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關系管理與我國隱私侵權法律問題探析——兼評360提出騰訊侵害隱私權問題
[Abstract]:360 puts forward Tencent encroaches upon the customer privacy problem, causes us to the personal information utilization question further ponder. Judicial practice requires us to classify personal information and judge whether personal information has privacy value based on the consideration of personal dignity and personal freedom. In this paper, two concepts of "compulsory privacy information" and "relative privacy information" are created to control the tort behavior in the context of tort law because of the use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Therefore, if the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activities use personal information in the relative space and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relative person, and do not harm the personal interests, it does not constitute an infringement of privacy.
【作者單位】: 大慶師范學院法學院;
【分類號】:D913.7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趙華明;論網(wǎng)絡隱私權的法律保護[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S1期
2 王全弟,趙麗梅;論網(wǎng)絡隱私權的法律保護[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3 周佳念;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與隱私權的保護[J];法商研究;2003年01期
4 齊愛民;論個人資料[J];法學;2003年08期
5 張新寶;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與隱私權保護[J];法制與社會發(fā)展;1996年05期
6 呂彥,張異琴;關于網(wǎng)上人身權保護的幾個問題[J];社會科學研究;2002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蔣淑波;;客戶關系管理與我國隱私侵權法律問題探析——兼評360提出騰訊侵害隱私權問題[J];理論探討;2011年04期
2 黃利紅;;乙肝患者隱私權的憲法保護思考[J];三峽論壇(三峽文學.理論版);2011年03期
3 毛丹;;論新聞自由和隱私權保護[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1年21期
4 肖培源;;從人肉搜索看公民隱私權的保護[J];行政事業(yè)資產(chǎn)與財務;2011年08期
5 丁雷;;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隱私權保護新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1年18期
6 毛高杰;;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隱私權保護——基于懲罰有效性的分析[J];公民與法(法學版);2010年09期
7 范家祺;;公眾人物隱私權的保護與限制之薄見——以法-經(jīng)濟學分析范式為方法[J];求實;2011年S1期
8 董生;;淺析娛樂明星的隱私權保護[J];經(jīng)濟研究導刊;2011年25期
9 尹昊;;論公眾人物的隱私權[J];群文天地;2011年10期
10 孫華;;公眾人物隱私權的法律問題[J];赤峰學院學報(科學教育版);201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雷欣欣;;論人肉搜索中隱私權的保護[A];當代法學論壇(二○一○年第1輯)[C];2010年
2 魏方;;物聯(lián)網(wǎng)時代隱私權的法律保護[A];兩化融合與物聯(lián)網(wǎng)發(fā)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3 曹海榮;;論讀者隱私權的保護[A];全國高校社科信息資料研究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第13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4 黃利紅;;從乙肝檢測存廢之爭看乙肝患者隱私權的保護[A];第四屆全國公法學博士生論壇論文集[C];2009年
5 孫銳;趙戰(zhàn)生;馮登國;;隱私權保護與信息監(jiān)控的法律問題簡析[A];第十八次全國計算機安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3年
6 湯嘯天;蘆琦;湯擎;吳玲;;電子商務與個人信息保護[A];2002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2年
7 楊盛達;;隱私權保護法制需要借鑒何種理論模式?[A];第四屆全國公法學博士生論壇論文集[C];2009年
8 蘇宇;;對隱私權保護的深層反思——重新認識保密與公開的價值權衡[A];第四屆全國公法學博士生論壇論文集[C];2009年
9 崔雪麗;;隱私權與相關權利的沖突及其解決[A];第四屆全國公法學博士生論壇論文集[C];2009年
10 李德成;;網(wǎng)站隱私權保護制度研究[A];信息網(wǎng)絡與高新技術法律前沿——中華全國律師協(xié)會信息網(wǎng)絡與高新技術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大會論文集[C];200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法學博士、北京郵電大學網(wǎng)絡法律研究中心主任 劉德良;“人肉搜索”中的隱私權保護[N];人民郵電;2008年
2 全國政協(xié)委員 吳剛;應加快公民隱私權保護立法[N];人民政協(xié)報;2010年
3 北京大學法學院 張千帆;網(wǎng)絡時代的隱私權保護與縮限[N];檢察日報;2010年
4 黔南電視臺 李正東;淺議網(wǎng)絡時代背景下的公民隱私權保護[N];貴州民族報;2010年
5 韓兆平;隱私權保護制度立法建議[N];江蘇經(jīng)濟報;2008年
6 劉志賢 張永生;未成年人隱私權保護:看上去很美?[N];開封日報;2010年
7 李曉霓;“出賣”患者個人信息可構成侵權[N];健康報;2005年
8 蘇州市地稅局 王艷;應加強對檔案信息公開的隱私權保護[N];江蘇法制報;2008年
9 傅一覽;浙江杭州擬規(guī)定泄露個人信息最高可罰三萬[N];中國改革報;2008年
10 鄧紅陽;公民個人信息泄露問題不容忽視[N];天津政法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張慧子;新媒體時代公民隱私的侵害與保護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2 向燕;搜查與隱私權保護[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3 艾茜;個人征信法律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4 聶生奎;個人信息保護法律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5 可欣;論隱私權[D];吉林大學;2007年
6 楊金丹;網(wǎng)絡隱私權的私法保護[D];吉林大學;2010年
7 張莉;論隱私權的法律保護[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8 徐亮;論隱私權[D];武漢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姚珧;從“人肉搜索”談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個人信息隱私的法律保護[D];浙江師范大學;2010年
2 胡繼先;3G增值業(yè)務中隱私權保護研究[D];北方工業(yè)大學;2011年
3 張燕;論網(wǎng)絡空間隱私權的法律保護[D];蘇州大學;2010年
4 封t,
本文編號:21552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kehuguanxiguanli/2155283.html