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股市內(nèi)幕交易行為的識別方法與實證檢驗
[Abstract]:Insider trading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China's stock market. Insider trading is the main illegal behavior in the securities market, which seriously disturbs the normal order of the securities market and hinders the exertion of the basic function of the securities market. The concrete performance is: first, the insider trading behavior causes the market price not to reflect the actual value correctly, reduces the efficiency of the asset allocation, causes the stock market to lose the function of the resources allocation; Second, the insider trading behavior weakens the confidence of the majority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investors, increases the market fluctuation, and in extreme cases may even lead to the market collapse; third, it damages the reputation of the listed companies and increases the risk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securities market. Firstly,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view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and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work done in this paper. Secondly, it defines the three elements that constitute insider trading, such as insider information, insider personnel and insider trading. At the same time, it expounds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that prohibit insider trading in our country. Then two methods to identify insider trading are introduced: one is based on neural network model and the other is statistical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event research. Finally, the two methods are used to tes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dentification method. The main conclusions of this paper are as follows: both the ident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neural network model and the statistical ident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event research can identify insider trading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further conduct judicial investigation for securities supervision department. Cracking down on insider trading provides a strong basis.
【學(xué)位授予單位】:遼寧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F832.51;F224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霞天;于曉娟;;我國證券市場的脆弱性原因研究[J];商業(yè)文化(上半月);2011年07期
2 ;首屆《證券市場導(dǎo)報》論壇征文啟事[J];證券市場導(dǎo)報;2011年08期
3 盛善祥;;“香港結(jié)算”與內(nèi)地證券市場的國際化進程[J];港澳經(jīng)濟;1997年05期
4 童衛(wèi)華;;證券市場對我國產(chǎn)業(yè)結(jié)構(gòu)升級的影響[J];經(jīng)營管理者;2011年12期
5 楊宜;;QFⅡ給我們帶來了什么[J];科技與企業(yè);2003年03期
6 楊蔚東;王紅妹;;北方證券市場的規(guī)范化與證券中介機構(gòu)的發(fā)展[J];天津經(jīng)濟;1996年03期
7 施紅;;證券監(jiān)管變動趨勢分析[J];金融經(jīng)濟;2005年20期
8 劉磊;;我國私募基金發(fā)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北方經(jīng)貿(mào);2011年06期
9 湯艷;鄧彥;;淺談廣東省上市公司再融資問題[J];財會研究;2011年11期
