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市公司股權集中度與公司績效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0-16 04:34
對股權集中度、公司治理與企業(yè)績效之間關系的研究,學術界最近30年來取得了很大進展,積累了相當多的文獻。但由于股權結構自身的復雜性、涉及面的廣泛性以及各國發(fā)展路徑的差異性而使股權結構表現(xiàn)出不同的特點,眾多學者的實證研究也得出了幾種截然不同的結論:股權集中度與公司績效無關論、股權集中度與公司績效正相關論、股權集中度與公司績效負相關論、股權集中度與公司績效非線性關系論。 繼續(xù)對這一課題的研究在我國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目前中國上市公司存在的最大問題是治理機制不完善,總體績效欠佳,而不合理的股權集中度是導致這一問題的重要原因。本文正是由此視角出發(fā),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以我國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對此問題進行了理論和實證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 在理論分析部分,本文討論了股權集中度如何通過影響經營激勵、代理權競爭、監(jiān)督機制、收購兼并等公司治理機制進而影響公司績效,得出了以下結論:與高度分散以及高度集中的股權結構相比,有一定集中程度、控股股東和其他大股東并存的股權結構最有利于公司績效的最大化。 在實證分析部分,本文對2001-2004年連續(xù)經營的962家上市公司(分為19個行業(yè))的股權集中度、公司績效進行了系統(tǒng)分析。對于股權集中度,建立了由CR1(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CR5(前五大股東持股比例和)、CR10(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和)、H5指數(shù)(前五大股東持股比例平方和)、Z指數(shù)(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除以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構成的股權集中度指標體系,并對其進行了逐年的統(tǒng)計性描述;對于公司績效,選取了凈資產收益率、主營業(yè)務利潤率、每股收益和資產利潤率4個財務指標,也對其進行了逐年的描述性統(tǒng)計,并采用因子分析法,求得每家上市公司的各自績效得分,在此基礎上進行實證研究;對于股權集中度與公司績效的數(shù)量關系,建立了多元二次和多元一次的計量模型,對其進行了回歸分析。 實證結果顯示,中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的最突出特點是:股權相對集中于第一大股東、高度集中于前五大股東;股權集中度與公司績效呈現(xiàn)倒U型特征;非國有股第一大股東比國有股第一大股東更有利于提高公司績效;股權制衡度與上市公司績效正相關。 基于上述研究,我認為,對于處在轉軌經濟中的我國上市公司,相對集中的股權結構最有利于公司治理機制的發(fā)揮,使得各大股東有足夠的激勵與能力去監(jiān)督代理人,從而降低代理成本,同時,各大股東之間的內部牽制又有利于抑制大股東的掠奪,形成互相監(jiān)督態(tài)勢,進而在提高公司績效的同時保護投資者的利益。因此提出以下建議:一是保持一定的股權集中度,同時減持第一大股東,尤其是國有股作為第一大股東的持股比例;二是穩(wěn)步推進股權分置改革,提高股票的流通性;三是增強代表不同利益主體的若干法人或自然人股東的持股比例,以形成有效的股權制衡機制。 與國內同類研究相比,本文可能有以下創(chuàng)新:首先,在研究變量的度量上,改善了公司績效指標的選取及統(tǒng)計處理方法?紤]到我國證券市場的弱有效性和股權分置的現(xiàn)狀,本文既不采取托賓的Q值,也不選用某一個單一的財務指標,而是選取一組財務指標,然后用因子分析法計算一個綜合影響因子,盡量減小由于指標選取及統(tǒng)計處理方法不當對研究結果的影響。其次,在樣本的選取上,選用全樣本4年面板數(shù)據(jù),以消除經濟周期對公司績效的影響。第三,在計量建模上,充分考慮到經濟生活的復雜性,在模型中引入行業(yè)、公司規(guī)模等因素,以增加模型的解釋力。第四,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將經濟學理論分析、統(tǒng)計和計量研究的方法結合起來。先從理論的角度證明存在最佳股權集中度;再據(jù)此進行計量檢驗。 股權結構問題是一個內涵廣泛的研究課題,本文所做的分析僅僅是對這一問題初步的、探索性的研究。而且,受到資料、時間和學術能力的限制,一些觀點可能不甚完善,甚至存在偏差。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夠拋磚引玉,推動對此問題的進一步探討,同時能夠對目前我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及公司治理結構的完善,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議。
【學位單位】:北京工商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6
【中圖分類】:F832.51;F224
【文章目錄】:
內容摘要
Abstract
導論
第一章 文獻綜述及理論基礎
第一節(jié) 研究文獻綜述
一、國外相關文獻回顧
二、國內相關文獻回顧
三、對現(xiàn)有研究文獻的評述
第二節(jié) 分析股權集中度與公司績效的基本概念
一、股權集中度及衡量指標
二、公司治理的基本概念
三、公司績效及衡量指標
第三節(jié) 股權集中度與公司績效的關系
一、相關的主要經濟學概念
二、股權集中度與公司績效的關系
第二章 實證研究設計
第一節(jié) 樣本與指標選取
