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術的附著升降腳手架信息化管理應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04 16:14
近年來,附著升降腳手架在高層與超高層建筑建設中被廣泛應用,以BIM技術、物聯(lián)網技術等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將有效提升其信息化管理水平,從而保證附著升降腳手架安全、質量、成本管理目標。本文以提升附著升降腳手架信息化管理水平為目標,給出了基于BIM技術的附著升降腳手架信息化實現(xiàn)路徑與應用實踐,實現(xiàn)了附著升降腳手架的規(guī)范化管理,顯著提高施工現(xiàn)場管理能力。通過采取文獻研究、系統(tǒng)構建、案例應用等方式,從以下三個方面完成研究:(1)總結附著升降腳手架安全操作與使用維護管理要點;研究BIM技術、物聯(lián)網技術等信息技術的概況及應用情況;最后對基于BIM技術的附著升降腳手架信息化管理可行性分析進行研究,為附著升降腳手架的信息化管理應用提供理論基礎和依據。(2)以附著升降腳手架管理要點為目標,構建基于BIM技術的附著升降腳手架信息化管理原型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具體包括預留預埋驗收系統(tǒng)、架體管理系統(tǒng)、智能門禁系統(tǒng)、安全預警系統(tǒng)和檢查作業(yè)系統(tǒng)等5個子系統(tǒng)。(3)將構建的基于BIM技術的附著升降腳手架信息化管理原型系統(tǒng)應用實施到某實際案例工程中,進行效果驗證,分析優(yōu)點與不足,為該系統(tǒng)的進一步開發(fā)及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提供案例支撐...
【文章來源】:北京建筑大學北京市
【文章頁數(shù)】:7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基本構造[13]
(a)武漢綠地中心 (b)天津 117(a)Wuhan Greenland Center (b)Tianjin 117圖 1-2 頂升模架項目Fig.1-2 Lifting formwork project升降腳手架相關技術要求及管理要求等,國內已有大量研究的推動作用。施工工藝方面,胡世軍等[15]對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在不同工況得到不同工況下(工作和提升工況)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固有等[16]探討了支座形式對附著式升降腳手架的影響,并得出了的影響很大的結論。周文冬等[17]對兩種不同類型的附著升降比研究,并總結出它們各自的特點,為其它類似工程腳手架容、管理方法方面,胡海龍等[18]探討了附著升降腳手架在實施,以期提升整個施工過程中的安全管理水平。郭露鵬[19]以降腳手架安拆和使用階段的安全管理要點,并簡單闡述了其[20]等對 JWP 型附著升降腳手架在高層建筑施工中的應用進
手架的安裝、使用及拆卸等應用技術及架體設計、使用階段的相關注意事項進行了探討。(2)國外研究情況在對附著升降腳手架的研究應用上,只有少數(shù)西方國家如德國等,對其有一定理論研究且比較成熟,在技術分析上也取得了不錯的進展,另外還嘗試了對受力狀態(tài)的驗證和仿真應用[25]。如漢彼得堡大學的胡德侖教授,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就通過對附著升降腳手架的結構模擬仿真建模,來分析結構所能承受的安全荷載。此外,還包括如艾文森等,通過對二維及三維模型的驗算分析,提出節(jié)點對架體受力的影響結果[26]。雖然國外對附著式升降腳手架的研究相對較少,但其對腳手架的研究應用很早就已展開,并且早在 1970 年后英國、日本等國家就頒布了相關腳手架的標準[27],到了 80 年代,已有相關機械用于外墻施工,如用于高空作業(yè)的桅柱式平臺,此類設備具有較高的安全性,且使用成熟,并且能適應高層建筑施工作業(yè)。在單桅柱高空作業(yè)平臺的研發(fā)上,有英國 Access Engineerring 公司于 1985 年就已研發(fā)投產的產品。而意大利 Electroelsa公司則在高空作業(yè)機械開發(fā)上有一定優(yōu)勢,且其產品種類繁多[28],如圖 1-3 所示。除此之外,還有如日本 AICHI、英國 London Hoist、美國 ALTEC、TEREX、TIME 等公司研發(fā)制造的產品,且相較于我國,國外對施工作業(yè)人員的安全保護更重視,有更成熟的法律手段,因此也推動了此類施工器械的大力發(fā)展,故而市場占有率較高[29]。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推進智慧工地建設 助力建筑業(yè)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J]. 毛志兵. 工程管理學報. 2017(05)
