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傳播方式及其效果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30 08:55
我國目前存在著許多科學傳播方式,這些傳播方式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傳播優(yōu)勢,但是同時缺點也與之并存,并且由某些原因造成的傳播劣勢也制約著其在傳播科學的過程當中所發(fā)揮的作用。是否能夠克服矛盾,充分的發(fā)揮自身的傳播效果,以達到提高公眾科學素養(yǎng)并促進社會最終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最佳傳播效果,是衡量科學傳播方式是否具有優(yōu)越性的標準。為了使各種科學傳播方式都能夠發(fā)揮優(yōu)勢,達到最佳科學傳播效果,我們應該找到傳播方式與受眾需求和興趣的最佳結(jié)合點,多種方式聯(lián)手,形成科學傳播方式系統(tǒng),加強對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的傳播,克服傳播方式作為介質(zhì)對科學的誤讀。
【文章來源】:大連理工大學遼寧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4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公眾獲得科技知識和信息的主要渠道%()
我國科學傳播方式及其效果研究圖2.1公眾獲得科技知識和信息的主要渠道%()如圖2.2所示,視的比例高達82.%0;眾高達91.%6。我國公眾接觸媒體頻率(天數(shù)/周)最高的是電視,其中每天看電其次是報紙、廣播、雜志或刊物及圖書。幾乎不接觸因特網(wǎng)的公圖2.2公眾接觸媒體的頻率(天數(shù)/周)(%)
中國科學技術(shù)信息研究所曾以《人民日報》、《中國科學報》和《科技日報》為研究對象,進行了一次關(guān)于報紙科普情況的調(diào)查,其中就科學知識、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在所報道篇幅和數(shù)量中的比例進行統(tǒng)計,得到了下面的數(shù)據(jù),如圖2.3。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國內(nèi)科學傳播研究:理論與問題[J]. 劉兵,侯強. 自然辯證法研究. 2004(05)
[2]試論科技進步與傳播方式革新[J]. 張駿德,楊敏. 新聞前哨. 2004(03)
[3]淺論電視的科學普及功能[J]. 楊再華. 成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1(04)
[4]科學傳播與互聯(lián)網(wǎng)——美國R2委員會調(diào)查成果[J]. 羅伯特A·羅根,張璟. 國際新聞界. 2001(06)
[5]科技傳播的結(jié)構(gòu)和模式探析[J]. 林堅. 科學技術(shù)與辯證法. 2001(04)
[6]90年代文本傳播效果的急劇衰落與不良炒作現(xiàn)象分析[J]. 張翼,高如華. 晉陽學刊. 1999(02)
[7]科學教育與“公眾理解科學”[J]. 王玉潔. 河南大學學報(社科版). 1996(06)
本文編號:3257443
【文章來源】:大連理工大學遼寧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4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公眾獲得科技知識和信息的主要渠道%()
我國科學傳播方式及其效果研究圖2.1公眾獲得科技知識和信息的主要渠道%()如圖2.2所示,視的比例高達82.%0;眾高達91.%6。我國公眾接觸媒體頻率(天數(shù)/周)最高的是電視,其中每天看電其次是報紙、廣播、雜志或刊物及圖書。幾乎不接觸因特網(wǎng)的公圖2.2公眾接觸媒體的頻率(天數(shù)/周)(%)
中國科學技術(shù)信息研究所曾以《人民日報》、《中國科學報》和《科技日報》為研究對象,進行了一次關(guān)于報紙科普情況的調(diào)查,其中就科學知識、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在所報道篇幅和數(shù)量中的比例進行統(tǒng)計,得到了下面的數(shù)據(jù),如圖2.3。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國內(nèi)科學傳播研究:理論與問題[J]. 劉兵,侯強. 自然辯證法研究. 2004(05)
[2]試論科技進步與傳播方式革新[J]. 張駿德,楊敏. 新聞前哨. 2004(03)
[3]淺論電視的科學普及功能[J]. 楊再華. 成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1(04)
[4]科學傳播與互聯(lián)網(wǎng)——美國R2委員會調(diào)查成果[J]. 羅伯特A·羅根,張璟. 國際新聞界. 2001(06)
[5]科技傳播的結(jié)構(gòu)和模式探析[J]. 林堅. 科學技術(shù)與辯證法. 2001(04)
[6]90年代文本傳播效果的急劇衰落與不良炒作現(xiàn)象分析[J]. 張翼,高如華. 晉陽學刊. 1999(02)
[7]科學教育與“公眾理解科學”[J]. 王玉潔. 河南大學學報(社科版). 1996(06)
本文編號:32574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keyanlw/325744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