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金融機構運用國債回購的行為分析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4
【分類號】:F832.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玲;國債回購市場存在的問題[J];經濟研究參考;1996年ZC期
2 何德旭,程博明;中國國債回購市場簡析[J];浙江金融;1996年10期
3 高峰;國債回購交易審計程序探討[J];中國注冊會計師;2004年09期
4 梁山;國債回購:誰的超級提款機?[J];法人雜志;2004年04期
5 鐘智倫;國債回購套利的原理及其運用[J];商業(yè)經濟與管理;2003年05期
6 曾鳳;對中國國債回購市場的探討[J];廣西金融研究;1997年12期
7 王琦;國債回購資金“意外縮水” 短期影響不會太大[J];證券導刊;2004年18期
8 ;國債回購黑洞[J];檢察風云;2008年01期
9 凌花,王瑋;我國回購交易的風險監(jiān)控與防范[J];上海金融;2004年12期
10 吳冰;國債回購市場新格局的形成、問題及對策[J];上海金融;1998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立新;;從美國次級債風波看金融機構破產中的政府法律責任[A];中國商法年刊(2007):和諧社會構建中的商法建設[C];2007年
2 胡江華;;創(chuàng)新金融機構,加強金融系統(tǒng)服務企業(yè)發(fā)展的能力[A];廣西服務企業(yè)年問題研究[C];2009年
3 王艷華;;金融安全與金融機構破產[A];中國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現代化[C];2008年
4 王傳仕;張兵;邱益中;;我國企業(yè)集團的現實與演變[A];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進展——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論文集(第4卷)[C];1997年
5 韋耀瑩;鐘鳳艷;;金融機構支持農業(yè)問題研究[A];廣西農村經營機制創(chuàng)新與國際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6 賀瑛;;中國存款保險制度構想[A];2004年上海市保險學會年會論文集——暨上海市保險學會成立20周年和《上海保險》創(chuàng)刊20周年紀念[C];2004年
7 姚善英;;有效地堵截洗錢渠道是防治的關鍵[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四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5年
8 錢勤華;;農村貸款風險分析——金融機構支持新農村建設應注意的問題[A];新農村建設與環(huán)境保護——華北五省市區(qū)環(huán)境科學學會第十六屆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C];2009年
9 周靜;;對金融機構違法經營的治理對策[A];新世紀 新思考[C];1999年
10 孫飛;陳兵;蒲實;;中國個人理財業(yè)發(fā)展探析[A];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趙偉;國債回購規(guī)避風險[N];中國商報;2002年
2 本報記者 安明靜;券商違規(guī)總體上得以遏制[N];國際金融報;2005年
3 成放;巧借“國債回購”生財[N];財會信報;2006年
4 本報記者 郝淵侃;國債回購將“新老劃斷”[N];第一財經日報;2006年
5 廣發(fā)證券太原營業(yè)部 金趙亮;國債回購投資指南(二)[N];山西日報;2002年
6 本報記者 謝姝;國債回購逼倒A股最后強莊[N];財經時報;2004年
7 深圳商報記者 樓乘震;上海證券交易所將推2天期國債回購[N];深圳商報;2003年
8 FN記者 李倩;亡羊補牢尚不遲[N];金融時報;2006年
9 王璐;上證所老國債回購完成歷史使命[N];上海證券報;2007年
10 邵剛;國債回購改革完成[N];上海證券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史山山;金融機構私人銀行業(yè)務法律規(guī)制研究[D];安徽大學;2011年
2 趙意奮;金融機構受托資產管理統(tǒng)計監(jiān)管論[D];華東政法大學;2012年
3 羅玉冰;宏觀審慎管理理論及其中國化問題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2年
4 王大威;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的傳導、監(jiān)管與防范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2年
5 桑瑜;基于組織創(chuàng)新的農村金融發(fā)展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2年
6 譚輝雄;金融機構市場退出問題研究[D];湖南大學;2010年
7 葉濤;全球金融機構反洗錢制度比較研究[D];廈門大學;2006年
8 徐明圣;利率市場化進程中的金融機構利率風險管理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05年
9 王峗;危機救助中的財政、金融政策協調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0年
10 潘鵬杰;我國中小企業(yè)信貸約束問題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杜江;我國金融機構運用國債回購的行為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2 計培麗;我國小額金融機構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3 楊楠;金融機構社區(qū)服務義務研究[D];廣西大學;2011年
4 蘇志敏;中國農村新型金融機構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D];寧波大學;2012年
5 馬曉明;反壟斷法下的巨型金融機構拆分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6 肖肖;民族地區(qū)微型金融機構發(fā)展問題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11年
7 李津津;上海金融機構集聚動因新探析[D];中共上海市委黨校;2011年
8 蔡謙;我國銀行業(yè)金融機構巨災服務手段及支持重建方式比較[D];西南財經大學;2010年
9 吳虹生;中國國債回購市場分析[D];天津財經學院;2005年
10 錢曉寧;國債回購中的登記結算法律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6645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zhqtouz/2664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