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項目BIM應用風險評價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3-22 19:15
本文關鍵詞:建筑工程項目BIM應用風險評價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BIM)近年來受到國內建筑行業(yè)的熱捧,學術界、企業(yè)界和政府分別從不同層面推進BIM的研究、應用和政策制定。BIM技術在一些重點項目上得到了試點應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被視為“建筑業(yè)的第二次革命性技術”。但是新技術的引入勢必會增加建筑工程項目的不確定性風險因素,導致決策失誤。因此在項目引入BIM技術初期,充分了解BIM應用的風險因素,評估項目BIM應用的風險情況,將有助于推進BIM技術的深入應用。該研究選取“建筑工程項目BIM應用的風險評價”這一課題進行針對性研究,具有較為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研究價值。首先,綜述了國內外BIM應用風險和障礙的相關研究,并且分析了國內10個典型BIM項目的應用成效和問題,以此識別并初步確定建筑工程項目BIM應用的風險因素,利用專家訪談法對初步識別的因素進一步修正與優(yōu)化,最終確定29個BIM應用的風險因素。其次,以這29個風險因素為基礎設計調查問卷,對BIM相關人士進行問卷調查,根據(jù)收回的132份有效問卷數(shù)據(jù),運用因子分析法對這29個因素進行聚合,建立BIM應用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包含5類風險作為一級評價指標,分別為技術風險、管理風險、人力資源風險、經(jīng)濟風險和行業(yè)環(huán)境風險,這5類風險又包括26個風險因素作為二級評價指標。再次,考慮到建筑工程項目BIM應用風險因素關聯(lián)度大、基礎資料缺乏等問題,結合BIM應用風險評價過程的灰色性特征,并通過對比分析建筑工程項目的常用風險評價方法,最終確定將網(wǎng)絡層次分析法和灰色評價法相結合的灰色網(wǎng)絡分析法(G-ANP)應用于BIM風險評價中,建立基于G-ANP的BIM應用風險評價模型,使權重的賦值更加科學合理,評價結果更具客觀性。最后,基于建立的灰色網(wǎng)絡評價模型對某航站樓進行BIM應用風險評價,得出風險評價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的評價值,并對評價結果進行分析。案例分析的最后對此項目的BIM應用綜合風險進行評價,初步驗證該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為項目的決策和管理提供重要的參考。
【關鍵詞】:建筑信息模型(BIM) 風險評價 因子分析法 灰色網(wǎng)絡分析法(G-ANP)
【學位授予單位】:重慶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U71;TU17
【目錄】: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8
- 1 緒論8-18
- 1.1 研究背景8-9
- 1.2 研究目的和意義9
- 1.2.1 研究目的9
- 1.2.2 研究意義9
- 1.3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9-14
- 1.3.1 國外研究現(xiàn)狀9-12
- 1.3.2 國內研究現(xiàn)狀12-14
- 1.3.3 文獻述評14
- 1.4 研究內容和方法14-18
- 1.4.1 研究內容14-15
- 1.4.2 研究方法15-16
- 1.4.3 技術路線16-18
- 2 基礎研究18-28
- 2.1 BIM基礎研究18-22
- 2.1.1 BIM的內涵18-19
- 2.1.2 BIM的價值19-21
- 2.1.3 BIM在國內的應用情況21-22
- 2.2 BIM應用風險評價基礎研究22-27
- 2.2.1 BIM應用風險及其特點22-23
- 2.2.2 風險評價及其原則23-24
- 2.2.3 風險評價基本程序24
- 2.2.4 風險評價方法24-27
- 2.3 小結27-28
- 3 BIM應用風險因素的確定及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28-48
- 3.1 BIM應用風險因素的確定28-36
- 3.1.1 風險因素的識別28-33
- 3.1.2 研究樣本情況33-34
- 3.1.3 問卷質量的檢驗34-36
- 3.2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建立36-46
- 3.2.1 因子分析原理36-37
- 3.2.2 因子分析適用性檢驗37
- 3.2.3 BIM應用風險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37-46
- 3.3 小結46-48
- 4 BIM應用風險評價模型的建立48-60
- 4.1 網(wǎng)絡層次分析法及灰色系統(tǒng)理論48-52
- 4.1.1 網(wǎng)絡層次分析法48-50
- 4.1.2 灰色系統(tǒng)理論50-51
- 4.1.3 灰色網(wǎng)絡分析法51-52
- 4.2 基于G-ANP方法的BIM應用風險評價52-58
- 4.2.1 風險評價方法的選取52-53
- 4.2.2 基于G-ANP方法的BIM應用風險評價模型53-58
- 4.3 小結58-60
- 5 案例分析60-72
- 5.1 H項目BIM應用情況60-62
- 5.1.1 H項目簡介60
- 5.1.2 H項目BIM應用介紹60-62
- 5.2 H項目BIM應用風險評價62-71
- 5.2.1 案例評價因素集與評語集62-63
- 5.2.2 案例評價模型建立與指標權重求解63-66
- 5.2.3 計算灰色評價矩陣66-69
- 5.2.4 案例評價結果與分析69-71
- 5.3 小結71-72
- 6 結論和展望72-74
- 6.1 結論72
- 6.2 展望72-74
- 致謝74-76
- 參考文獻76-82
- 附錄82-87
- A.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的學術研究和項目實踐情況82
- B. BIM訪談提綱82-83
- C. 建筑工程項目BIM應用風險因素問卷調查表83-87
- D. BIM應用風險因素相互影響關系調查表87
【相似文獻】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劉鴻亮;李鵬;;ERP應用風險和管理策略的研究[A];第七屆(2009)中國鋼鐵年會論文集(下)[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劉長洲;南京海關應用風險管理“耳聰目明”[N];國際商報;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張楠;建設項目BIM技術應用風險因素關系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6年
2 李亞偉;建筑工程項目BIM應用風險評價研究[D];重慶大學;2016年
本文關鍵詞:建筑工程項目BIM應用風險評價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620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26205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