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視域的共青團微博品牌建設
本文選題:新媒體 + 共青團; 參考:《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4年02期
【摘要】:隨著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各類組織都加強了利用新媒體技術進行組織建設,作為中國最大的青年組織共青團也不例外。在當前新媒體建設的大環(huán)境下,著眼于新媒體在團建工作中的重要性,根據(jù)團組織微博面臨的困境以及在品牌建構中遇到的問題,共青團要從形象提升、品牌構建、推廣運營效率和發(fā)展等方面加強組織建設,本著以青年為本和定位先行的原則,建立共青團工作創(chuàng)新體系,推進團組織微博信息調(diào)研工作,擴大共青團在"微時代"青年中的影響力。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technology, all kinds of organizations have strengthened the use of new media technology for organizational construction, as the largest youth organization in China,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is no exception. In the current environment of new media construction, focusing on the importance of new media in the work of team building, according to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the League Weibo and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brand construction,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should upgrade its image and build its brand. To promote the efficienc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to strengthen the organizational construction, to establish an innovative system for the work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and to promote the research and investigation of the Weibo information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in line with the principle of taking youth as the basis and positioning as the first, To exp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among the young people of the "micro age".
【作者單位】: 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四川大學公團委;
【基金】:2012—2013年度四川大學共青團與青年工作專項課題研究重點招標項目“團組織微博體系品牌建設和推廣活動方案”的研究成果
【分類號】:D29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楊銳;夏紅;;高校微博發(fā)展現(xiàn)狀及建設策略[J];網(wǎng)絡與信息;2011年10期
2 張吉東;;新時期高校團員意識教育再認識[J];中國成人教育;2007年1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蔡容華;;微博在高校輔導員工作中的應用探析[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2年07期
2 陳鐵;王鑫;張君;何帆;黎默冬;;淺析微博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運用——以湖北經(jīng)濟學院為例[J];經(jīng)營管理者;2013年07期
3 尹媛;;高校微博公關研究——以新浪微博為例[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13年06期
4 齊建民;;微博生態(tài)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前進方向探析[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4年03期
5 邸鵬;;新時期高職院校班級團組織建設探析[J];教育觀察;2012年06期
6 孫彥;劉小瑋;;淺談微博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及對策[J];學理論;2013年27期
7 劉偉;;高校學生組織官方微博運營中的困難及對策——以山東大學Z組織為例[J];廊坊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02期
8 黃曉曉;嚴瑾;李曉靜;;高校官方微博傳播與運營研究[J];社科縱橫(新理論版);2013年04期
9 羅康;柴延艷;;微博在高校教學過程中的應用[J];學園(教育科研);2012年23期
10 陸增輝;李常應;;微博上的高校之經(jīng)營策略探析[J];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2013年02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賈世琦;高校團員意識教育長效機制途徑探析[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1年
2 樸麗娟;大學生共青團員團員意識教育研究[D];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09年
3 黃驪;微博在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4 楊熙昌;高校微博的作用及改進方法研究[D];遼寧大學;2013年
5 黃文英;微博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應用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年
6 洪丹;微博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研究[D];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7 任暉;我國高校官方微博的信息傳播研究[D];重慶工商大學;2014年
8 韓宏亮;基于第三方微博平臺的高校信息公開機制構建[D];黑龍江大學;2014年
9 馬艷;河南省高校政務微博建設情況調(diào)研報告[D];鄭州大學;2014年
10 朱君超;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微模式”的建構[D];寧波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徐元彬;團員意識的現(xiàn)狀分析及其對策[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2 王凡;尹志平;張堅;潘國輝;;高校團員意識的調(diào)查與思考[J];廣東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本報記者 繆志聰 通訊員 丁姍 談偉;[N];中國教育報;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銳;以青年人力資源開發(fā)為統(tǒng)攬 推動共青團工作全面發(fā)展[J];人大研究;2002年08期
