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yè)創(chuàng)新活動如何轉化為品牌效應:類別化認知的主導機制
本文選題:創(chuàng)新 + 品牌效應; 參考:《外國經(jīng)濟與管理》2017年03期
【摘要】:品牌效應是創(chuàng)新績效的重要來源,但企業(yè)創(chuàng)新活動如何轉化為品牌效應這一基礎問題卻未受到關注。本研究通過分析消費者的創(chuàng)新反應過程發(fā)現(xiàn),品牌原型驅動的類別化認知加工主導了從創(chuàng)新感知到品牌偏好形成的認知轉化過程,且成為品牌效應形成的基本方式。其中,消費者通過感知企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產(chǎn)品創(chuàng)新和營銷策略創(chuàng)新三類活動,以類別化認知加工方式建構的品牌層面總體知識——品牌原型直接影響品牌偏好,同時通過影響特定的屬性層面知識——品牌先進性的建構間接影響品牌偏好,體現(xiàn)了品牌效應形成的主要力量。本研究為企業(yè)創(chuàng)新活動轉化為品牌效應的認知加工機制提供了基本的分析框架,為創(chuàng)新績效的來源提供了新的理論解釋;為企業(yè)通過管理創(chuàng)新感知性來實現(xiàn)最大的品牌效應以維護創(chuàng)新成功,以及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軟實力、提升創(chuàng)新績效等提供了新的啟示。
[Abstract]:Brand effect i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innovation performance, but the basic problem of how to transform innovation activity into brand effect has not been paid attention to. By analyzing the process of consumers' innovation response, it is found that brand prototype driven categorization cognitive processing dominates the cognitiv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from innovation perception to brand preference formation, and becomes the basic way of brand effect formation. Among them, consumers directly affect brand preference by perceiving enterpris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roduct innovation and marketing strategy innovation. At the same time, brand preference is indirectly influenc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brand advancement at the specific attribute level, which reflects the main force of brand effect formation. This study provides a basic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the cognitive processing mechanism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enterprise innovation activities into brand effects, and provides a new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for the source of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t provides new enlightenment for enterprises to realize maximum brand effect through management innovation perception in order to maintain innovation success, cultivate innovation soft power and improv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作者單位】: 中山大學國際金融學院;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北京理工大學管理與經(jīng)濟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1372152,71372017,71272193) 廣東省學科與專業(yè)建設專項資金項目(2013WYXM0002)
【分類號】:F273.2;F273.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蔣廉雄;吳水龍;;整體視角下的復合-層級品牌知識模型研究[J];管理學報;2014年05期
2 蔣廉雄;朱輝煌;;品牌認知模式與品牌效應發(fā)生機制:超越“認知—屬性”范式的理論建構[J];管理世界;2010年09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蔣廉雄;戰(zhàn)男;朱輝煌;吳水龍;;企業(yè)創(chuàng)新活動如何轉化為品牌效應:類別化認知的主導機制[J];外國經(jīng)濟與管理;2017年03期
2 蔣廉雄;吳水龍;馮睿;;重新理解品牌功能評價過程:基于產(chǎn)品意義建構模型[J];品牌研究;2016年05期
3 李義敏;沈蕾;孟華;;城市融入過程中消費者品牌原型構建研究[J];管理學報;2016年09期
4 吳夢晨;;懷舊、創(chuàng)新與購買意向——以“老字號”為例[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06期
5 楊保軍;;知識管理、品牌進化與績效的實證研究[J];中國流通經(jīng)濟;2016年05期
6 薛永基;孫宇彤;;游客對自然游憩品牌認知、感知質(zhì)量與品牌忠誠的關系研究——以北京市為例[J];資源科學;2016年02期
7 楊保軍;馬玉龍;;顧客品牌知識管理與品牌進化績效關系實證研究[J];軟科學;2015年12期
8 唐小飛;成立;王春國;魯平俊;;新經(jīng)濟環(huán)境下技術創(chuàng)新驅動與品牌關系驅動影響力對比研究[J];科研管理;2015年11期
9 白藍;;基于品牌認知的中國武術文化國際推廣與品牌打造[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5年05期
10 黃健青;陳歡;李大夜;;基于顧客價值視角的眾籌項目成功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軟科學;2015年06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蔣廉雄;馮睿;朱輝煌;周懿瑾;;利用產(chǎn)品塑造品牌:品牌的產(chǎn)品意義及其理論發(fā)展[J];管理世界;2012年05期
2 蔣廉雄;;從單向視角到整體視角:品牌知識研究回顧與展望[J];外國經(jīng)濟與管理;2008年06期
3 何佳訊;;品牌資產(chǎn)測量的社會心理學視角研究評介[J];外國經(jīng)濟與管理;2006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林斌;淺談市場經(jīng)濟的品牌效應[J];遼寧經(jīng)濟;2001年04期
2 楊雪清;品牌效應[J];決策探索;2003年10期
3 雷國瓊;品牌效應的運營與擴張[J];財會月刊;2004年04期
4 陶立;小議品牌效應[J];當代經(jīng)理人;2004年04期
5 劉年南;淺談企業(yè)品牌效應[J];今日科技;2004年11期
6 何敏芳;品牌效應——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J];中國科技信息;2005年14期
7 彭程;;淺談品牌效應與品牌信用[J];企業(yè)家天地;2007年05期
8 羅建;;品牌效應的向心力與離心力[J];中國品牌;2009年06期
9 ;農(nóng)副產(chǎn)品也要注重“品牌效應”[J];農(nóng)村新技術;2010年04期
10 ;發(fā)揮勞模先進品牌效應 助推企業(yè)又好又快發(fā)展[J];中國職工教育;2012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趙天冬;;全國農(nóng)機展品牌效應提升[A];第六屆中國農(nóng)機論壇暨第四屆亞洲農(nóng)機峰會、全國農(nóng)機流通杰出貢獻單位表彰大會、中國農(nóng)業(yè)機械流通協(xié)會四屆四次理事會文集[C];2006年
2 趙吉雄;;放大鄂茶第一品牌效應 打造湖北名茶核心板塊[A];湖北茶產(chǎn)業(yè)發(fā)展縱論[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政宣;發(fā)揮企業(yè)品牌效應 提升市場競爭力[N];營口日報;2013年
2 經(jīng)報記者 普騰中木;瀘商謀局:放射品牌效應[N];云南經(jīng)濟日報;2013年
3 李記;開發(fā)商圖的什么“品牌效應”?[N];工人日報;2014年
4 記者 劉川鄂 通訊員 張永林;健全發(fā)展模式 發(fā)揮品牌效應[N];三峽日報;2014年
5 呂芳;注重廠企合作 提升品牌效應[N];運城日報;2014年
6 繁星;走權威路線,拓品牌效應[N];新華書目報;2014年
7 本報記者 唐亞南;著力發(fā)揮少年審判的品牌效應[N];人民法院報;2014年
8 佛山日報記者 黃俊波;品牌效應漸顯 民校廣受追捧[N];佛山日報;2014年
9 記者 張若斌;消費年代的品牌效應· 群雄逐鹿[N];上海金融報;2006年
10 本報記者 張曉晨;以品牌效應提升核心競爭力[N];威海日報;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蔣雨薇;蘋果公司營銷模式及對中國IT企業(yè)的啟示[D];遼寧大學;2015年
2 詹杜穎;品牌效應下的特色小鎮(zhèn)構建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6年
3 曾哲;高速鐵路品牌效應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9005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yingxiaoguanlilunwen/1900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