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中第三部門介入的模式與對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16 18:11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快速推進,城市舊區(qū)的衰退問題日益凸顯,城市存量發(fā)展的需求日益增加,使得城市更新越來越成為城市發(fā)展中的重要一環(huán)。盡管城市土地的所有權歸國家所有,但城市土地實際的使用權已經分散給各個房屋產權人,城市更新的過程中,必然涉及到對原產權人土地使用權益的調整。如何協(xié)調利益相關者的權益關系,是保障城市更新事務有序推進的重要議題。在快速城市化時期,為了提高城鎮(zhèn)化效率,優(yōu)化城鎮(zhèn)空間環(huán)境,采取了政府主導、市場參與的二元主體模式。這種更新模式,一方面在短時間內較大的改善了城市面貌,促進了城市經濟發(fā)展,另一方面也導致了開發(fā)強度過大、拆遷實施困難、內城紳士化等諸多問題。筆者認為,這些問題都與二元主導的城市更新模式相關:首先,二元主體的動機不純導致了地方政府尋租與公共利益喪失;其次,二元主體的權力失衡導致了政府權力膨脹與市場越界干預;最后,二元模式下的角色缺位導致了利益分配失衡與公眾參與失靈。運用公共選擇理論、權力制約理論和公眾參與階梯理論分析城市更新的二元主導模式,發(fā)現上述問題的根源在于二元主體失靈、權力約束失效和第三部門參與失靈。解決辦法在于在城市更新程序中引入第三部門參與、為第三部門賦權...
【文章來源】:華中科技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14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我國第三部門相關法律概念來源:作者自繪(5)小結
第三部門概念范圍來源:作者自繪
三部門的理論來源。第三部門產生的理論來源主要包括公民社會理論政府失靈理論。西方主流觀點認為第三部門是市民社會(Civil Society)民社會的論述最早可追溯至亞里士多德的古典市民社會理念。關于中民社會的問題,目前學界已經基本達成共識,認為中國的市民社會的來源:作者自繪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廣州城市更新的經驗與前瞻[J]. 王世福,卜拉森,吳凱晴. 城鄉(xiāng)規(guī)劃. 2017(06)
[2]城市更新的制度安排與政策反思——以深圳為例[J]. 林強. 城市規(guī)劃. 2017(11)
[3]上海城市更新的政策演進特征與創(chuàng)新探討[J]. 葛巖,關燁,聶夢遙. 上海城市規(guī)劃. 2017(05)
[4]我國行政主體理論的變革與重構[J]. 張名揚. 學理論. 2014(13)
[5]“合作伙伴組織”政策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英國城市治理經驗[J]. 曲凌雁. 國際城市規(guī)劃. 2013(06)
[6]我國城市更新中的權益博弈研究述評[J]. 謝滌湘,李華聰. 熱帶地理. 2013(02)
[7]社區(qū)治理中非營利組織發(fā)展的若干問題探討[J]. 徐晞. 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03)
[8]第三部門參與社區(qū)公共產品供給初探[J]. 李兵龍. 商業(yè)時代. 2011(32)
[9]深圳城市更新中的政府角色與作為——從利益共享走向責任共擔[J]. 劉昕. 國際城市規(guī)劃. 2011(01)
[10]《拆遷條例》修訂與城市更新制度創(chuàng)新初探[J]. 張翼,呂斌. 城市規(guī)劃. 2010(10)
博士論文
[1]非政府組織介入城市社區(qū)規(guī)劃的模式研究[D]. 龐國彧.浙江大學 2017
碩士論文
[1]走向多元合作:城市機制理論視角下我國舊城更新研究[D]. 王婷婷.山東大學 2016
[2]我國第三部門公共治理權研究[D]. 姚金池.重慶大學 2015
[3]現狀、問題、對策:社區(qū)治理中社區(qū)NGO的功效探析[D]. 孟憲斌.山東大學 2012
[4]第三部門在我國政府職能轉變中的角色與作用[D]. 于星航.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2009
[5]非政府組織的作用與地位[D]. 程增民.中國政法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233546
【文章來源】:華中科技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14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我國第三部門相關法律概念來源:作者自繪(5)小結
第三部門概念范圍來源:作者自繪
三部門的理論來源。第三部門產生的理論來源主要包括公民社會理論政府失靈理論。西方主流觀點認為第三部門是市民社會(Civil Society)民社會的論述最早可追溯至亞里士多德的古典市民社會理念。關于中民社會的問題,目前學界已經基本達成共識,認為中國的市民社會的來源:作者自繪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廣州城市更新的經驗與前瞻[J]. 王世福,卜拉森,吳凱晴. 城鄉(xiāng)規(guī)劃. 2017(06)
[2]城市更新的制度安排與政策反思——以深圳為例[J]. 林強. 城市規(guī)劃. 2017(11)
[3]上海城市更新的政策演進特征與創(chuàng)新探討[J]. 葛巖,關燁,聶夢遙. 上海城市規(guī)劃. 2017(05)
[4]我國行政主體理論的變革與重構[J]. 張名揚. 學理論. 2014(13)
[5]“合作伙伴組織”政策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英國城市治理經驗[J]. 曲凌雁. 國際城市規(guī)劃. 2013(06)
[6]我國城市更新中的權益博弈研究述評[J]. 謝滌湘,李華聰. 熱帶地理. 2013(02)
[7]社區(qū)治理中非營利組織發(fā)展的若干問題探討[J]. 徐晞. 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03)
[8]第三部門參與社區(qū)公共產品供給初探[J]. 李兵龍. 商業(yè)時代. 2011(32)
[9]深圳城市更新中的政府角色與作為——從利益共享走向責任共擔[J]. 劉昕. 國際城市規(guī)劃. 2011(01)
[10]《拆遷條例》修訂與城市更新制度創(chuàng)新初探[J]. 張翼,呂斌. 城市規(guī)劃. 2010(10)
博士論文
[1]非政府組織介入城市社區(qū)規(guī)劃的模式研究[D]. 龐國彧.浙江大學 2017
碩士論文
[1]走向多元合作:城市機制理論視角下我國舊城更新研究[D]. 王婷婷.山東大學 2016
[2]我國第三部門公共治理權研究[D]. 姚金池.重慶大學 2015
[3]現狀、問題、對策:社區(qū)治理中社區(qū)NGO的功效探析[D]. 孟憲斌.山東大學 2012
[4]第三部門在我國政府職能轉變中的角色與作用[D]. 于星航.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2009
[5]非政府組織的作用與地位[D]. 程增民.中國政法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23354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shequguanli/323354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