2 李琴;對當前油田共青團工作存在問題的剖析與思考[J];勝利油田黨校學報;2002年01期
3 郭海斌;“以青年為本”是新世紀共青團工作的立足點和出發(fā)點[J];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2002年05期
4 許佩卿;新形勢下高師院校共青團工作初探[J];廣西師院學報;2002年S1期
5 劉書華,李汀舟;淺析新形勢下共青團工作思路[J];石油政工研究;2002年02期
6 鐘瑛;重組改制情況下共青團工作調(diào)查[J];石油政工研究;2002年02期
7 王莉;深化共青團工作 著力做好三篇文章[J];石油政工研究;2002年02期
8 廖寓;華中師大分校共青團工作生動活潑[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2年11期
9 甘霖;共青團作風建設新論——從一句團內(nèi)流行語談起[J];中國青年研究;2002年03期
10 蔡后界;學校共青團工作的著眼點[J];中國青年研究;2002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黃志堅;;改革開放30年共青團工作八大新發(fā)展[A];改革開放三十年與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發(fā)展研究報告——第四屆中國青少年發(fā)展論壇暨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優(yōu)秀論文集(2008)[C];2008年
2 程明武;馮平;;網(wǎng)絡建設與共青團工作創(chuàng)新[A];改革開放三十年與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發(fā)展研究報告——第四屆中國青少年發(fā)展論壇暨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優(yōu)秀論文集(2008)[C];2008年
3 楊堅康;王雁;;浙江省共青團社區(qū)介入模式探析[A];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優(yōu)秀論文集(1999-2000)[C];1999年
4 米忠誠;;中學共青團工作德育功效的理性思考[A];“面向新世紀的青年與青年工作”征文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5 何鵬;;有效整合資源 加強共青團能力建設[A];貴州與深圳青島大連寧波共青團組織泛(4+1)合作年會論文集[C];2005年
6 韓兵兵;;加強區(qū)域性合作能力建設 開創(chuàng)共青團工作新局面[A];貴州與深圳青島大連寧波共青團組織泛(4+1)合作年會論文集[C];2005年
7 田保傳;;增強共青團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四大能力[A];和諧社會與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研究報告——首屆中國青少年發(fā)展論壇暨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優(yōu)秀論文集(2005)[C];2005年
8 羅藝華;;正是桃紅柳綠時——新時期中學共青團工作思路淺見[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三卷)[C];2005年
9 郗杰英;;和諧社會建設與共青團工作創(chuàng)新[A];和諧社會建設與青少年發(fā)展研究報告——第三屆中國青少年發(fā)展論壇暨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優(yōu)秀論文集(2007)[C];2007年
10 孟利艷;;青年的共青團、社區(qū)、非政府組織認同與參與的對比分析——基于全國12個城市的一項調(diào)研[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與青少年發(fā)展研究報告——第八屆中國青少年發(fā)展論壇暨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優(yōu)秀論文集(2012)[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安康市中心醫(yī)院 陳少甫;共青團是醫(yī)院文化建設的主力軍[N];安康日報;2005年
2 趙建仁;切實加強共青團能力建設[N];四川日報;2005年
3 李延林;四川省全面加強社區(qū)共青團工作[N];中國社會報;2002年
4 安中初中部 陳卓;淺談中學如何開展共青團工作[N];安康日報;2007年
5 本報記者 劉亞媚;共青團寶雞市第十一次代表大會召開[N];寶雞日報;2007年
6 新疆阿克蘇公路總段團委 黃麗;共青團作風建設新論[N];巴音郭楞日報;2007年
7 張耀文;共青團白銀市第七次代表大會召開[N];白銀日報;2006年
8 本報記者 戚瑛;共青團今年抓六個重點[N];巴中日報;2006年
9 ;項目推進 共青團積極服務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新發(fā)展[N];成都日報;2007年
10 王興男 (作者為中國一航團委書記);落實胡錦濤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開創(chuàng)中國一航共青團工作新局面[N];中國航空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佟軼材;共青團工作思想方法的當代創(chuàng)新[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2 張華;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職能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福坤;初中共青團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2 王冰;以長春市為例,,探索新時期社區(qū)共青團工作[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3 成靜;中學共青團工作在德育中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5年
4 夏青;青島市中學共青團工作存在的問題和對策[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5 秦玉學;“校企合作、工學結合”背景下的高職院校共青團工作創(chuàng)新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6 彭高中;獨立學院共青團工作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7 伍智;新時期共青團參與社會管理問題研究[D];湖南大學;2013年
8 任立婷;基于微博傳播的大連共青團工作方式創(chuàng)新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4年
9 張修明;牙克石林業(yè)第一中學共青團工作的問題與解決對策[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2年
10 張東升;當代中學共青團工作探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8728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1872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