一、樣本選取及數(shù)據(jù)來源
二、指標設定
第二節(jié) 實證研究方法介紹
一、因子分析法
二、相關分析
三、回歸分析
第三節(jié) 模型構建
一、股權集中度與公司績效關系模型的數(shù)理分析
二、回歸模型構建
第三章 股權集中度與公司績效的實證分析
第一節(jié) 股權集中度與公司績效的描述性統(tǒng)計
一、股權集中度的描述性統(tǒng)計
二、公司績效的描述性統(tǒng)計
第二節(jié) 股權集中度與公司績效的回歸分析
一、CR指數(shù)與公司績效的回歸分析
二、H5 指數(shù)與公司績效的回歸分析
三、Z指數(shù)與公司績效的回歸分析
第四章 結論、解釋、建議
第一節(jié) 主要結論及解釋
一、股權高度集中,整體有下降趨勢
二、股權集中度與公司績效呈現(xiàn)倒U型關系
三、第一大股東為非國有的公司績效更好
四、股權制衡度與上市公司績效正相關
第二節(jié) 政策建議
一、保持一定的股權集中度
二、推進股權分置改革,提高股票流通性
三、降低大股東持股比例的差距,提高股權制衡度
第三節(jié) 本文存在的問題及進一步研究的方向
一、可能存在一定的樣本選擇性偏差
二、計量模型無法涵蓋所有影響公司績效的因素
三、未考察內部人股權集中度與公司績效的關系
參考文獻
附錄1.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及過程
附錄2.2001-2004 年上市公司股權集中度描述性統(tǒng)計
附錄3.2001-2004 年上市公司績效指標的描述性統(tǒng)計
附錄4.H5、Z指數(shù)與公司績效的相關性檢驗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參與的科研項目
致謝
【引證文獻】
本文編號:2842767
【學位單位】:北京工商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6
【中圖分類】:F832.51;F224
【文章目錄】:
內容摘要
Abstract
導論
第一章 文獻綜述及理論基礎
第一節(jié) 研究文獻綜述
一、國外相關文獻回顧
二、國內相關文獻回顧
三、對現(xiàn)有研究文獻的評述
第二節(jié) 分析股權集中度與公司績效的基本概念
一、股權集中度及衡量指標
二、公司治理的基本概念
三、公司績效及衡量指標
第三節(jié) 股權集中度與公司績效的關系
一、相關的主要經濟學概念
二、股權集中度與公司績效的關系
第二章 實證研究設計
第一節(jié) 樣本與指標選取
一、樣本選取及數(shù)據(jù)來源
二、指標設定
第二節(jié) 實證研究方法介紹
一、因子分析法
二、相關分析
三、回歸分析
第三節(jié) 模型構建
一、股權集中度與公司績效關系模型的數(shù)理分析
二、回歸模型構建
第三章 股權集中度與公司績效的實證分析
第一節(jié) 股權集中度與公司績效的描述性統(tǒng)計
一、股權集中度的描述性統(tǒng)計
二、公司績效的描述性統(tǒng)計
第二節(jié) 股權集中度與公司績效的回歸分析
一、CR指數(shù)與公司績效的回歸分析
二、H5 指數(shù)與公司績效的回歸分析
三、Z指數(shù)與公司績效的回歸分析
第四章 結論、解釋、建議
第一節(jié) 主要結論及解釋
一、股權高度集中,整體有下降趨勢
二、股權集中度與公司績效呈現(xiàn)倒U型關系
三、第一大股東為非國有的公司績效更好
四、股權制衡度與上市公司績效正相關
第二節(jié) 政策建議
一、保持一定的股權集中度
二、推進股權分置改革,提高股票流通性
三、降低大股東持股比例的差距,提高股權制衡度
第三節(jié) 本文存在的問題及進一步研究的方向
一、可能存在一定的樣本選擇性偏差
二、計量模型無法涵蓋所有影響公司績效的因素
三、未考察內部人股權集中度與公司績效的關系
參考文獻
附錄1.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及過程
附錄2.2001-2004 年上市公司股權集中度描述性統(tǒng)計
附錄3.2001-2004 年上市公司績效指標的描述性統(tǒng)計
附錄4.H5、Z指數(shù)與公司績效的相關性檢驗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參與的科研項目
致謝
【引證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范玲;;股權集中度與公司績效的關系研究——基于鋼鐵行業(yè)的實證分析[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0年12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柴淑娟;基于股權代理成本的上市公司治理實證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11年
2 宮艷斐;上市公司大小股東持股比例對代理成本影響的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11年
3 黃維;我國A股市場股票停牌時長的影響因素及其市場反應研究[D];清華大學;2010年
4 李孝林;我國證券業(yè)集中度與行業(yè)績效分析[D];重慶工商大學;2011年
5 何小;股權全流通與內部人控制問題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9年
6 寧瓊;我國房地產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和公司績效的關系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0年
7 崔麗君;基于公司治理效率的我國國有公司股權結構研究[D];中南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8427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zhqtouz/284276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