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精神殘疾者康復模式問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10-08 15:28
在社會經濟的不斷繁榮和發(fā)展中,社會競爭的壓力不斷地加大,精神健康保障機制滯后,患有精神疾病甚至導致精神殘疾的人群數量不斷增加。精神疾病病情反復且情緒不定,不僅會給家人及朋友帶來心理上的負擔,也會給社會帶來不穩(wěn)定的因素,所以涉及精神殘疾一類的社會相關問題,已在全球引起重視。治療精神疾病不僅僅要通過吃藥、住院治療等緩解其癥狀,更重要的是出院治療結束回歸社會、回歸家庭之后的繼續(xù)康復問題,F有的精神殘疾康復研究及實踐中,主要有精神殘疾者的機構康復、家庭康復以及社區(qū)康復這三大康復治療模式。本篇論文運用社會工作相關原理,如優(yōu)勢視角理論、賦權增能理論及社會支持理論,以現有的精神殘疾相關政策及學術研究為基礎,立足于西安市精神殘疾現狀,根據在西安市L區(qū)某康復機構的機構調查及與精神殘疾者家屬面對面訪談情況,結合本土化特點,整合各康復模式之優(yōu)劣,旨在精神殘疾者能力視角下探索出一套綜合性的、針對城市精神殘疾者的康復治療模式。本文中所提出的精神殘疾綜合性康復治療模式,包含針對不同殘疾程度而選擇的康復治療管理模式、精神殘疾康復的干預方法以及精神殘疾者的“后續(xù)康復”介入三方面構成的一套治療模式。該模式從合理治療及管...
【文章頁數】: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綜述
1.2.1 國內外研究綜述
1.2.2 簡要述評
1.3 研究目標與思路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特點及創(chuàng)新性
第二章 城市精神殘疾者及其康復現狀
2.1 我國精神殘疾問題的探索與發(fā)展
2.2 精神殘疾概念界定
2.3 精神殘疾康復特點及相關社會工作原理
2.3.1 精神殘疾康復特點及原則
2.3.2 精神殘疾者相關社會工作原理
2.4 城市精神殘疾者康復模式比較
2.5 西安市精神殘疾者現狀
第三章 城市精神殘疾者綜合性康復模式
3.1 城市精神殘疾者綜合性康復管理模式
3.2 城市精神殘疾者綜合性康復干預措施
3.2.1 音樂療法
3.2.2 娛樂療法
3.2.3 勞動療法
3.2.4 健康教育
3.2.5 家庭干預
3.2.6 心理治療
3.2.7 生活技能訓練、社交技能訓練
3.2.8 小結
3.3 城市精神殘疾者“后續(xù)康復”介入
3.3.1 社會康復
3.3.2 職業(yè)康復
3.3.3 教育康復
3.4 機構探訪與訪談小結
第四章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4.2 局限性
4.3 相關工作建議
4.4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老年人社區(qū)護理需求分析與現狀研究[J]. 姚幼君. 中外醫(yī)學研究. 2016(16)
[2]中國精神殘疾流行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進展[J]. 郭超,溫煦,鄭曉瑛. 中國全科醫(yī)學. 2016(13)
[3]優(yōu)勢視角下醫(yī)務社會工作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J]. 蘆恒. 醫(yī)學與哲學(A). 2015(08)
[4]精神殘疾患者三種康復模式成本效用比較[J]. 符爭輝,潘堯生,牛昕,季衛(wèi)東,應曉華. 衛(wèi)生經濟研究. 2015(08)
[5]精神康復訓練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精神殘疾的影響[J]. 董美芝,張慶軍. 齊魯護理雜志. 2015(05)
[6]殘疾兒童的社區(qū)康復:理論、架構和方法[J]. 梁兵,丁相平,邱卓英,李沁燚,陳迪.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14(09)
[7]工娛治療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的療效觀察[J]. 苗新香. 中國民康醫(yī)學. 2014(13)
[8]論社會工作理論在醫(yī)務社會工作實務中的應用[J]. 張青,任小平. 醫(yī)學與哲學(A). 2014(02)
[9]從問題視角到問題解決視角——社會工作優(yōu)勢視角再審視[J]. 童敏. 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3(06)
[10]上海某區(qū)醫(yī)院-社區(qū)一體化康復模式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效果(英文)[J]. 陶華,宋蘭君,牛昕,李學海,張瓊婷,崔佳,陳浩,符爭輝,方文莉. 上海精神醫(yī)學. 2012(03)
