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國喜劇電影看美國文化的多元性
本文關鍵詞:由美國喜劇電影看美國文化的多元性 出處:《電影文學》2017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美國喜劇電影歷史較久,群星輩出,類型多樣,其中展現(xiàn)了不同文化的互通、沖突與彌合。這一方面是由以票房為王的好萊塢電影的商業(yè)性營銷策略決定的,另一方面也與美國喜劇電影重個體,強調(diào)"以人為本"的平民視角有關。盡管美國文化存在多元性已經(jīng)為世所公認,但以美國喜劇電影為切入點來考察美國文化的多元性還是很有必要的。文章從美國喜劇電影中的異國元素、少數(shù)族裔文化、非主流群體三方面,由美國喜劇電影看美國文化的多元性。
[Abstract]:The American comedy film has long history , and the stars come out in a variety of ways , showing different cultures of intercommunicating , conflict and mass . On the other hand , it is determined by the commercial marketing strategy of Hollywood film at the box office . On the other hand , it is necessary to focus on American culture . Although the diversity of American culture has already been recognized ,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diversity of American culture in American comedy film .
【作者單位】: 開封大學;
【分類號】:J905
【正文快照】: 在美國電影界,不僅好萊塢諸多電影工作者都是外籍移民,擁有不同的文化底蘊與審美觀點,其出品的電影一般面向的也是駁雜的、全球范圍內(nèi)的觀眾。因此,在好萊塢出品的電影中飽含著文化的多元性。美國喜劇電影歷史較久,群星輩出,類型多樣,廣受贊譽,其中也展現(xiàn)了不同文化的互通、沖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宇清;;中國早期喜劇電影的創(chuàng)始與奠基[J];電影新作;2005年05期
2 李政參;;喜劇電影中的震撼力[J];電影評介;2006年19期
3 丁鵬;;中國系列喜劇電影的變遷與思想[J];齊魯藝苑;2006年03期
4 徐源;;假面浪子——意大利喜劇電影中的即興喜劇傳承[J];當代電影;2008年08期
5 歐陽靜茹;;從愛一部喜劇電影開始[J];家庭影院技術;2009年02期
6 任麗娜;;喜劇電影美學中的幽默與滑稽——兼論新時期以來中國喜劇電影發(fā)展態(tài)勢[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7 康寧;;喜劇電影的精神內(nèi)核[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8 李簡璦;;國產(chǎn)小成本喜劇電影文本特質(zhì)淺析[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9 王莉;;論中國當代喜劇電影的精神特質(zhì)[J];大眾文藝;2010年11期
10 陳泓歷;;淺析中國當代喜劇電影的喜劇精神[J];數(shù)位時尚(新視覺藝術);2010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姜敏;郄建業(yè);;中俄喜劇電影的比較[A];中國與世界影視文化多樣性的現(xiàn)實與前景——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十一屆年會暨第4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論文集[C];2006年
2 張琦;;造夢功能與游戲精神——90年代中國喜劇電影的兩種定位[A];這就是我們的文學生活——《當代文壇》三十年評論精選(下)[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于帆;喜劇電影:請多一點藝術精神[N];中國文化報;2011年
2 饒曙光 本報實習記者 李亮采訪 整理;別做喜劇電影創(chuàng)作上的“懶漢”[N];中國藝術報;2010年
3 周星;喜劇電影:讓笑更有內(nèi)涵和品位[N];文藝報;2012年
4 本報記者 杜思夢;構建國產(chǎn)喜劇電影形象 打造喜劇電影系列品牌[N];中國電影報;2012年
5 本報記者 張曉楠 通訊員 馬思遠;讓喜劇電影找準“穴位”[N];中國文化報;2012年
6 趙衛(wèi)防;香港喜劇電影北上策略的得與失[N];文藝報;2012年
7 徐韞琪;喜劇電影不能僅滿足于“圖一樂”[N];文藝報;2013年
8 尹鴻;喜劇智慧是喜劇電影的核心競爭力[N];文藝報;2013年
9 南臺;喜劇電影與喜劇小說[N];文藝報;2013年
10 本報實習記者 關雯;國產(chǎn)喜劇電影如何發(fā)展?[N];中國電影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王乃華;美國兩性喜劇電影研究[D];中國傳媒大學;2009年
2 康寧;香港喜劇電影研究[D];上海大學;2010年
3 賀彩虹;笑的解碼[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舜;論中國60年代初喜劇電影[D];南京大學;2005年
2 雷瑛;90年代中國都市喜劇電影論[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5年
3 劉宇清;中國早期喜劇電影美學初探[D];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2001年
4 王智超;論美國喜劇電影的主題思想及表現(xiàn)風格[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5 楊元廣;論新中國“十七年”喜劇電影的審美建構[D];浙江大學;2010年
6 王東方;2006年以來的國產(chǎn)小成本喜劇電影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2年
7 張瑜;新世紀以來中國小成本喜劇電影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年
8 劉花蕊;嚴肅的笑[D];陜西師范大學;2015年
9 黃瑩;接受美學視角下外國喜劇電影流行語的翻譯研究[D];南昌大學;2015年
10 孫小玉;馮小剛喜劇電影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5年
,本文編號:13872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yingxiaoguanlilunwen/1387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