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假設是人本管理的必要前提
本文關鍵詞:人性假設是人本管理的必要前提
【摘要】:本文闡述了人本管理的內涵和人性假設的發(fā)展過程,探討了人性假設對人本管理的啟示。認為,在強調發(fā)展人本管理的同時也不能忽視人性假設的重要性,因為人性假設是管理者對被管理者實施管理的依據(jù)和基礎,所以人性假設不能單單被認為是一種管理哲學。而且人性假設還是人本管理等人力資源管理理念產生的必要前提。
【作者單位】: 北京郵電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關鍵詞】: 人性假設 人本管理 假設模式
【分類號】:C93
【正文快照】: 一、人本管理的內涵隨著知識經(jīng)濟與全球信息化的迅速發(fā)展,各國都承受著激烈的國際競爭與內部穩(wěn)定發(fā)展的雙重壓力。想要在越來越巨大的雙重壓力下站穩(wěn)腳跟,那么對各國來說最為關鍵的因素便是人才,這就給起步晚的我國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那么想要在這場全球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志光,徐滿澤;人性假設與管理創(chuàng)新[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2 張議丹;試析“人性假設”理論及其對管理的意義[J];湖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3年06期
3 李建華,左妙芳;論企業(yè)家人性假設:“經(jīng)濟人”與“道德人”的整合[J];株洲工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4 谷興榮;中國傳統(tǒng)人性假設與華人管理思想探討[J];廣東商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5 李春敏;論西方近代管理思想中人性假設歷史演變的倫理底蘊[J];內蒙古財經(jīng)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6 方承武,李向前;從動機角度探討人性假設——追求所認知最大效率的實現(xiàn)[J];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7 曾鯤 ,程建華;人性假設的進化軌跡[J];企業(yè)改革與管理;2004年08期
8 黎少峰;經(jīng)濟學人性假設的多樣性[J];開放導報;2004年03期
9 戴小木;;人性假設及其管理思想述評[J];江蘇科技信息;2005年S1期
10 段溢波;人性假設的中外比較及其在管理中的運用[J];湖北社會科學;2005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林穎;;轉型期基于“自主人”人性假設的管理模式——關于“集體人性”的思考[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2 張景華;;經(jīng)濟學兩種范式關于人性假設前提的比較分析[A];中華外國經(jīng)濟學說研究會第十四次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文集[C];2006年
3 金保華;顧沛卿;;人性假設與教育管理理論模式的演變[A];第三屆教學管理與課程建設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2年
4 李磊;;人性假設:內在結構、社會規(guī)范與現(xiàn)實價值[A];第九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2001年
5 韓慶祥;;關于中國改革與人的若干重要問題——兼論市場經(jīng)濟的核心價值觀[A];人學與現(xiàn)代化——全國首屆人學研討會論文集[C];199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高鵬 江蘇省宿遷中學;巧用人性假設 催發(fā)激勵效能[N];中國教育報;2009年
2 章治安;慧獅文化與攪拌原理[N];湖北日報;2003年
3 李政;管理的本質是對人的管理[N];商務時報;2007年
4 周其仁;產權與制度變遷[N];國際金融報;2002年
5 章凱;正確認識你的員工[N];中國水利報;2000年
6 詹宏偉 重慶三峽學院;讓西部地區(qū)成為吸引和留住人才洼地[N];重慶日報;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郝英奇;管理系統(tǒng)動力機制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原明妮;對管理理論中人性假設演進的哲學思考[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6年
2 雷國勝;人性與法治的人性基礎[D];四川大學;2003年
3 郭曉君;關于教育人性化的駁論[D];海南師范大學;2012年
4 張兵;哲學視野下管理學中的人性假設[D];蘇州大學;2006年
5 張夢;基于“自在人”人性假設的激勵模型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3年
6 葉飛;“現(xiàn)實人”假設及其管理原則[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7 陳蕾;基于人性假設的初中班主任管理行為研究[D];延邊大學;2014年
8 吳穎林;經(jīng)濟學人性假設比較研究[D];貴州大學;2008年
9 李寶斌;促進人性的健康發(fā)展和無限深化[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10 鄧家萍;S管理觀的理論模型及其應用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6476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647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