[2]支座形式對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影響分析[J]. 劉曉旭,馬治民,趙明,夏立保,孫佳羽. 施工技術. 2017(18)
[3]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在不同工況下的模態(tài)分析[J]. 胡世軍,楊志云,望揚. 安徽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7(04)
[4]附著式升降腳手架施工BIM技術應用[J]. 孟作才. 建筑知識. 2017(11)
[5]BIM與云計算在承包商投標中的集成應用研究[J]. 史曦晨,李慧敏,肖俊龍,何小靜. 工程管理學報. 2017(02)
[6]淺談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安全技術管理措施[J]. 郭露鵬. 建筑安全. 2017(03)
[7]基于模糊評價的中國建筑業(yè)信息化實證研究[J]. 王廣斌,李瑞溪. 建筑經濟. 2017(02)
[8]兩種不同類型附著升降腳手架體系的施工工藝對比[J]. 周文冬,林江,張勇,車德文. 建筑安全. 2016(12)
[9]BIM+互聯(lián)網技術在聯(lián)想武漢研發(fā)基地項目中應用實施探索[J]. 林瑩,葉偉,王享洲,周仲煜,蔡文洲. 中國標準化. 2016(15)
[10]基于大數(shù)據和BIM的工程造價管理研究[J]. 黃恒振. 建筑經濟. 2016(09)
碩士論文
[1]建筑產業(yè)現(xiàn)代化發(fā)展中政府激勵行為的演化博弈研究[D]. 吳亞南.河北工程大學 2017
[2]建筑信息模型在盤式腳手架體系中的應用研究[D]. 鄭清廣.北京交通大學 2016
[3]附著式腳手架升降裝置的研究[D]. 白欣.河北工程大學 2016
[4]基于BIM的建筑業(yè)大數(shù)據研究初探[D]. 沈力.西南交通大學 2016
[5]基于云-BIM的重大工程信息集成系統(tǒng)研究[D]. 王濤.華中科技大學 2016
[6]基于BIM技術的施工現(xiàn)場危險源管理系統(tǒng)研究[D]. 嚴韋.上海應用技術大學 2016
[7]導座式升降腳手架爬升過程中動力響應分析研究[D]. 朱正權.安徽建筑大學 2016
[8]附著式腳手架升降控制系統(tǒng)研究與實現(xiàn)[D]. 冼釗銘.河北工程大學 2015
[9]基于BIM技術的高層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D]. 樊超.青島理工大學 2015
[10]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在超高層建筑中技術探究及工程應用[D]. 石雪潔.安徽理工大學 2015
本文編號:2897890
【文章來源】:北京建筑大學北京市
【文章頁數(shù)】:7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基本構造[13]
(a)武漢綠地中心 (b)天津 117(a)Wuhan Greenland Center (b)Tianjin 117圖 1-2 頂升模架項目Fig.1-2 Lifting formwork project升降腳手架相關技術要求及管理要求等,國內已有大量研究的推動作用。施工工藝方面,胡世軍等[15]對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在不同工況得到不同工況下(工作和提升工況)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固有等[16]探討了支座形式對附著式升降腳手架的影響,并得出了的影響很大的結論。周文冬等[17]對兩種不同類型的附著升降比研究,并總結出它們各自的特點,為其它類似工程腳手架容、管理方法方面,胡海龍等[18]探討了附著升降腳手架在實施,以期提升整個施工過程中的安全管理水平。郭露鵬[19]以降腳手架安拆和使用階段的安全管理要點,并簡單闡述了其[20]等對 JWP 型附著升降腳手架在高層建筑施工中的應用進
