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程視域下科研人員信息偶遇影響因素動力學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8-30 12:37
[目的/意義]信息偶遇是信息獲取行為的一種特殊途徑,研究信息偶遇發(fā)生的影響機制,能夠為科研人員信息偶遇發(fā)生的內外環(huán)境設計提供理論參考,豐富信息行為相關研究。[方法/過程]首先剖析過程視域下信息偶遇影響因素模型,再借助系統(tǒng)動力學模型分析信息偶遇影響因素間因果關系,構建相應的流圖模型,最后通過仿真分析以量化形式探究各影響因素對信息偶遇發(fā)生的作用關系。[結果/結論]過程視域下科研人員信息偶遇系統(tǒng)主要由用戶、信息和情境3個子系統(tǒng)所組成。其中,個性特征、信息質量水平和行為情境能夠顯著促進信息偶遇的發(fā)生,任務情境顯著抑制信息偶遇的發(fā)生。
【文章來源】:圖書情報工作. 2020,64(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12 頁
【部分圖文】:
過程視域下科研信息偶遇影響因素模型
從已有的信息偶遇過程模型可知,大多數學者主要側重在建立“新的某種意識連接”,并以偶遇過程中用戶認知范式為主路線,探究信息偶遇影響機理。用戶作為影響科研人員信息偶遇發(fā)生的主體關鍵因素,主要包括信息素養(yǎng)、個性特征和偶遇經歷3個維度。學術媒體環(huán)境下,具備較高信息素養(yǎng)的科研人員易于意外發(fā)現與解決學術困惑和激發(fā)學術興趣相關的有用性信息?蒲腥藛T的信息需求狀態(tài)對信息偶遇發(fā)生動機的強度會產生顯著性的影響,其中,潛在信息需求狀態(tài)會經信息偶遇凸顯化并逐漸明確,最終生成具有一定學術價值的信息內容,使隱性知識顯性化。偶遇經歷可理解為科研人員認知和偶遇信息的聯結次數,一般以偶遇頻率進行量化;偶遇頻率較高的科研人員和偶遇信息的聯結觸點更頻繁復雜,也較容易刺激下一次信息偶遇的發(fā)生,并能形成一個長期正反饋環(huán)。S. Erdelez[13]根據偶遇經歷將信息偶遇用戶劃分為非偶遇者、巧然偶遇者、偶遇者和超級偶遇者。此外,在心流體驗作用下,科研人員對信息偶遇的整體態(tài)度能夠顯著影響偶遇的發(fā)生及處理[32]。當科研人員對特定情境下的信息偶遇發(fā)生持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時,偶遇概率會因科研人員持有的積極態(tài)度逐漸增加,而科研人員也能在信息偶遇的停駐階段后,對偶遇信息采取積極合適的處理方式。用戶層面的因果關系如圖2所示:2.2.2 信息層面子系統(tǒng)
在信息層面子系統(tǒng)中,信息內容屬性、信息質量屬性和信息獲取水平的差異都能對信息價值的判斷產生較大影響。其中,信息內容與信息質量是密切相關的,能夠綜合反映信息對于科研人員的實際學術價值。偶遇信息過程中,科研人員是在參與度低的狀態(tài)下發(fā)現了解惑性或興趣性學術信息,并且用戶常會受到信源可信度、信息熱度/時效性、信息凸顯度、類型多樣性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在信息內容屬性方面,信息相關性能夠影響科研人員對于小木蟲、科學網、經管之家公眾號和圖書館等科研學術平臺推薦信息的態(tài)度及關注度[44];信息新穎度和信息凸顯度的強弱反映了科研人員關注領域目前的研究熱點以及未來可能的研究方向,這兩個影響因素和科研人員信息偶遇發(fā)生的容易程度呈正相關關系。信息有用性、信源可信度和時效性作為衡量信息質量的重要指標,能夠對科研人員信息偶遇的發(fā)生帶來顯著性的影響。此外,信息獲取水平也是影響科研人員信息偶遇發(fā)生的重要因素。例如,偶遇信息的獲取成本(知識付費)會通過影響科研人員處理偶遇信息所采取的方法,進而影響用戶對于偶遇信息可查看的范圍;信息類型的多樣性能夠降低科研人員偶遇有用性信息需要付出的時間成本,提高偶遇信息的概率。信息層面的因果關系如圖3所示:2.2.3 情境層面子系統(tǒng)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信息行為領域概念空間構建與研究進展述評[J]. 姜婷婷,楊佳琪,李倩. 圖書情報知識. 2019(01)
[2]國內外信息偶遇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 聶勇浩,李霞. 圖書館學研究. 2018(24)
[3]社會化搜索情境下的信息偶遇研究[J]. 管家娃,張玥,趙宇翔,朱慶華. 情報理論與實踐. 2018(12)
[4]信息偶遇行為研究的知識脈絡與前沿展望[J]. 張敏,劉盈,張艷. 圖書情報工作. 2018(18)
[5]基于支持向量機的大學生網絡信息偶遇影響因素研究[J]. 田梅,朱學芳. 圖書情報工作. 2018(08)
[6]學術新媒體環(huán)境下用戶信息偶遇要素及內在機理研究[J]. 陳為東,王萍,王益成. 情報理論與實踐. 2018(02)
[7]社交網絡環(huán)境下用戶信息偶遇行為影響因素研究[J]. 陽玉堃,黃椰曼. 數字圖書館論壇. 2017(06)
[8]信息偶遇模型研究回顧[J]. 王文韜,謝陽群. 圖書情報工作. 2014(21)
[9]信息分散下的信息行為——基于國外圖書情報學領域跨學科研究的回顧[J]. 馬翠嫦,曹樹金. 中國圖書館學報. 2014(01)
