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力和追隨力的前因和結果:一項縱向調(diào)研
發(fā)布時間:2022-11-07 20:40
領導力的有關研究正在逐漸由單一的領導者視角向著領導者-追隨者視角轉變。學者們逐漸意識到領導力的研究不能忽視追隨者的角色,如果沒有追隨者追隨,則根本無法完成領導過程。雖然追隨力在領導過程中尤為重要,但相關的實證研究卻較少。追隨力實證研究的主要挑戰(zhàn)是追隨力的量化。本研究以參加企業(yè)模擬的團隊為被試,通過測量團隊成員在每次制定決策過程中的感受來量化領導力和追隨力,進而對領導力和追隨力的前因和結果變量進行實證分析。本研究在個體層面探討領導力和追隨力與角色過載和成員活力之間的關系,以及個人-集體主義導向的調(diào)節(jié)作用。本研究在團隊層面探討目標共享現(xiàn)實對領導力和追隨力的影響。根據(jù)角色理論,社會認同理論,以及共享現(xiàn)實理論來構建理論模型,基于42個團隊的五波次縱向調(diào)研實證結果顯示:(1)時間壓力會對個體的角色過載產(chǎn)生正向影響,個體領導力和追隨力與角色過載無顯著相關。(2)對于偏好集體主義的個體,個體追隨力正向影響成員活力;對于偏好個人主義的個體,個體追隨力負向影響成員活力。(3)目標共享現(xiàn)實通過團隊領導力的中介作用對團隊追隨力產(chǎn)生正向影響。本研究結果指出,同時表現(xiàn)出領導力和追隨力并不會導致角色過載;集體主義...
【文章頁數(shù)】:6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與意義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義
1.3 研究內(nèi)容與技術路線
1.3.1 內(nèi)容安排
1.3.2 技術路線
1.4 主要創(chuàng)新點
第2章 文獻綜述
2.1 領導及追隨的研究綜述
2.1.1 領導及追隨的中外文獻回顧
2.1.2 領導及追隨的文獻小結
2.1.3 領導及追隨的相關概念界定
2.2 時間壓力的研究綜述
2.2.1 時間壓力的中外文獻回顧
2.2.2 時間壓力的文獻小結
2.2.3 時間壓力的概念界定
2.3 角色過載的研究綜述
2.3.1 角色過載的中外文獻回顧
2.3.2 角色過載的文獻小結
2.3.3 角色過載的概念界定
2.4 成員活力的研究綜述
2.4.1 成員活力的中外文獻回顧
2.4.2 成員活力的文獻小結
2.4.3 成員活力的概念界定
2.5 個人-集體主義的研究綜述
2.5.1 個人-集體主義的中外文獻回顧
2.5.2 個人-集體主義的文獻小結
2.5.3 個人-集體主義的概念界定
2.6 共享現(xiàn)實的研究綜述
2.6.1 共享現(xiàn)實的中外文獻回顧
2.6.2 共享現(xiàn)實的文獻小結
2.6.3 目標共享現(xiàn)實的概念界定
第3章 理論與假設
3.1 個體領導力和追隨力對角色過載的影響
3.2 個體領導力和追隨力對成員活力的影響
3.3 目標共享現(xiàn)實對團隊領導力和追隨力的影響
第4章 實證研究設計
4.1 樣本選擇與數(shù)據(jù)收集
4.2 變量測量
4.3 加總合理性
4.4 信度分析
4.5 效度分析
第5章 假設檢驗
5.1 角色過載的影響因素檢驗
5.2 成員活力的影響因素檢驗
5.3 團隊領導力的中介作用
5.4 事后檢驗
第6章 結論與意義
6.1 研究結論
6.2 理論意義
6.3 實踐意義
6.4 研究局限和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測量量表
致謝
在讀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領導風格、民族文化與組織承諾之間的關系研究[J]. 崔明哲,吳維庫,金占明. 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 2010(12)
[2]個人/集體主義傾向與知識分享意愿之間的關系研究:知識活性的調(diào)節(jié)作用[J]. 于米. 南開管理評論. 2011(06)
[3]追隨力研究述評與展望[J]. 原濤,凌文輇. 心理科學進展. 2010(05)
[4]集體主義文化和個人主義文化對技術創(chuàng)新方式的影響——信任的調(diào)節(jié)[J]. 楊建君,楊慧軍,馬婷. 管理科學. 2013(06)
[5]破壞性領導行為對組織承諾的不同作用效果分析——員工文化價值觀的調(diào)節(jié)作用[J]. 王永麗,張玉玲,張智宇,何穎. 管理評論. 2013(11)
[6]中國情境下追隨力的內(nèi)涵、結構與測量[J]. 周文杰,宋繼文,李浩瀾. 管理學報. 2015(03)
[7]中國文化轉型背景下的地區(qū)現(xiàn)代化、價值取向和行為傾向關系研究[J]. 李倩倩,薛求知. 管理學報. 2015(06)