10 耿超;;金融工具對我國證券市場的影響[J];時代金融;2011年15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周敦扣;王親生;彭焱生;;證券市場公司律師制度初探——兼談湖南省公司律師試點工作的調(diào)查與思考[A];2005湖南省證券法制研究資本市場改革與發(fā)展研討會論文專輯[C];2005年
2 張超;郝善勇;;英美證券市場會計信息監(jiān)管體制梳理與借鑒[A];中國會計學(xué)會第六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暨2004年學(xué)術(shù)年會論文集(上)[C];2004年
3 陳其安;楊秀苔;;考慮噪聲交易者風(fēng)險的證券定價模型研究[A];管理科學(xué)與系統(tǒng)科學(xué)研究新進展——第7屆全國青年管理科學(xué)與系統(tǒng)科學(xué)學(xué)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3年
4 王淑萍;;淺析我國證券市場的會計監(jiān)管體制[A];中國會計學(xué)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5年學(xué)術(shù)年會暨第十二屆年會論文集[C];2005年
5 何小洲;蔣睿凌;;證券市場情緒形成機理研究[A];第三屆(2008)中國管理學(xué)年會論文集[C];2008年
6 吳弘;張鑫;;證券民事賠償之司法難題的剖析[A];中國商法年刊創(chuàng)刊號(2001)[C];2001年
7 芮秀;蘇園;;證券市場趨勢自組織分類預(yù)測分析[A];1999中國控制與決策學(xué)術(shù)年會論文集[C];1999年
8 王波;吳臻;;一類證券市場上投資組合和消費選擇的最優(yōu)控制問題[A];1996年中國控制會議論文集[C];1996年
9 曹文;;上市公司重組主要問題和解決方法[A];陜西省體制改革研究會2004優(yōu)秀論文集[C];2004年
10 潘永泉;楊曉;;神經(jīng)網(wǎng)絡(luò)模型在金融市場預(yù)測中的應(yīng)用[A];2004中國控制與決策學(xué)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謝衛(wèi)群 新華社記者 陶俊潔 華曄迪 趙曉輝;向股市內(nèi)幕交易宣戰(zhàn)![N];人民日報;2010年
2 文/SEC 前任主席$$ William.H.Donaldson $$ 譯/西南財經(jīng)大學(xué) 陳曉曦$$;監(jiān)管 證券市場的維生素[N];中國證券報;2005年
3 劉紀(jì)鵬;證券市場上漲因何符合國家利益[N];國際金融報;2005年
4 易憲容;國內(nèi)證券市場幾個重大問題反思[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05年
5 南京大學(xué)商學(xué)院副教授 夏江;“系”說證券市場中的民營資本[N];經(jīng)理日報;2005年
6 市政府金融辦公室供稿;證券市場政策解讀[N];濟南日報;2005年
7 ;證券市場走好有利于商業(yè)銀行改革 [N];金融時報;2005年
8 策劃人 屈艷枝 本報記者 徐娟;證券市場 柳暗花明應(yīng)有期[N];開封日報;2005年
9 上海社科院法學(xué)所 顧肖榮 陳歷幸;證券市場自律制度建設(shè)有待加強[N];上海證券報;2005年
10 記者 周莉莎;人民幣匯率改革推升證券市場估值水平[N];上海證券報;2005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屈國俊;中國證券市場監(jiān)管:基于博弈論視角的分析[D];西北大學(xué);2005年
2 楊曉蘭;證券市場泡沫問題的實驗經(jīng)濟學(xué)研究[D];浙江大學(xué);2005年
3 宗兆昌;強制性制度變遷背景下的中國資本市場經(jīng)濟效率[D];河海大學(xué);2005年
4 張永鵬;我國證券市場操縱行為及防范機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xué);2005年
5 張希虹;我國上市公司會計規(guī)范體系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xué);2006年
6 儀垂林;中國證券市場價格波動[D];河海大學(xué);2006年
7 宋偉巖;論證券市場法治化中的誠信原則[D];吉林大學(xué);2007年
8 章融;證券市場中的羊群行為研究[D];浙江大學(xué);2004年
9 林俊波;證券市場信息傳導(dǎo)機制與信息披露制度研究[D];浙江大學(xué);2005年
10 胡延平;內(nèi)地與香港證券市場政府規(guī)制的比較研究[D];遼寧大學(xué);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鐘彩艷;我國股市內(nèi)幕交易行為的識別方法與實證檢驗[D];遼寧大學(xué);2012年
2 蘇茂坤;對證券市場技術(shù)分析的思考[D];西南交通大學(xué);2002年
3 吳雙發(fā);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與證券市場的穩(wěn)定性分析[D];湖南大學(xué);2002年
4 宋瀟;我國資本市場弱式有效性檢驗和市場波動的非對稱性分析[D];吉林大學(xué);2004年
5 楊彥軍;論證券市場虛假陳述民事責(zé)任[D];中國政法大學(xué);2004年
6 陳萬明;證券場外交易市場的法律規(guī)制[D];西南政法大學(xué);2005年
7 呂超;中國證券市場國際化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xué);2005年
8 吳華斌;證券信用交易法律問題研究[D];四川大學(xué);2005年
9 柳百萍;我國證券市場監(jiān)管體系探析[D];安徽大學(xué);2005年
10 鞠紅達;證券市場虛假陳述民事責(zé)任若干問題研究[D];暨南大學(xué);2005年
本文編號:231394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zhqtouz/2313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