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因素定價模型在中國股票市場的實證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8-08 16:26
【摘要】: 本文研究檢驗了在Fama和French三因素模型基礎上加上一個動量定價因子的四因素模型對中國股市的慣性與反轉現(xiàn)象的解釋能力,即對股票由慣性與反轉效應帶來的超額收益率與市場資產組合、公司規(guī)模、賬面市場價值比和股價動量的關系問題進行了實證研究。 針對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所有A股股票1998年6月至2007年6月的月交易數(shù)據(jù),首先描述統(tǒng)計了四個定價因子組合的收益率時間序列,發(fā)現(xiàn)中國股市存在一定的規(guī)模效應、價值效應和動量反轉效應,其中價值效應和反轉效應比較明顯,只有在形成期為12個月的條件下,對大盤股來說存在一定的動量效應。四因子組合收益表現(xiàn)出的主要規(guī)律有:存在“小公司的2、3月份效應”;規(guī)模效應、價值效應和反轉效應主要出現(xiàn)在上漲的市場中,相應的,在牛市期間規(guī)模效應和反轉效應更明顯。然后采用多元線性回歸的方法比較了四因素模型和三因素模型解釋股票慣性反轉現(xiàn)象的解釋能力,結果發(fā)現(xiàn)當加入一個參考了Carhart(1997)的反映前12個月股價表現(xiàn)的動量因子后的四因素模型對股價的中期動量效應有比較好的解釋能力。 本文還以2005年7月為一個分割點,檢驗了四因素模型在股權分置改革前后的穩(wěn)定性,結果發(fā)現(xiàn),在之后的這段樣本期間,價值因子系數(shù)變得不顯著,而加入一個反映流通股比例對股票預期收益率影響的因子的四因素模型能起到較好的解釋股票預期收益率的作用,說明流通股比例開始對股票預期收益率產生影響。 本文的研究結論對投資組合管理的決策和績效評價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具有理論價值和應用價值。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F224;F832.51
本文編號:2785809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F224;F832.51
【引證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彭惠;江小林;吳洪;;偏股型開放式基金“贖回悖論”的動態(tài)特征及申購異象[J];管理世界;2012年06期
本文編號:278580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zhqtouz/278580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