[8]角色壓力與共享領導力對跨界員工創(chuàng)造力的作用研究[J]. 樊驊,劉益,韓冰. 軟科學. 2015(12)
[9]真實型領導對下屬追隨力的影響機制:信任與領導-成員交換的作用[J]. 張璐,胡君辰,吳泳臻. 中國人力資源開發(fā). 2015(21)
[10]團隊動機氛圍對團隊創(chuàng)造力的影響路徑探析——基于動機性信息加工視角[J]. 劉新梅,陳超. 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 2017(10)
本文編號:3704364
【文章頁數(shù)】:6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與意義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義
1.3 研究內(nèi)容與技術路線
1.3.1 內(nèi)容安排
1.3.2 技術路線
1.4 主要創(chuàng)新點
第2章 文獻綜述
2.1 領導及追隨的研究綜述
2.1.1 領導及追隨的中外文獻回顧
2.1.2 領導及追隨的文獻小結
2.1.3 領導及追隨的相關概念界定
2.2 時間壓力的研究綜述
2.2.1 時間壓力的中外文獻回顧
2.2.2 時間壓力的文獻小結
2.2.3 時間壓力的概念界定
2.3 角色過載的研究綜述
2.3.1 角色過載的中外文獻回顧
2.3.2 角色過載的文獻小結
2.3.3 角色過載的概念界定
2.4 成員活力的研究綜述
2.4.1 成員活力的中外文獻回顧
2.4.2 成員活力的文獻小結
2.4.3 成員活力的概念界定
2.5 個人-集體主義的研究綜述
2.5.1 個人-集體主義的中外文獻回顧
2.5.2 個人-集體主義的文獻小結
2.5.3 個人-集體主義的概念界定
2.6 共享現(xiàn)實的研究綜述
2.6.1 共享現(xiàn)實的中外文獻回顧
2.6.2 共享現(xiàn)實的文獻小結
2.6.3 目標共享現(xiàn)實的概念界定
第3章 理論與假設
3.1 個體領導力和追隨力對角色過載的影響
3.2 個體領導力和追隨力對成員活力的影響
3.3 目標共享現(xiàn)實對團隊領導力和追隨力的影響
第4章 實證研究設計
4.1 樣本選擇與數(shù)據(jù)收集
4.2 變量測量
4.3 加總合理性
4.4 信度分析
4.5 效度分析
第5章 假設檢驗
5.1 角色過載的影響因素檢驗
5.2 成員活力的影響因素檢驗
5.3 團隊領導力的中介作用
5.4 事后檢驗
第6章 結論與意義
6.1 研究結論
6.2 理論意義
6.3 實踐意義
6.4 研究局限和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測量量表
致謝
在讀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領導風格、民族文化與組織承諾之間的關系研究[J]. 崔明哲,吳維庫,金占明. 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 2010(12)
[2]個人/集體主義傾向與知識分享意愿之間的關系研究:知識活性的調(diào)節(jié)作用[J]. 于米. 南開管理評論. 2011(06)
[3]追隨力研究述評與展望[J]. 原濤,凌文輇. 心理科學進展. 2010(05)
[4]集體主義文化和個人主義文化對技術創(chuàng)新方式的影響——信任的調(diào)節(jié)[J]. 楊建君,楊慧軍,馬婷. 管理科學. 2013(06)
[5]破壞性領導行為對組織承諾的不同作用效果分析——員工文化價值觀的調(diào)節(jié)作用[J]. 王永麗,張玉玲,張智宇,何穎. 管理評論. 2013(11)
[6]中國情境下追隨力的內(nèi)涵、結構與測量[J]. 周文杰,宋繼文,李浩瀾. 管理學報. 2015(03)
[7]中國文化轉型背景下的地區(qū)現(xiàn)代化、價值取向和行為傾向關系研究[J]. 李倩倩,薛求知. 管理學報. 2015(06)
[8]角色壓力與共享領導力對跨界員工創(chuàng)造力的作用研究[J]. 樊驊,劉益,韓冰. 軟科學. 2015(12)
[9]真實型領導對下屬追隨力的影響機制:信任與領導-成員交換的作用[J]. 張璐,胡君辰,吳泳臻. 中國人力資源開發(fā). 2015(21)
[10]團隊動機氛圍對團隊創(chuàng)造力的影響路徑探析——基于動機性信息加工視角[J]. 劉新梅,陳超. 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 2017(10)
本文編號:37043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lindaojc/3704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