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企業(yè)渠道營銷績效評價研究
本文關鍵詞:房地產企業(yè)渠道營銷績效評價研究
【摘要】:我國房地產業(yè)市場行為日漸規(guī)范,建筑產品同質化加速了房地產市場由“產品導向”向“客戶導向”理性過渡,客戶資源正成為房地產企業(yè)競相爭奪的稀缺資源;渠道營銷在實現(xiàn)產品價值和服務價值在企業(yè)和客戶間的快速流轉的同時完成了增益分配,日漸成為房地產企業(yè)的關鍵營銷策略,高績效的渠道營銷將逐漸成為房地產企業(yè)的競爭關鍵。進行渠道營銷的營運效果評測已成為房地產企業(yè)營銷的重點,但在企業(yè)實踐操作時所采用指標和方法的系統(tǒng)性、科學性和適用性有待加強,企業(yè)缺乏對渠道營銷的運營進行動態(tài)、及時調整的合理依據(jù),對企業(yè)進行營銷策略制定、優(yōu)化和決策產生負面影響。為有效衡量房地產企業(yè)渠道營銷的運營效果,該論文首先從渠道營銷、績效評價的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出發(fā),對營銷渠道、動態(tài)營銷和效益最大化等理論進行闡述;其次,對房地產企業(yè)渠道營銷的內涵、演進、目標和問題進行了總結,同時對其績效評價的內涵、流程、影響因素和問題進行了分析;最后,基于現(xiàn)有學者對渠道營銷績效評價的文獻研究綜述,在對房地產企業(yè)渠道營銷現(xiàn)狀及特點分析的基礎上,從財務狀況、渠道狀態(tài)、客戶關系和渠道價值四個方面構建了渠道營銷績效評價指標體系,通過實踐調研獲取數(shù)據(jù),并利用層次分析法確定待評的指標權重,灰色關聯(lián)度法對房地產企業(yè)渠道營銷績效進行綜合評價;通過西安ZH、WK和YJL三家公司的實證研究,對其渠道營銷的實踐績效展開分析,驗證渠道營銷績效評價體系及評價方法的適用性;針對房地產企業(yè)改善渠道營銷及其績效的優(yōu)化提出了制度建議。
【關鍵詞】:渠道營銷 績效評價 房地產企業(yè)
【學位授予單位】:重慶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F274;F299.233.4
【目錄】: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9
- 1 緒論9-27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10-23
- 1.2.1 營銷渠道研究現(xiàn)狀10-14
- 1.2.2 績效評價研究現(xiàn)狀14-17
- 1.2.3 營銷渠道績效評價研究現(xiàn)狀17-21
- 1.2.4 房地產營銷渠道績效評價研究現(xiàn)狀21-22
- 1.2.5 研究現(xiàn)狀小結22-23
- 1.3 研究意義23-24
- 1.4 研究方法24-25
- 1.5 研究框架及思路25-27
- 2 相關理論及概念界定27-33
- 2.1 相關概念界定27-29
- 2.1.1 營銷渠道與渠道營銷內涵27
- 2.1.2 營銷渠道的特征27-28
- 2.1.3 營銷渠道的結構28-29
- 2.1.4 營銷渠道的職能29
- 2.2 動態(tài)營銷理論29-30
- 2.3 效益最大化理論30-31
- 2.4 本章小結31-33
- 3 房地產企業(yè)渠道營銷及其績效評價現(xiàn)狀33-47
- 3.1 房地產企業(yè)渠道營銷發(fā)展現(xiàn)狀33-39
- 3.1.1 渠道營銷的內涵33-35
- 3.1.2 渠道營銷的演進35-37
- 3.1.3 存在的問題37-39
- 3.2 渠道營銷績效評價現(xiàn)狀39-45
- 3.2.1 績效評價的內涵39
- 3.2.2 績效評價的流程39-42
- 3.2.3 績效評價的影響因素42-44
- 3.2.4 績效評價存在的問題44-45
- 3.3 本章小結45-47
- 4 房地產企業(yè)渠道營銷績效評價指標體系47-71
- 4.1 指標體系的構建原則47-48
- 4.2 指標體系的評價標準48
- 4.3 指標體系的構建方法48-53
- 4.3.1 德爾菲法的特點49
- 4.3.2 德爾菲法的流程49-53
- 4.4 指標體系構建53-59
- 4.4.1 國外常用指標53-55
- 4.4.2 國內常用指標55-59
- 4.5 指標體系結構59-70
- 4.5.1 專家咨詢數(shù)據(jù)分析59-64
- 4.5.2 財務狀況結構64-65
- 4.5.3 渠道狀態(tài)結構65-66
- 4.5.4 客戶關系結構66-67
- 4.5.5 渠道價值結構67-70
- 4.6 本章小結70-71
- 5 房地產企業(yè)渠道營銷績效評價71-83
- 5.1 渠道營銷績效評價方法71-75
- 5.1.1 常用方法的比較分析71-74
- 5.1.2 評價方法的確定74-75
- 5.2 層次分析法確定指標權重75-79
- 5.2.1 層次分析法的原理75
- 5.2.2 層次分析法確定權重的過程75-79
- 5.3 灰色綜合評價法確定績效值79-80
- 5.3.1 灰色綜合評價法的原理79
- 5.3.2 灰色綜合評價法評價過程79-80
- 5.4 本章小結80-83
- 6 房地產企業(yè)渠道營銷績效評價實證分析83-115
- 6.1 研究對象的選取83-84
