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管理中的多維價值訴求
本文選題:地名管理 + 地名管理條例。 參考:《河北學刊》2017年03期
【摘要】:自古以來地名管理就是治國理政的重要內(nèi)容,在國家治理中具有重要的價值導向功能。緣于當代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社會結構、利益格局、思想觀念的深刻調(diào)整與變革,地名管理的現(xiàn)有法規(guī)與規(guī)章已完全不能適應當前面臨的新形勢、新挑戰(zhàn),急需加以修訂。在地名管理中存在著便民價值、管理價值、政治價值、文化價值、資源價值等多重價值,而不同價值訴求提出了不同的管理原則,彼此之間的矛盾與沖突在所難免。因此,在修訂《地名管理條例》過程中必須注意平衡不同價值訴求及其衍生出的管理原則之間的矛盾沖突,并從基本原則、管理體制、制度體系和協(xié)調(diào)機制等方面對地名管理進行制度安排。
[Abstract]:Since ancient times, the management of geographical names has been an important part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and has an important value-oriented function in the governance of the country. Due to the profound adjustment and reform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ocial structure, benefit pattern and ideology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existing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place name management have been completely unable to adapt to the new situation and new challenges, which are in urgent need of revision. There are many values in the management of geographical names, such as convenience value, management value, political value, cultural value, resource value and so on. However, different value demands put forward different management principles, so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icts between them are inevitable.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revising the regulations on Geographical names Administration, attention must be paid to balancing the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icts between different value demands and their derived management principles, and from the basic principles to the management system, Institutional system and coordination mechanism for the management of geographical names to carry out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分類號】:D63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曉虹;地名動態(tài)發(fā)展與地名命名、更名對策[J];社會福利;2000年05期
2 李棠;淺談地名的無形資產(chǎn)和當前應注意的問題[J];中國地名;2000年01期
3 靳爾剛;以聯(lián)合國地名會議為契機全面實現(xiàn)全國地名標準化[J];中國地名;2000年03期
4 穆學明;改變多頭管理 規(guī)范城鄉(xiāng)地名 全面做好我國地名國際標準化[J];中國地名;2000年03期
5 韓馥綬,張明山;論地名的科學管理[J];中國地名;2000年03期
6 李學林;城鎮(zhèn)地名管理研究工作的重點[J];中國地名;2000年03期
7 笛鳴;上海城市發(fā)展與地名管理關系淺議[J];中國地名;2000年06期
8 穆學明;;關于當前我國地名問題[J];民主;2000年04期
9 多吉才讓;切實加強地名管理和服務工作[J];中國民政;2002年11期
10 曹江英;地名有償冠名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中國民政;2003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吳曉莉;;從理論到實踐的地名規(guī)劃探索——以深圳為例[A];和諧城市規(guī)劃——2007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孔翔宇;徐天祥;;建立科學地名體系提升泉城文化品位的幾點建議[A];“迎全運”提升城市建設管理水平研討會優(yōu)秀論文集[C];2008年
3 唐文剛;奚長元;;基于MicroStation的地名管理信息系統(tǒng)[A];第三屆長三角科技論壇(測繪分論壇)暨'2006江蘇省測繪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4 蘭紅明;李敏;楊波;;海南省地名管理信息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A];全國測繪科技信息網(wǎng)中南分網(wǎng)第二十一次學術信息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5 劉忠剛;李曉宇;于圣軍;;城市發(fā)展與地名演變——沈陽市地名演變規(guī)律探析[A];規(guī)劃創(chuàng)新:2010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C];2010年
6 任小玫;;追尋遠逝的地名記憶——《徐霞客游記》地名記述、轉譯及傳播研究[A];徐霞客研究(第17輯)[C];2008年
7 肖劍平;;基于GIS的武漢市地名信息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xiàn)[A];2006年測繪新技術應用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8 鄒利平;杜清運;;省級地名管理數(shù)據(jù)庫數(shù)據(jù)組織與更新策略探討[A];節(jié)能環(huán)保 和諧發(fā)展——2007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二)[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韓玉曄 黃瑩;武漢地名有點亂[N];長江日報;2005年
2 記者 李剛 潘躍;廣州:年內(nèi)根治“地名錯覺”[N];人民日報;2005年
3 ;積極開展城市地名規(guī)劃工作[N];中國社會報;2005年
4 田鴻偉;全國城市地名規(guī)劃工作啟動[N];中華建筑報;2005年
5 劉泱;南京:老地名保護名單將出爐[N];中國改革報;2006年
6 范平;合肥評選“十佳老地名”,集體重溫千年文化[N];中國旅游報;2007年
7 實習生 劉航 記者 張淑會;嚴禁使用外文拼寫地名[N];河北日報;2006年
8 徐東坡;省會開始整治不規(guī)范地名[N];河南日報;2007年
9 徐東坡;省會清查不規(guī)范地名[N];河南日報;2007年
10 本版編輯;地名有償命名是雙贏之舉嗎?[N];檢察日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尹熙男;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地名研究[D];延邊大學;2016年
2 杜萍;基于本體的中國行政區(qū)劃地名識別與抽取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秀麗;錫林郭勒盟地名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1年
2 鄭俏;城市化進程中杭州的地名文化保護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3 烏云高娃;地名翻譯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4 謝蓓;蚌埠市區(qū)地名的文化語言學研究[D];安徽大學;2010年
5 楊繼玉;信陽地名的語言文化研究[D];鄭州大學;2011年
6 鄧永新;城市地名管理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3年
7 李雪蓮;肥城地名的語言與文化研究[D];湘潭大學;2013年
8 王穎靈;我國城市道路命名規(guī)范化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5年
9 張超亞;快速城市化進程中的城市道路地名演變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5年
10 郝靜;銅川地名的語言文化考察[D];陜西師范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89074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890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