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彈力帶抗阻訓練對大學生運動員移動能力的影響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13 03:22
在競技體育中,幾乎每個運動項目都需要運動員以特定的速度和軌跡進行符合專項特征的移動。然而,移動能力作為運動員從事各個專項的競技體育活動最基本的運動能力,移動能力水平直接影響著運動員在比賽中的運動表現,因此運動訓練過程中,對移動能力的訓練在眾多項目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國內專家學者大多以專項的移動能力為出發(fā)點,以多方向移動訓練、快速伸縮復合訓練、核心訓練等手段對快速移動能力進行分析研究得出眾多提升移動能力有效的訓練方法和手段。然而,以往的研究成果中鮮有從姿勢控制角度出發(fā),運用多個彈性位點在同一時間作用于多個關節(jié)的多維彈力帶抗阻訓練對運動員移動能力展開分析的研究。研究目的:探討實驗采用的干預手段對大學生運動員移動能力的影響,從姿勢控制角度出發(fā)分析其對大學生運動員移動能力產生的影響,從而為運動訓練領域中移動能力的訓練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手段。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實驗法、數理統(tǒng)計法和邏輯分析法等為研究方法,通過專家訪談及文獻資料的查閱,對26名首都體育學院大學生運動員的移動能力展開為期十周,實驗組以VertiMax爆發(fā)力訓練平臺為干預手段,對照組以超級彈力帶為干預...
【文章來源】:首都體育學院北京市
【文章頁數】:5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單維彈力帶抗阻練習
9進行運動的彈力帶抗阻練習[50],例如多條彈力帶同時作用于腰部,腕關節(jié),踝關節(jié)同時進行上下肢爆發(fā)力訓練,如將三根彈力帶同時作用于訓練者的兩個腕關節(jié)和髖關節(jié),則被看做是三維彈力帶抗阻練習,見圖2。將多條彈力帶組合進行的多維彈力帶抗阻訓練,可以針對人體多個關節(jié)部位同時進行相應的速度,力量,爆發(fā)力等的訓練。尹軍[51]指出身體功能訓練強調的是身體在多維、多關節(jié)、無軌跡和無序性下參與運動的,重視身體運動訓練與比賽中的實際動作模式的高度一致性;诖,多維彈力帶訓練重點強化多個關節(jié)、多個關節(jié)面、多個范圍內協(xié)同練習,可以彌補單一動作練習的不足,提高單位時間內的訓練效率,而且在訓練中可以很大限度的模擬與實際競賽環(huán)境相一致的動作模式,更加注重運動中姿勢控制能力的增強以及動力鏈的傳遞效率,因此,多維彈力帶抗阻訓練在體能訓練中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在大部分研究中,彈力帶抗阻訓練多以單維訓練為主,對多維彈力帶抗阻訓練的深入研究相對匱乏,有很大的研究空間,因此本文采用多維彈力帶抗阻訓練對大學生快速移動能力進行研究,以期獲得良好的研究結果,為多維彈力帶抗阻訓練的進一步深入研究奠定理論和實踐基矗圖1單維彈力帶抗阻練習圖2多維彈力帶抗阻練習2研究對象與方法2.1研究對象本研究以大學生運動員的移動能力為研究對象。2.2研究方法2.2.1文獻資料法通過搜索中國知網(CNKI)、首都體育學院圖書館及選用器材官方網站等多種數據庫,查閱國內外有關彈力帶抗阻訓練、多維彈力帶抗阻訓練、動作學習與[50]楊迪,史衍.姿勢控制視角下多維漸進式抗阻訓練研究綜述[J],青少年體育,2019,(74):81-83.[51]尹軍.軀干支柱力量與動力鏈的能量傳遞[J],中國體育教練員,2012,20(3):40-43.