- 6.2 渠道營銷績效評價84-101
- 6.2.1 數(shù)據(jù)基礎84-90
- 6.2.2 基于層次分析法的權重計算90-93
- 6.2.3 基于灰色關聯(lián)度法的績效值計算93-101
- 6.3 渠道營銷績效評價結果分析101-112
- 6.3.1 整體績效評價分析101
- 6.3.2 財務狀況指標評價分析101-104
- 6.3.3 渠道狀態(tài)指標評價分析104-107
- 6.3.4 客戶關系指標評價分析107-109
- 6.3.5 渠道價值指標評價分析109-112
- 6.4 渠道營銷對策建議112-114
- 6.5 本章小結114-115
- 7 結論與展望115-117
- 7.1 全文總結115-116
- 7.2 研究展望116-117
- 致謝117-119
- 參考文獻119-125
- 附錄125-126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多米尼克·夏代爾,僧夏;多渠道營銷:新的贏利手段[J];網(wǎng)際商務;2001年01期
2 汪海;;淺析國企機制對渠道營銷的影響[J];銅業(yè)工程;2005年04期
3 羅璇;;淺談渠道營銷[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8年07期
4 湯榮敏;;淺析證券公司的銀行渠道營銷模式[J];前沿;2009年13期
5 浦徐進;唐建榮;諸立超;;網(wǎng)絡經濟條件下多渠道營銷問題的研究綜述[J];江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1期
6 陳令;;決勝渠道營銷[J];中外企業(yè)家;2013年12期
7 Patrick Martell;;印刷在全渠道營銷中的作用[J];數(shù)碼印刷;2013年12期
8 劉菲;;論多渠道營銷失效的原因[J];時代金融;2013年36期
9 王惟;;渠道營銷癥結[J];汽車商業(yè)評論;2007年11期
10 ;中小企業(yè)渠道營銷創(chuàng)新兵法[J];發(fā)明與創(chuàng)新;2007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徐晶;于樹中;陳科;;如何以多渠道營銷確立差異化[A];第六屆中國零售業(yè)信息化峰會文集[C];2009年
2 趙廷超;;跟隨消費者的腳步,選擇多渠道營銷[A];第六屆中國零售業(yè)信息化峰會文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王萍;廣東歐斯寶推出全渠道營銷戰(zhàn)略[N];企業(yè)家日報;2014年
2 馬永平;渠道營銷:陶瓷出口的捷徑[N];中國建材報;2005年
3 馬永平;陶瓷出口 關注渠道營銷尤為重要[N];廣東建設報;2005年
4 許新斌;武穴電信實現(xiàn)向渠道營銷的轉變[N];人民郵電;2004年
5 本報記者 李子晨;餐企探索渠道營銷新模式[N];國際商報;2014年
6 海波;世界第一品牌可口可樂如何做渠道營銷[N];今日信息報;2003年
7 張志群;渠道營銷:中國郵政馳騁市場的“利劍”[N];中國郵政報;2007年
8 張利;集采:突圍市場的新“利劍”[N];經濟視點報;2006年
9 王婷婷;浪潮服務器堅持渠道營銷模式[N];電腦商報;2003年
10 于濤;零售商該如何取舍[N];中國商報;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邱奔;我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渠道營銷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6年
2 張晶;移動公司渠道營銷支撐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山東大學;2016年
3 張宇;武漢YR公司多渠道營銷戰(zhàn)略研究[D];武漢工程大學;2015年
4 高磊磊;房地產企業(yè)渠道營銷績效評價研究[D];重慶大學;2016年
5 楊濤;華通集團的渠道營銷[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5年
6 張戀戀;自有品牌雙渠道營銷的相關問題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2年
7 黎元楷;消費品行業(yè)的渠道營銷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8 馮鐵永;國內印刷設備渠道營銷模式探討[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8年
9 田海霞;中國聯(lián)通內蒙古分公司電子渠道營銷策略探析[D];內蒙古大學;2011年
10 張力;基于混合模式下IT企業(yè)渠道營銷的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75143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yingxiaoguanlilunwen/751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