說[N];文藝報;2019年
4 中國傳媒大學 謝玉英;從時間走向空間的英美小說[N];中華讀書報;2019年
5 鄭翔;靈氣與厚度[N];文藝報;2017年
6 王新民;作家為何執(zhí)著于書寫童年?[N];中華讀書報;2017年
7 本報記者 許e,
本文編號:26162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2616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