13體姿勢、運動處方等的報告。本實驗采用PA200LE身體姿勢分析儀對大學生運動員靜態(tài)身體姿勢進行評估。圖3PA200LE身體姿勢分析儀(2)VertiMax8爆發(fā)力訓練平臺VertiMax8爆發(fā)力訓練平臺包括裝有可調節(jié)阻力帶的臺身以及手腕,腳踝,腰部,腿部以及背部的綁帶,此設備提供速度、垂直跳躍和爆發(fā)力等綜合性能為運動員提供優(yōu)質的訓練模式。該系統(tǒng)可以同時提供8個可調的負載阻力帶,使運動員能夠加載多達8個單獨的位置,同時還能在訓練臺上下進行垂直跳躍和速度訓練,在訓練者身體上同時進行體育專項性訓練。本實驗采用VertiMax8爆發(fā)力訓練平臺對大學生運動員實驗組進行訓練。圖4VertiMax8爆發(fā)力訓練平臺(3)超級彈力帶由天然乳膠制成的單根圈式彈性阻力運動帶,運用拉長后的牽引力作為阻力在肌肉力量訓練的過程中充分調動原動饑拮抗饑協(xié)助饑穩(wěn)定肌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在利用超級彈力帶進行訓練時,向心運動和離心運動快速交替進行可以使肌肉中的彈性成分和收縮成分都受到其所提供的漸進式負荷,合理采用練習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各種肌力肌力,身體活動能力、協(xié)調性及靈活性等。本實驗采用超級彈力帶對大學生運動員對照組進行訓練。圖5超級彈力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單側肢體抗阻訓練對柔道女子運動員下肢爆發(fā)力影響的實驗研究[J]. 史衍,吳昊.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19(07)
[2]姿勢控制視角下多維漸進抗阻訓練研究綜述[J]. 楊迪,史衍. 青少年體育. 2019(06)
[3]彈力帶抗阻練習對女大學生力量及有氧耐力影響的研究[J]. 高虹. 當代體育科技. 2018(09)
[4]彈力帶抗阻訓練在高中力量訓練中的應用[J]. 方杰. 體育師友. 2017(03)
[5]足球運動員移動能力發(fā)展的科學探析[J]. 蔣琴華. 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7(03)
[6]發(fā)達國家老年人移動能力評估及干預的研究進展[J]. 賈文文,張娜,王麗君,李博,戴付敏. 中華護理雜志. 2016(12)
[7]提高中小學生跑動能力的練習方法[J]. 扆錚,尹軍. 體育教學. 2016(04)
[8]中國大學生籃球超級聯(lián)賽運動員移動能力的評價模型設計與實踐[J]. 陶勇.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14(08)
[9]核心穩(wěn)定性訓練在足球訓練中的實驗研究[J]. 李春君,舒健. 河北體育學院學報. 2013(06)
[10]軀干支柱力量與動力鏈的能量傳遞[J]. 尹軍. 中國體育教練員. 2012(03)
博士論文
[1]兒童習得性姿勢控制異常(APCA)分析與運動干預的研究[D]. 史衍.首都體育學院 2017
碩士論文
[1]姿勢控制練習對陸軍基層部隊單兵快速移動的影響研究[D]. 王碩.首都體育學院 2019
[2]肌肉電刺激訓練對女性老年人膝關節(jié)活動度和肌力影響的實驗研究[D]. 杜承潤.首都體育學院 2019
[3]多方向移動訓練方法對橄欖球運動員速度和靈敏素質影響的實驗研究[D]. 沈國全.首都體育學院 2018
[4]彈力帶、小啞鈴對中老年女性肩關節(jié)活動度影響的實驗研究[D]. 岳欣.首都體育學院 2018
[5]對足球專項大學生移動速度素質的實驗研究[D]. 王鶴林.遼寧師范大學 2018
[6]彈力帶訓練對短跑途中跑技術的影響研究[D]. 廖玉燕.云南師范大學 2017
[7]多方向移動訓練方法在高校網球訓練中的應用研究[D]. 羅立影.哈爾濱師范大學 2016
[8]靈敏素質訓練對10-12歲兒童網球底線移動能力影響的研究[D]. 盧中昌.山東師范大學 2016
[9]排球運動員核心穩(wěn)定性訓練對快速變向移動能力影響的實驗研究[D]. 李高強.北京體育大學 2015
[10]基于日常生活活動的足底壓力分析研究[D]. 錢荷云.天津科技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226890
【文章來源】:首都體育學院北京市
【文章頁數】:5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單維彈力帶抗阻練習
9進行運動的彈力帶抗阻練習[50],例如多條彈力帶同時作用于腰部,腕關節(jié),踝關節(jié)同時進行上下肢爆發(fā)力訓練,如將三根彈力帶同時作用于訓練者的兩個腕關節(jié)和髖關節(jié),則被看做是三維彈力帶抗阻練習,見圖2。將多條彈力帶組合進行的多維彈力帶抗阻訓練,可以針對人體多個關節(jié)部位同時進行相應的速度,力量,爆發(fā)力等的訓練。尹軍[51]指出身體功能訓練強調的是身體在多維、多關節(jié)、無軌跡和無序性下參與運動的,重視身體運動訓練與比賽中的實際動作模式的高度一致性;诖,多維彈力帶訓練重點強化多個關節(jié)、多個關節(jié)面、多個范圍內協(xié)同練習,可以彌補單一動作練習的不足,提高單位時間內的訓練效率,而且在訓練中可以很大限度的模擬與實際競賽環(huán)境相一致的動作模式,更加注重運動中姿勢控制能力的增強以及動力鏈的傳遞效率,因此,多維彈力帶抗阻訓練在體能訓練中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在大部分研究中,彈力帶抗阻訓練多以單維訓練為主,對多維彈力帶抗阻訓練的深入研究相對匱乏,有很大的研究空間,因此本文采用多維彈力帶抗阻訓練對大學生快速移動能力進行研究,以期獲得良好的研究結果,為多維彈力帶抗阻訓練的進一步深入研究奠定理論和實踐基矗圖1單維彈力帶抗阻練習圖2多維彈力帶抗阻練習2研究對象與方法2.1研究對象本研究以大學生運動員的移動能力為研究對象。2.2研究方法2.2.1文獻資料法通過搜索中國知網(CNKI)、首都體育學院圖書館及選用器材官方網站等多種數據庫,查閱國內外有關彈力帶抗阻訓練、多維彈力帶抗阻訓練、動作學習與[50]楊迪,史衍.姿勢控制視角下多維漸進式抗阻訓練研究綜述[J],青少年體育,2019,(74):81-83.[51]尹軍.軀干支柱力量與動力鏈的能量傳遞[J],中國體育教練員,2012,20(3):40-43.
