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對科學規(guī)范影響的比較研究
本文關鍵詞:中西文化對科學規(guī)范影響的比較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科學規(guī)范 中國文化 西方文化 問卷調查 默頓
【摘要】:通過問卷調查發(fā)現,中西方科技人員在對待默頓規(guī)范的態(tài)度上存在著較大差異。究其原因與中西方的文化傳統有較大的相關性;文化既然影響了科技人員的價值觀,就會進一步影響其行為規(guī)范。其實,默頓規(guī)范產生于特定的歷史和文化背景,這進一步說明文化對科學規(guī)范的影響;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情境下科技人員應遵循不同的科學規(guī)范。這些研究為新時期我國科學規(guī)范的制定奠定了一定的學理基礎。
【作者單位】: 華中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關鍵詞】: 科學規(guī)范 中國文化 西方文化 問卷調查 默頓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基金項目“新知識類型視野下的我國科學規(guī)范體系研究”(10YJAZH012) 華中科技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費資助項目“生態(tài)學馬克思主義視野下的‘中國霾’問題研究”(2014AA008)
【分類號】:G04;G301
【正文快照】: 西方科學制度和規(guī)范是自下而上自發(fā)形成的,而我國的科學制度和規(guī)范卻是自上而下強制推行的。按照新制度經濟學的觀點,科學規(guī)范是一種正式制度,文化是一種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只有與非正式制度相協調才能發(fā)揮其作用。在自發(fā)形成的制度中,科學規(guī)范與文化是自動協調的,否則它就不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李醒民;皮爾遜 懷疑和批判是科學的生命[J];民主與科學;2003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吳國林;王彩虹;周曦;張小玲;;論懷疑、自由和民主是科學的內在本性[J];嘉應學院學報;2007年05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唐玉;中西文化對默頓科學規(guī)范的影響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馬來平;;默頓科學規(guī)范再認識[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8年04期
2 歐陽鋒;;科學中的積累優(yōu)勢理論——默頓及其學派的探究[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3 宋芝業(yè);王彥雨;;評述學界對默頓規(guī)范的多維度質疑[J];自然辯證法研究;2010年04期
4 林聚任;悼羅伯特·K.默頓[J];社會學研究;2003年03期
5 史蒂文·夏平;楊艷;陳蕾;;理解默頓命題[J];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6 周學政;;“默頓規(guī)范”研究簡述[J];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7 陳新輝;;科學語境變遷中的“默頓規(guī)范”[J];今日科苑;2007年24期
8 徐夢秋;歐陽鋒;;默頓科學規(guī)范論的價值要素與行為規(guī)范[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9 郭榮茂;;宗教倫理與科學發(fā)展——對“默頓命題”的思考[J];廈門理工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10 夏文利;;默頓規(guī)范是高標準嗎?[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9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林慶利;;淺析科學與社會的互動關系—兼論默頓和科爾思想的區(qū)別[A];第二屆中國科技哲學及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論文集(碩士卷)[C];2008年
2 劉霽堂;;默頓科學越軌理論及得失[A];科技工作者的社會責任與和諧社會建設研究——第二屆全國“科技與社會發(fā)展”中青年南方論壇論文集[C];2007年
3 劉霽堂;;略論默頓的科學越軌理論[A];“科技高速發(fā)展對倫理道德底線的沖擊及其化解”主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4 盧艷君;;對默頓科學社會學未來發(fā)展走向的思考[A];第二屆中國科技哲學及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論文集(博士卷)[C];2008年
5 盧艷君;;對默頓科學社會學未來發(fā)展走向的思考[A];山西大學2008年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科學技術哲學)[C];2008年
6 王巧慧;黃斌;;默頓科學精神氣質的現實性[A];重慶工程圖學學會第十四屆圖學研討會交流暨第二屆CAD應用、CAI軟件演示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4年
7 呂乃基;;論科學的發(fā)展規(guī)律[A];慶?茖W技術與辯證法創(chuàng)刊20周年文集[C];2004年
8 王德偉;;產品是生活之家(提綱)[A];第八次哈爾濱“科技進步與當代世界發(fā)展”全國中青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2年
9 馬來平;;尊重科學的自主性——默頓學派的科學自主性思想芻論[A];科學發(fā)展觀:理論·模式·實踐——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6年學術年會文集(4)[C];2006年
10 高亮華;;論科學精神[A];“青年科學家創(chuàng)新與社會條件支持系統”課題研究論文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華東師范大學 文軍;羅伯特·金·默頓:站在巨人肩上的巨人[N];社會科學報;2003年
2 范岱年;我所了解的默頓先生[N];中華讀書報;2003年
3 曹聰;默頓科學社會學研究的集大成[N];中華讀書報;2004年
4 李佩珊;重讀默頓[N];中華讀書報;2001年
5 劉兵 清華大學教授;科學社會學的理想類型[N];中國圖書商報;2004年
6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劉華杰;創(chuàng)造自己的語言:虛構的真實[N];中國圖書商報;2008年
7 鄔波濤;科學vs.宗教:一個無法簡單化看待的問題[N];中華讀書報;2003年
8 張目;讓默頓·米勒的智慧啟迪我們[N];廠長經理日報;2000年
9 趙萬里;悲壯的辯護[N];中國圖書商報;2001年
10 盈科律師事務所(全球總部)高級合伙人 李季先;突破“默頓困局”IPO改革才有實效[N];上海證券報;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雅旋;對默頓規(guī)范的反思和科研規(guī)范的重建[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2 高二旺;默頓“無私利性”科學規(guī)范論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3 王彥雨;評析學術界關于默頓規(guī)范的論爭[D];廣西大學;2006年
4 唐玉;中西文化對默頓科學規(guī)范的影響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5 王連梅;論馬爾凱對默頓科學規(guī)范論的批評[D];蘭州大學;2009年
6 林艷;默頓規(guī)范研究[D];湘潭大學;2006年
7 金珠;后默頓時期西方科學規(guī)范評析[D];東北大學;2009年
8 李輝;默頓學派與愛丁堡學派的思想比較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1年
9 肖壯;庫恩范式理論和默頓規(guī)范理論之異同研究[D];蘭州大學;2013年
10 趙明;默頓“無私利性”規(guī)范的困境與出路[D];陜西師范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8660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keyanlw/866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