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易縣、巨鹿為例.pdf.pdf 全文免費在線閱讀
本文關鍵詞:產業(yè)結構調整中的政策效應:財政誘導與金融跟進,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網友xivbymyld369近日為您收集整理了關于河北省金融扶貧政策淺析——以易縣、巨鹿為例.pdf的文檔,,希望對您的工作和學習有所幫助。以下是文檔介紹:薏第195囊2014年3期中文信息Chinese Information 產業(yè)經濟河北省金融扶貧政策淺析——以易縣、巨鹿為例田雪梅(河北大學研究生院經濟學院。河北保定071 0001)摘要:河北省有46個貧困縣,自我國實施扶貧攻堅戰(zhàn)略以來,其中的金融扶貧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保定市易縣的“扶貧社”和邢臺市巨鹿縣的“三級擔!苯鹑诜鲐毮J,并對兩者的優(yōu)缺點做出了比較,最后針對兩縣現(xiàn)有的金融扶貧模式提出了幾點合理化建議。關鍵詞:扶貧社三級擔保金融扶貧中圖分類號:F830.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4)03—0055一01引言貧困一直是困擾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在幫助貧困地區(qū)脫貧和農民增收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保定市易縣的“扶貧社”和邢臺市巨鹿縣的“三級擔!蹦J桨l(fā)展較好,有一定的借鑒作用。一、不同縣域金■扶貧模式1.易縣的“扶貧牡巧齲I梗式1993年中國社科院和易縣人民政府共同組建了易縣“扶貧社”,經過十幾年的發(fā)展,扶貧社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當?shù)剞r村金融服務供給不足問題,緩解了部分農戶的資金需求壓力,對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當?shù)亟洕鲩L、優(yōu)化農村產業(yè)結構均產生了積極影響。特點之一:是入社自愿,五戶聯(lián)保,無需抵押扶貧社實行小額、有償、短期貸款,一般不需擔保,但貸款戶必須組織起來,5戶為一組,再由6-8個小組組成一個中心,由中心當中有威望的人負責的貸款事宜,這種組織形式,增加了扶貧社貸款的安全性。特點之二:是以向婦女提供貸款為主,直接到戶,易縣扶貧社堅持了孟加拉“鄉(xiāng)村銀行”的原則,銀行的工作人員要走到農戶中去,走到農戶的家庭、小組、中心做宣傳,了解資金的需求和使用狀況,及時收回貸款,這種做法的效果很好,受助率達到80%以上,扶貧社的還款率很高。特點之三:依次放款、整貸零還,扶貧社借鑒孟加拉“鄉(xiāng)村銀行”模式實行整貸零還的方法,具體模式是農戶在得到貸款時,首先要交還全年貸款利息的50%,從第三周起每周還全部貸款的1150,一年的最后兩周還清剩下的一半利息。這種還款模式模式得到廣大農民的認可,所以還款率較高。2.邢臺市巨鹿縣。三級擔保扶貧信貸模式”2009年巨鹿縣為解決貧困農戶借款擔保難的問題,扶持創(chuàng)建了“三級擔!敝мr信貸模式,即“農戶五戶聯(lián)保+貧困村誠信自律者聯(lián)誼會擔保+公職人員擔保組織擔保”,從而有效地解決了貧困農戶在脫貧致富過程中借款擔保難問題。特點之一:出臺配套的政策措施,一是實行扶貧貼息政策,對貸款農戶給予全額利息貼補。二是由縣扶貧辦安特點之二:巨鹿縣繼續(xù)完善、推廣“兩個組織”(縣扶貧信貸擔保自愿者組織、貧困村誠信自律者聯(lián)誼會)信貸扶貧模式,在全縣的信貸融資模式形成了“兩個組織”信貸扶貧模式、信用擔保公司、農戶自立服務社、扶貧貼息貸款四種方式,很好的解決了貧困農民融資難的問題。特點之三:建立誠信檔案,營造良好的信貸環(huán)境,該縣在貧困村全面成立誠信自律者聯(lián)誼會的基礎上,建立農民個人的“誠信檔案”,開展評選“星級貸款戶”活動,充分發(fā)揮了好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引導和教育廣大群眾講誠信、守信用。保證了金融機構資金的安全性。二、兩種不同金■扶貧模式的對比分析從實施效果來看,巨鹿縣的“三級擔!蹦J,服務面廣,政府全額貼息,增強了扶貧資金的杠桿作用。但是,環(huán)節(jié)較多,手續(xù)復雜,缺乏及時性。易縣的“扶貧社”模式中,手續(xù)簡單,適應性強,利率享受國家扶貧補貼,降低了農戶的資本成本。但在此方式下,受助者僅限于貧困地區(qū)的貧困農戶,資金規(guī)模受限,民間社會團體的銀行化運作法律地位不明確,風險較高。三、政策建議根據(jù)上述兩縣在金融扶貧中的實際實施效果,對今后的金融扶貧模式的發(fā)展與完善提出幾點建議。1.加強立法建設一項政策要想得到有效的貫徹和實施,必須立法先行,通過借鑒一些成功國家的做法,要研究出臺明確的法律法規(guī),對金融機構信貸服務于農業(yè)、中小企業(yè)、縣域經濟和中低收^者等規(guī)定一定的比例,并給予政策優(yōu)惠,明確各參與主體的責、權、利,主要涉及財政、稅收以及金融監(jiān)管部門。將所涉及的部門納入法律框架內通盤考慮。2.建立多元化的競爭性金融機構格局一方面,重新整合現(xiàn)有金融機構體系,明確各自在農村金融市場上的職責和分工,并盡可能地促進正規(guī)金融將業(yè)務擴展到農村;另一方面,積極放開信貸市場,嘗試建立不同治理結構的小額信貸組織。金融機構要積極轉變觀念,培育和開辟小的信貸市場,樹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理念,為農村弱勢群體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務。3.加強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如果貧困地區(qū)有收益較好的項目,良好的政策支持,再加上良好的信用環(huán)境,必將吸引大量的資金,所以有必要大力加強農村信用體系的建設。建立健全“誠信受益、失信懲戒”的工作機制,加強信用文化的傳播與培育,積極拓展企業(yè)、個人征信系統(tǒng)覆蓋范圍,構建經濟金融信息共享平臺。參考文獻【11郭琪.產業(yè)結構調整中的政策效應:財政誘導與金融跟進Ⅱ】.廣東金融學院學報,2011,(6).【2】趙小晶,楊海芬,王建中.《新型農村資金互助社研究》,《農村金融研究》,2009.5.【3】郭曉鳴,《農村金融創(chuàng)新:村級資金互助社的探索與發(fā)展》,《農村金融》,2009 4Chinese Information I中文信息l 55萬方數(shù)據(jù)
1
播放器加載中,請稍候...
系統(tǒng)無法檢測到您的Adobe Flash Player版本
建議您在線安裝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 在線安裝
本文關鍵詞:產業(yè)結構調整中的政策效應:財政誘導與金融跟進,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233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123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