[10]科研人員信息偶遇的影響因素研究[J]. 田立忠,俞碧飏. 情報科學. 2013(04)
博士論文
[1]移動互聯網信息偶遇過程及影響因素研究[D]. 田梅.南京大學 2018
碩士論文
[1]研究生科研信息獲取中信息偶遇影響因素研究[D]. 韓璐.鄭州大學 2018
本文編號:3372790
【文章來源】:圖書情報工作. 2020,64(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12 頁
【部分圖文】:
過程視域下科研信息偶遇影響因素模型
從已有的信息偶遇過程模型可知,大多數學者主要側重在建立“新的某種意識連接”,并以偶遇過程中用戶認知范式為主路線,探究信息偶遇影響機理。用戶作為影響科研人員信息偶遇發(fā)生的主體關鍵因素,主要包括信息素養(yǎng)、個性特征和偶遇經歷3個維度。學術媒體環(huán)境下,具備較高信息素養(yǎng)的科研人員易于意外發(fā)現與解決學術困惑和激發(fā)學術興趣相關的有用性信息?蒲腥藛T的信息需求狀態(tài)對信息偶遇發(fā)生動機的強度會產生顯著性的影響,其中,潛在信息需求狀態(tài)會經信息偶遇凸顯化并逐漸明確,最終生成具有一定學術價值的信息內容,使隱性知識顯性化。偶遇經歷可理解為科研人員認知和偶遇信息的聯結次數,一般以偶遇頻率進行量化;偶遇頻率較高的科研人員和偶遇信息的聯結觸點更頻繁復雜,也較容易刺激下一次信息偶遇的發(fā)生,并能形成一個長期正反饋環(huán)。S. Erdelez[13]根據偶遇經歷將信息偶遇用戶劃分為非偶遇者、巧然偶遇者、偶遇者和超級偶遇者。此外,在心流體驗作用下,科研人員對信息偶遇的整體態(tài)度能夠顯著影響偶遇的發(fā)生及處理[32]。當科研人員對特定情境下的信息偶遇發(fā)生持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時,偶遇概率會因科研人員持有的積極態(tài)度逐漸增加,而科研人員也能在信息偶遇的停駐階段后,對偶遇信息采取積極合適的處理方式。用戶層面的因果關系如圖2所示:2.2.2 信息層面子系統(tǒng)
在信息層面子系統(tǒng)中,信息內容屬性、信息質量屬性和信息獲取水平的差異都能對信息價值的判斷產生較大影響。其中,信息內容與信息質量是密切相關的,能夠綜合反映信息對于科研人員的實際學術價值。偶遇信息過程中,科研人員是在參與度低的狀態(tài)下發(fā)現了解惑性或興趣性學術信息,并且用戶常會受到信源可信度、信息熱度/時效性、信息凸顯度、類型多樣性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在信息內容屬性方面,信息相關性能夠影響科研人員對于小木蟲、科學網、經管之家公眾號和圖書館等科研學術平臺推薦信息的態(tài)度及關注度[44];信息新穎度和信息凸顯度的強弱反映了科研人員關注領域目前的研究熱點以及未來可能的研究方向,這兩個影響因素和科研人員信息偶遇發(fā)生的容易程度呈正相關關系。信息有用性、信源可信度和時效性作為衡量信息質量的重要指標,能夠對科研人員信息偶遇的發(fā)生帶來顯著性的影響。此外,信息獲取水平也是影響科研人員信息偶遇發(fā)生的重要因素。例如,偶遇信息的獲取成本(知識付費)會通過影響科研人員處理偶遇信息所采取的方法,進而影響用戶對于偶遇信息可查看的范圍;信息類型的多樣性能夠降低科研人員偶遇有用性信息需要付出的時間成本,提高偶遇信息的概率。信息層面的因果關系如圖3所示:2.2.3 情境層面子系統(tǒng)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信息行為領域概念空間構建與研究進展述評[J]. 姜婷婷,楊佳琪,李倩. 圖書情報知識. 2019(01)
[2]國內外信息偶遇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 聶勇浩,李霞. 圖書館學研究. 2018(24)
[3]社會化搜索情境下的信息偶遇研究[J]. 管家娃,張玥,趙宇翔,朱慶華. 情報理論與實踐. 2018(12)
[4]信息偶遇行為研究的知識脈絡與前沿展望[J]. 張敏,劉盈,張艷. 圖書情報工作. 2018(18)
[5]基于支持向量機的大學生網絡信息偶遇影響因素研究[J]. 田梅,朱學芳. 圖書情報工作. 2018(08)
[6]學術新媒體環(huán)境下用戶信息偶遇要素及內在機理研究[J]. 陳為東,王萍,王益成. 情報理論與實踐. 2018(02)
[7]社交網絡環(huán)境下用戶信息偶遇行為影響因素研究[J]. 陽玉堃,黃椰曼. 數字圖書館論壇. 2017(06)
[8]信息偶遇模型研究回顧[J]. 王文韜,謝陽群. 圖書情報工作. 2014(21)
[9]信息分散下的信息行為——基于國外圖書情報學領域跨學科研究的回顧[J]. 馬翠嫦,曹樹金. 中國圖書館學報. 2014(01)
[10]科研人員信息偶遇的影響因素研究[J]. 田立忠,俞碧飏. 情報科學. 2013(04)
博士論文
[1]移動互聯網信息偶遇過程及影響因素研究[D]. 田梅.南京大學 2018
碩士論文
[1]研究生科研信息獲取中信息偶遇影響因素研究[D]. 韓璐.鄭州大學 2018
本文編號:33727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keyanlw/3372790.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