13體姿勢、運動處方等的報告。本實驗采用PA200LE身體姿勢分析儀對大學生運動員靜態(tài)身體姿勢進行評估。圖3PA200LE身體姿勢分析儀(2)VertiMax8爆發(fā)力訓練平臺VertiMax8爆發(fā)力訓練平臺包括裝有可調節(jié)阻力帶的臺身以及手腕,腳踝,腰部,腿部以及背部的綁帶,此設備提供速度、垂直跳躍和爆發(fā)力等綜合性能為運動員提供優(yōu)質的訓練模式。該系統(tǒng)可以同時提供8個可調的負載阻力帶,使運動員能夠加載多達8個單獨的位置,同時還能在訓練臺上下進行垂直跳躍和速度訓練,在訓練者身體上同時進行體育專項性訓練。本實驗采用VertiMax8爆發(fā)力訓練平臺對大學生運動員實驗組進行訓練。圖4VertiMax8爆發(fā)力訓練平臺(3)超級彈力帶由天然乳膠制成的單根圈式彈性阻力運動帶,運用拉長后的牽引力作為阻力在肌肉力量訓練的過程中充分調動原動饑拮抗饑協(xié)助饑穩(wěn)定肌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在利用超級彈力帶進行訓練時,向心運動和離心運動快速交替進行可以使肌肉中的彈性成分和收縮成分都受到其所提供的漸進式負荷,合理采用練習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各種肌力肌力,身體活動能力、協(xié)調性及靈活性等。本實驗采用超級彈力帶對大學生運動員對照組進行訓練。圖5超級彈力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單側肢體抗阻訓練對柔道女子運動員下肢爆發(fā)力影響的實驗研究[J]. 史衍,吳昊.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19(07)
[2]姿勢控制視角下多維漸進抗阻訓練研究綜述[J]. 楊迪,史衍. 青少年體育. 2019(06)
[3]彈力帶抗阻練習對女大學生力量及有氧耐力影響的研究[J]. 高虹. 當代體育科技. 2018(09)
[4]彈力帶抗阻訓練在高中力量訓練中的應用[J]. 方杰. 體育師友. 2017(03)
[5]足球運動員移動能力發(fā)展的科學探析[J]. 蔣琴華. 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7(03)
[6]發(fā)達國家老年人移動能力評估及干預的研究進展[J]. 賈文文,張娜,王麗君,李博,戴付敏. 中華護理雜志. 2016(12)
[7]提高中小學生跑動能力的練習方法[J]. 扆錚,尹軍. 體育教學. 2016(04)
[8]中國大學生籃球超級聯(lián)賽運動員移動能力的評價模型設計與實踐[J]. 陶勇.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14(08)
[9]核心穩(wěn)定性訓練在足球訓練中的實驗研究[J]. 李春君,舒健. 河北體育學院學報. 2013(06)
[10]軀干支柱力量與動力鏈的能量傳遞[J]. 尹軍. 中國體育教練員. 2012(03)
博士論文
[1]兒童習得性姿勢控制異常(APCA)分析與運動干預的研究[D]. 史衍.首都體育學院 2017
碩士論文
[1]姿勢控制練習對陸軍基層部隊單兵快速移動的影響研究[D]. 王碩.首都體育學院 2019
[2]肌肉電刺激訓練對女性老年人膝關節(jié)活動度和肌力影響的實驗研究[D]. 杜承潤.首都體育學院 2019
[3]多方向移動訓練方法對橄欖球運動員速度和靈敏素質影響的實驗研究[D]. 沈國全.首都體育學院 2018
[4]彈力帶、小啞鈴對中老年女性肩關節(jié)活動度影響的實驗研究[D]. 岳欣.首都體育學院 2018
[5]對足球專項大學生移動速度素質的實驗研究[D]. 王鶴林.遼寧師范大學 2018
[6]彈力帶訓練對短跑途中跑技術的影響研究[D]. 廖玉燕.云南師范大學 2017
[7]多方向移動訓練方法在高校網球訓練中的應用研究[D]. 羅立影.哈爾濱師范大學 2016
[8]靈敏素質訓練對10-12歲兒童網球底線移動能力影響的研究[D]. 盧中昌.山東師范大學 2016
[9]排球運動員核心穩(wěn)定性訓練對快速變向移動能力影響的實驗研究[D]. 李高強.北京體育大學 2015
[10]基于日常生活活動的足底壓力分析研究[D]. 錢荷云.天津科技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2268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3226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