碩士論文
[1]輕度精神殘疾者社會融入的社會工作介入[D]. 許甜.華中師范大學 2017
[2]精神殘疾不同康復模式的成本—效用分析[D]. 符爭輝.復旦大學 2013
[3]基于社區(qū)的精神殘疾康復管理模式研究[D]. 李衡.復旦大學 2013
[4]完善我國精神衛(wèi)生法律制度研究[D]. 王瓊.重慶醫(yī)科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687961
【文章頁數】: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綜述
1.2.1 國內外研究綜述
1.2.2 簡要述評
1.3 研究目標與思路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特點及創(chuàng)新性
第二章 城市精神殘疾者及其康復現狀
2.1 我國精神殘疾問題的探索與發(fā)展
2.2 精神殘疾概念界定
2.3 精神殘疾康復特點及相關社會工作原理
2.3.1 精神殘疾康復特點及原則
2.3.2 精神殘疾者相關社會工作原理
2.4 城市精神殘疾者康復模式比較
2.5 西安市精神殘疾者現狀
第三章 城市精神殘疾者綜合性康復模式
3.1 城市精神殘疾者綜合性康復管理模式
3.2 城市精神殘疾者綜合性康復干預措施
3.2.1 音樂療法
3.2.2 娛樂療法
3.2.3 勞動療法
3.2.4 健康教育
3.2.5 家庭干預
3.2.6 心理治療
3.2.7 生活技能訓練、社交技能訓練
3.2.8 小結
3.3 城市精神殘疾者“后續(xù)康復”介入
3.3.1 社會康復
3.3.2 職業(yè)康復
3.3.3 教育康復
3.4 機構探訪與訪談小結
第四章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4.2 局限性
4.3 相關工作建議
4.4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老年人社區(qū)護理需求分析與現狀研究[J]. 姚幼君. 中外醫(yī)學研究. 2016(16)
[2]中國精神殘疾流行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進展[J]. 郭超,溫煦,鄭曉瑛. 中國全科醫(yī)學. 2016(13)
[3]優(yōu)勢視角下醫(yī)務社會工作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J]. 蘆恒. 醫(yī)學與哲學(A). 2015(08)
[4]精神殘疾患者三種康復模式成本效用比較[J]. 符爭輝,潘堯生,牛昕,季衛(wèi)東,應曉華. 衛(wèi)生經濟研究. 2015(08)
[5]精神康復訓練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精神殘疾的影響[J]. 董美芝,張慶軍. 齊魯護理雜志. 2015(05)
[6]殘疾兒童的社區(qū)康復:理論、架構和方法[J]. 梁兵,丁相平,邱卓英,李沁燚,陳迪.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14(09)
[7]工娛治療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的療效觀察[J]. 苗新香. 中國民康醫(yī)學. 2014(13)
[8]論社會工作理論在醫(yī)務社會工作實務中的應用[J]. 張青,任小平. 醫(yī)學與哲學(A). 2014(02)
[9]從問題視角到問題解決視角——社會工作優(yōu)勢視角再審視[J]. 童敏. 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3(06)
[10]上海某區(qū)醫(yī)院-社區(qū)一體化康復模式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效果(英文)[J]. 陶華,宋蘭君,牛昕,李學海,張瓊婷,崔佳,陳浩,符爭輝,方文莉. 上海精神醫(yī)學. 2012(03)
碩士論文
[1]輕度精神殘疾者社會融入的社會工作介入[D]. 許甜.華中師范大學 2017
[2]精神殘疾不同康復模式的成本—效用分析[D]. 符爭輝.復旦大學 2013
[3]基于社區(qū)的精神殘疾康復管理模式研究[D]. 李衡.復旦大學 2013
[4]完善我國精神衛(wèi)生法律制度研究[D]. 王瓊.重慶醫(yī)科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6879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shequguanli/368796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