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融合
發(fā)布時間:2017-05-29 14:10
本文關鍵詞:論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融合,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之間的矛盾和沖突,近幾年來成為學術界探討的熱點問題,其實質是“兩種文化”(科學文化和人文文化)之間關系及其矛盾的延續(xù)和深化。其所反映和折射出的問題,已不僅僅局限于科學技術、教育領域,而是滲透和涉及社會的多領域、多層次,呈現(xiàn)出復雜系統(tǒng)的特征。這迫切需要多學科從各自不同的研究視角對此進行探索。 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類精神的兩個方面,體現(xiàn)于科學文化和人文文化之中,是科學文化和人文文化的靈魂、核心,并統(tǒng)領著科學文化和人文文化。在文化歷史的前期,兩種文化可以說是融合發(fā)展的、相互促進的。但是,當人類歷史的車輪發(fā)展到近代,由于極端科學主義的恣意張狂以及人文主義的誤解,科學與人文從融通走向矛盾和沖突,從而引發(fā)一系列現(xiàn)實的全球問題以及科學技術本身的異化。本文試圖從哲學層面出發(fā),以歷史與邏輯相統(tǒng)一、理論分析與案例分析相統(tǒng)一的方法,就兩種文化對立的精神實質,對蘊涵在科學與人文學科之中的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進行歷史的梳理,反思了西方學界融合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各種嘗試,并在此基礎上,,以哲人科學家愛因斯坦為個案,進一步研究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如何融合,探尋了融通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基本原則,并以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融合為根基,提出在當代中國急需弘揚科學精神的使命,以促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和民族先進文化的健康發(fā)展。 本文共分五章:導論部分主要對科學精神、人文精神及其相互關系的研究現(xiàn)狀加以理論分析,對科學精神、人文精神等概念進行了界定,進一步闡明研究的進路及其重要意義。第二章重點對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關系進行歷史的梳理,揭示了西方社會發(fā)展歷程面臨的現(xiàn)代性困惑——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對立和沖突。第三章著重反思了西方學界對于融合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各種嘗試。第四章以哲人科學家愛因斯坦為個案研究,探討了哲人科學家愛因斯坦如何有機融合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學文化和人文文化于一身。第五章在理論反思和案例分析的基礎上,提出融匯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基本原則,并就我國民族文化的健康發(fā)展,提出了大力弘揚科學精神的歷史使命。
【關鍵詞】:科學精神 人文精神 融合 哲人科學家 愛因斯坦
【學位授予單位】:廣西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4
【分類號】:G301
【目錄】:
- 第一章 導論7-20
- 一、 問題的提出7-9
- 二、 研究的現(xiàn)狀9-14
- 三、 基本概念的界定14-18
- 四、 研究的進路與意義18-20
- 第二章 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歷史關系20-29
- 一、 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同源和統(tǒng)一20-22
- 二、 近代文藝復興時期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黃金“聯(lián)姻”22-24
- 三、 十九世紀后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分裂和對立24-26
- 四、 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對立的社會后果26-29
- 第三章 融合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嘗試29-44
- 一、 西方科學主義融合兩種精神的失敗嘗試29-31
- 二、 現(xiàn)代西方人文主義的吶喊與無奈31-34
- 三、 科學哲學的歷史主義學派的嘗試34-37
- 四、 后現(xiàn)代主義融合兩種精神的嘗試37-40
- 五、 新人文主義融合兩種精神的探索40-44
- 第四章 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融合的典范——哲人科學家愛因斯坦44-68
- 一、 哲人科學家愛因斯坦44-46
- 二、 愛因斯坦科學探索的人文底蘊46-61
- 三、 從科學探索走向人文關懷,塑造科學的世界觀61-68
- 第五章 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融合68-84
- 一、 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對立根源的哲學反思68-72
- 二、 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融合72-78
- 三、 融通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促進民族文化的健康發(fā)展78-84
- 主要參考文獻84-90
- 后記90-91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91
【引證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何建委;情志和理想:愛因斯坦的科學追求與人文精神[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汪帆;人文素質教育對大學生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的影響[D];成都理工大學;2011年
本文關鍵詞:論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融合,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050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keyanlw/405059.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