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社區(qū)成員間知識轉移過程的研究——知識轉移與知識分享、知識轉換的關系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ifference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knowledge transfer, knowledge sharing and knowledge transformation in the special environment of virtual community. Firstl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knowledge transfer and the other two concepts in the research content and scope are clarified, and on this bas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ree concepts in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flow in virtual community is analyzed.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knowledge transfer among individual members of virtual community is a dynamic process including knowledge sharing, knowledge transformation and other related links.
【作者單位】: 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西部項目(11XGL01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71271166/G0102)
【分類號】:G30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毛波;尤雯雯;;虛擬社區(qū)成員分類模型[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S1期
2 白楊;鄧貴仕;;虛擬實踐社區(qū)中知識轉移的語義交互模型研究[J];情報科學;2012年09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佩麗;周明寶;;論網(wǎng)絡虛擬社區(qū)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15期
2 譚慧;李世國;;社交網(wǎng)站用戶群體的穩(wěn)定關系研究[J];產(chǎn)業(yè)與科技論壇;2010年01期
3 陳然;;網(wǎng)絡論壇輿論領袖的識別與篩選——對凱迪社區(qū)的實證研究[J];當代傳播;2010年02期
4 王振源;陳f^;王燕榕;;品牌危機周期中的網(wǎng)絡輿論角色互動[J];當代傳播;2012年01期
5 馬秀峰;李曉飛;;虛擬學習社區(qū)——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新平臺[J];電化教育研究;2009年04期
6 樊友國;丁鴻鳴;;虛擬社區(qū)管理初探[J];電腦知識與技術(學術交流);2007年16期
7 王戰(zhàn);張弘韜;;用戶生成內(nèi)容(UGC)與虛擬社區(qū)的經(jīng)濟價值[J];廣告大觀(理論版);2009年02期
8 郭朝陽;呂秋霞;;成員參與動機對虛擬社區(qū)商業(yè)模式的影響[J];中國工業(yè)經(jīng)濟;2009年01期
9 畢振坤;蔡國永;;Wiki社區(qū)中基于信譽的激勵機制研究[J];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11年04期
10 劉偉;丁志慧;;基于參與行為的興趣型虛擬社區(qū)成員分類研究[J];商業(yè)研究;2012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皎平;侯楠;徐雷;;知識溢出對集群創(chuàng)新績效的影響:以競爭程度為調節(jié)變量[A];第九屆中國科技政策與管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2 曾德超;;基于SECI模型的組織知識創(chuàng)造新論[A];第九屆中國科技政策與管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3 湯晶;Laurent MERI ADE;Nicolas Mainetti;;基于國際跨組織的知識轉移與知識創(chuàng)造研究——以中法醫(yī)學公私合作為例[A];第八屆(2013)中國管理學年會論文集(選編)[C];2013年
4 趙惠;張鴻萍;;團隊創(chuàng)造力影響因素研究進展[A];第八屆(2013)中國管理學年會論文集(選編)[C];2013年
5 LIU Shouxian;;Knowledge Transfer in Creative Industrial Cluster:Mechanism and Countermeasures[A];2013年教育技術與管理科學國際會議論文集[C];2013年
6 古志輝;張睿;;知識共享與投資績效——來自封閉式基金的實證研究[A];“兩型社會”建設與管理創(chuàng)新——第十五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2013年
7 羅小芳;李柏洲;;企業(yè)產(chǎn)學研合作原始創(chuàng)新過程模型的構建[A];中國創(chuàng)新與企業(yè)成長(CI&G)2013年度會議論文集[C];2013年
8 和金生;呂文娟;張雄林;羅春梅;;基于知識類生物屬性的技術創(chuàng)新驅動力框架模型[A];第十一屆中國技術管理(2014`MOT)年會論文集[C];2014年
9 劉亞軍;吳聃;潘田;;解碼文化企業(yè)內(nèi)生成長——基于湖南衛(wèi)視和鳳凰衛(wèi)視的案例分析[A];第十一屆中國技術管理(2014`MOT)年會論文集[C];2014年
10 朱旭建;;,
本文編號:24795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keyanlw/2479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