手架的安裝、使用及拆卸等應用技術及架體設計、使用階段的相關注意事項進行了探討。(2)國外研究情況在對附著升降腳手架的研究應用上,只有少數(shù)西方國家如德國等,對其有一定理論研究且比較成熟,在技術分析上也取得了不錯的進展,另外還嘗試了對受力狀態(tài)的驗證和仿真應用[25]。如漢彼得堡大學的胡德侖教授,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就通過對附著升降腳手架的結構模擬仿真建模,來分析結構所能承受的安全荷載。此外,還包括如艾文森等,通過對二維及三維模型的驗算分析,提出節(jié)點對架體受力的影響結果[26]。雖然國外對附著式升降腳手架的研究相對較少,但其對腳手架的研究應用很早就已展開,并且早在 1970 年后英國、日本等國家就頒布了相關腳手架的標準[27],到了 80 年代,已有相關機械用于外墻施工,如用于高空作業(yè)的桅柱式平臺,此類設備具有較高的安全性,且使用成熟,并且能適應高層建筑施工作業(yè)。在單桅柱高空作業(yè)平臺的研發(fā)上,有英國 Access Engineerring 公司于 1985 年就已研發(fā)投產的產品。而意大利 Electroelsa公司則在高空作業(yè)機械開發(fā)上有一定優(yōu)勢,且其產品種類繁多[28],如圖 1-3 所示。除此之外,還有如日本 AICHI、英國 London Hoist、美國 ALTEC、TEREX、TIME 等公司研發(fā)制造的產品,且相較于我國,國外對施工作業(yè)人員的安全保護更重視,有更成熟的法律手段,因此也推動了此類施工器械的大力發(fā)展,故而市場占有率較高[29]。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推進智慧工地建設 助力建筑業(yè)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J]. 毛志兵. 工程管理學報. 2017(05)
[2]支座形式對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影響分析[J]. 劉曉旭,馬治民,趙明,夏立保,孫佳羽. 施工技術. 2017(18)
[3]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在不同工況下的模態(tài)分析[J]. 胡世軍,楊志云,望揚. 安徽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7(04)
[4]附著式升降腳手架施工BIM技術應用[J]. 孟作才. 建筑知識. 2017(11)
[5]BIM與云計算在承包商投標中的集成應用研究[J]. 史曦晨,李慧敏,肖俊龍,何小靜. 工程管理學報. 2017(02)
[6]淺談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安全技術管理措施[J]. 郭露鵬. 建筑安全. 2017(03)
[7]基于模糊評價的中國建筑業(yè)信息化實證研究[J]. 王廣斌,李瑞溪. 建筑經濟. 2017(02)
[8]兩種不同類型附著升降腳手架體系的施工工藝對比[J]. 周文冬,林江,張勇,車德文. 建筑安全. 2016(12)
[9]BIM+互聯(lián)網技術在聯(lián)想武漢研發(fā)基地項目中應用實施探索[J]. 林瑩,葉偉,王享洲,周仲煜,蔡文洲. 中國標準化. 2016(15)
[10]基于大數(shù)據和BIM的工程造價管理研究[J]. 黃恒振. 建筑經濟. 2016(09)
碩士論文
[1]建筑產業(yè)現(xiàn)代化發(fā)展中政府激勵行為的演化博弈研究[D]. 吳亞南.河北工程大學 2017
[2]建筑信息模型在盤式腳手架體系中的應用研究[D]. 鄭清廣.北京交通大學 2016
[3]附著式腳手架升降裝置的研究[D]. 白欣.河北工程大學 2016
[4]基于BIM的建筑業(yè)大數(shù)據研究初探[D]. 沈力.西南交通大學 2016
[5]基于云-BIM的重大工程信息集成系統(tǒng)研究[D]. 王濤.華中科技大學 2016
[6]基于BIM技術的施工現(xiàn)場危險源管理系統(tǒng)研究[D]. 嚴韋.上海應用技術大學 2016
[7]導座式升降腳手架爬升過程中動力響應分析研究[D]. 朱正權.安徽建筑大學 2016
[8]附著式腳手架升降控制系統(tǒng)研究與實現(xiàn)[D]. 冼釗銘.河北工程大學 2015
[9]基于BIM技術的高層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D]. 樊超.青島理工大學 2015
[10]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在超高層建筑中技術探究及工程應用[D]. 石雪潔.安徽理工大學 2015
本文編號:28978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289789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