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光科技并購爾必達案例研究
本文關鍵詞:美光科技并購爾必達案例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企業(yè)并購一直以來都是企業(yè)界的熱門話題。從1897年開始發(fā)生全球第一次并購浪潮以來,已經經歷了七次大規(guī)模的兼并浪潮,每次兼并浪潮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各自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分別為橫向并購、縱向并購、橫縱向混合并購、戰(zhàn)略并購、強強聯合并購、服務業(yè)橫向并購以及銀行業(yè)的倒閉與兼并等。美光科技并購爾必達為半導體領域的一次跨國并購活動,并購金額并不如發(fā)生在1999年英國沃達豐空中通信公司(Vodafone Air Touch PLC)以超過2000億美元規(guī)模并購德國曼內斯曼公司(Mannesmann AG)那樣令人矚目,但卻也在半導體行業(yè)表現出相當重要的一筆。美光科技系美國唯一一家制造動態(tài)隨機存取存儲器(簡稱:DRAM)芯片的財富500強公司,同樣爾必達也是日本國內唯一生產動態(tài)隨機儲存器(DRAM)芯片的制造商,兩家公司在動態(tài)隨機儲存器(DRAM)領域分別以11.6%和13.5%的市場份額排在第四名與第三名,緊隨韓系廠商海力士(23%)與三星(41%)之后。兩家公司合并之后以25.1%的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二,從而與海力士、三星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達到相互制衡以降低動態(tài)隨機儲存器(DRAM)芯片價格劇烈波動的情形。本文將分七章對美光科技并購爾必達的案例做分析研究。第一章為緒論部分,主要描述寫作背景,研究意義與結構安排;第二章針對并購的歷程進行闡述,同時對并購的理論依據作相應的介紹;第三章為并購意向方的背景介紹,本章針對半導體行業(yè)背景做介紹,并對有意向競購的公司背景做說明;第四章為并購動因分析,本章將就美光科技公司戰(zhàn)略進行分析,從而對競購日本爾必達的動因做分析研究;第五章為并購過程分析,本章將就并購過程雙方所做的各方面工作做分析研究;第六章為并購后的整合研究,將闡述戰(zhàn)略,產品,文化與財務方面的整合;第七章為結論與啟示,主要針對美光科技并購爾必達案例做相應的總結。
【關鍵詞】:并購 動因分析 整合 存儲器行業(yè)
【學位授予單位】:電子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F271;F416.6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緒論10-13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義11-12
- 1.3 本論文的結構安排12-13
- 第二章 并購歷史回顧及相關理論依據13-21
- 2.1 并購歷史回顧13-16
- 2.2 并購整合理論依據16-21
- 2.2.1 交易費用理論16-17
- 2.2.2 企業(yè)成長理論17
- 2.2.3 競爭優(yōu)勢理論17-18
- 2.2.4 效率理論18
- 2.2.5 市場勢力理論18-19
- 2.2.6 財富重分配理論19
- 2.2.7 產業(yè)組織理論19
- 2.2.8 價值低估理論19-21
- 第三章 并購背景介紹21-39
- 3.1 大半導體行業(yè)介紹21-28
- 3.1.1 半導體產品分類22
- 3.1.2 半導體行業(yè)產業(yè)鏈22-24
- 3.1.3 半導體產業(yè)狀況24-26
- 3.1.4 半導體制造工藝26-28
- 3.2 存儲器行業(yè)介紹28-32
- 3.2.1 動態(tài)隨機存儲器(DRAM)28-30
- 3.2.2 閃存(Flash)30-32
- 3.2.3 存儲器發(fā)展方向32
- 3.3 并購雙方背景介紹32-36
- 3.3.1 美光科技(Micron)32-34
- 3.3.2 爾必達科技(Elpida)34-36
- 3.4 其他競購意向公司36-39
- 3.4.1 海力士(SK Hynix)36-37
- 3.4.2 東芝半導體(Toshiba)37-38
- 3.4.3 其他意向公司38-39
- 第四章 并購動因分析39-49
- 4.1 美光公司戰(zhàn)略分析39-40
- 4.2 并購動因分析40-49
- 4.2.1 獲取競爭優(yōu)勢40-42
- 4.2.2 獲取市場控制能力42-43
- 4.2.3 規(guī)模經濟打造成本優(yōu)勢43-45
- 4.2.4 適應國際競爭45-46
- 4.2.5 獲取財務協同效應46-47
- 4.2.6 目標公司價值低估47-49
- 第五章 并購過程分析49-54
- 5.1 自身并購能力分析49-50
- 5.2 估值與準備50-51
- 5.3 議價及競購過程51-53
- 5.4 選取靈活支付方式53-54
- 第六章 并購后的整合54-62
- 6.1 戰(zhàn)略整合54-55
- 6.2 產品整合55-58
- 6.3 文化整合58-60
- 6.4 財務整合60-62
- 第七章 結論與啟示62-65
- 致謝65-66
- 參考文獻66-6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爾必達計劃07年前將芯片封測業(yè)務移至臺灣[J];集成電路應用;2005年05期
2 ;爾必達300mm晶圓項目落戶園區(qū)[J];電子工業(yè)專用設備;2008年10期
3 ;日本爾必達公司將投巨資在蘇州建芯片合資廠[J];電子產品可靠性與環(huán)境試驗;2008年04期
4 余驊;;美光收購爾必達躋身行業(yè)3強臺灣廠商恐退出內存競爭[J];IT時代周刊;2012年15期
5 ;攜手合作[J];電子與電腦;2010年08期
6 程文芳;;日本爾必達將合資成立半導體測試廠[J];半導體信息;2005年05期
7 ;IC制造動態(tài)[J];電子設計技術;2006年12期
8 ;爾必達和茂德簽署DRAM代工協議[J];中國集成電路;2009年12期
9 ;日韓新聞[J];電子測試;2005年09期
10 吳琪樂;;美光與爾必達合并將顛覆目前DRAM市場[J];半導體信息;2012年02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記者 于博 北京;爾必達上季度獲利不菲 何處設廠年底定案[N];電子資訊時報;2006年
2 記者 徐潔云 劉佳;爾必達倒下[N];第一財經日報;2012年
3 本報駐日本記者 劉軍國;研發(fā)不足壓倒爾必達[N];人民日報;2012年
4 記者 夷施;美光科技購爾必達或明年上半年收官[N];第一財經日報;2012年
5 吳宗翰 DigiTimes;爾必達擴增手機用存儲器產能[N];電子資訊時報;2006年
6 吳宗翰 DigiTimes;爾必達廣島12英寸廠3年后產能倍增[N];電子資訊時報;2006年
7 記者 于博;爾必達接手日立封測廠[N];電子資訊時報;2006年
8 陳怡均 DigiTimes;爾必達可望轉虧為盈[N];電子資訊時報;2007年
9 蔡綺芝 DigiTimes;爾必達8英寸廠售中芯 助獲利翻番[N];電子資訊時報;2007年
10 記者 王林 北京;和艦有意與爾必達合蓋12英寸晶圓廠[N];電子資訊時報;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王洪;美光科技并購爾必達案例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本文關鍵詞:美光科技并購爾必達案例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001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400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